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选登

山东青州:密织五级网格 搭建两个平台构建科学完善的党群服务体系

2017年03月01日10: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去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把抓实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最重要工作,密织市、镇、社区、村、联户干部五级服务网格,搭建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组织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构建上下贯通、规范运行的党群服务体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一、背景起因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制胜法宝。近年来,青州市在转变干部作风、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部分干部的思想作风仍有差距,不讲规矩、不守纪律,不敢担当、不思进取,工作漂浮、落实不力,状态不佳、信心不足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群众观念不强,态度不端正、服务不主动,不想做、不敢做、不会做群众工作;一些部门单位和干部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不适应人口流动性强的新特点、滞后于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诉求,影响了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基于此,青州市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推进转变干部作风、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走出机关,带着使命联系群众、带着感情服务群众,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素质能力,进一步拉近和群众距离,最大限度激发全市上下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五强四宜”城市集聚强大正能量。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五级服务网格,实现联系服务全覆盖

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每人联系30户左右群众,做到“干部进村户、户户见干部”。重点是搭建五级联系群众网格,即以全市为单位建立总网格;以镇街为单位建立大网格;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工作片网格;以村为单位建立村级网格;以干部所联系的30户左右群众为范围建立联系户网格,绘制了一张“鱼鳞图”,实现无缝隙、全覆盖。

1、确定联系对象。本着“全员参与、全面覆盖、适宜适当、长期联系”的原则,市里将联系单位及联系干部数量分配至各镇街道,由各镇街道确定各单位的联系村,将联系干部分配至各村,各村按照群众居住区域合理划分网格,成片确定干部的联系户,每名干部联系30户左右群众,全市8073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进村入户,与20.9万户群众建立了直接联系。确定联系户时,将市直单位干部与镇村干部、科级干部与一般干部、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与年轻干部、不同部门单位之间干部的合理搭配,实现联户工作力量有效整合。干部联系时限3年一期,期间出现在青州市范围内的职务调整、工作单位变动等情况,其联系户一般不作调整。

2、合理划分网格。(1)市级层面建立总网格,由市委转变干部作风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做好全市联系服务群众工作。(2)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大网格,网格组长原则上由联系包靠镇、街道的市级领导担任,副组长至少2名,一般由市级领导班子成员、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派出联系干部较多的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做好联系干部的沟通、协调、管理等工作。(3)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工作片网格,网格组长原则上由联系干部较多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和镇、街道包靠社区的领导干部担任,指导、督导网格内单位、干部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4)以村为单位建立村级网格,网格组长由联系干部中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一般由联村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担任,负责指导、督导网格内干部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5)以联户干部的联系户为区域建立联系户网格。联户干部每年至少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两次,每月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与联系对象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具体做到“五个一”,即“发放一张联系卡、建立一条沟通线、填写一份民情表、结上一门好亲戚、搭建一个服务网”。

(二)搭建线上线下平台,联动解决群众诉求需求

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的讲话精神要求,坚持打造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上下左右联动解决群众的需求诉求。

1、打造“线上”联系服务平台。2017年确定为“为民服务年”,市级,整合青州联通、青州移动、青州政务平台、青州广电网、青州新闻网五个网络平台,开辟“为民服务乡村行”专页,上联与百姓联系密切的部门单位,下联基层千家万户,建立党群干群互联互通的网上党群服务中心,进而实现“一网打尽”百姓所有事。各个网格层级都建立“结亲连心微信群”,实现信息内容一键直达、互联互通。通过热线电话、互联网页、电子邮箱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市委联群办和各镇街道分类督办落实。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需求、办事流程都在“线上”主动发布,党员干部在“线下”上门服务,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办好自己的事。

2、打造“线下”党群服务平台。针对为民服务平台建设欠账多、基础弱的实际,市级新建1处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市直部门55个,设立窗口313个,能办理审批服务事项608项,事项入驻率91.3%;13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新建4个、依托原有服务场所改建9个;70个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建21个、依托行政区划调整前政府驻地和中心村改建36个、与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合建13个;1054个村全部建立党群服务站,其中新建80个、依托原村级活动场所改建953个、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合建21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凡进必进、人进事进”,163个基层站所统一到服务中心办公,108项服务事项集中到窗口办理,实现了“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功能配套齐全、生活服务周全、基础设施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特色鲜明”的标准和“一厅一校十室”的要求,进行规范提升,丰富完善服务大厅、社区党校、会议室、听证室、卫生室等功能配置,实体化运行。村级党群服务站全部达到“有统一标牌、有服务制度、有办公设施、有齐全档案、有公开栏”“五有”标准,村干部轮流值班坐班服务。

3、建立群众诉求上下联动解决机制。依托镇、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站)平台,建立网格化联动服务机制。对群众的服务需求,实行首问负责制,按照“属地管理、一岗双责,注重疏导、依法解决,及时办理、按时反馈”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上下左右联动解决。(1)收集民意。在联系群众过程中,联系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服务需求,对能当场答复或事后自己能办理的,及时办结反馈,并建立台账。(2)归纳梳理。对联系干部不能解决的事项,做好记录,按生活保障类、劳务信息类、生产经营类、规划建设类、司法维权类、其他类等进行整理,按照各级网格责任体系逐级上报。所有联系干部无论级别高低,都一视同仁,拥有同等资源,按程序逐级反映群众服务需求,不利用职权为联系户逾越政策办事、谋取特殊利益。(3)分类落实。每月月底,由村级网格组长召集联户干部、村“两委”干部召开群众服务需求分析会议,对群众提出的需求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解决办法。村里能解决的,由网格组长会同“两委”干部及时解决;村里解决不了的事项,特别是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网格组长向所在单位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汇报,予以协调解决;所在单位难以解决的,会同工作片网格组长分析原因,查找症结,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提出解决建议报镇街道研判解决。各镇、街道每月月初召开群众服务需求分析会议,汇总群众服务需求,制定解决方案,调度上次会议分析事项及市委联群办重点督办问题办理落实情况。对镇、街道网格提报的群众服务需求事项,市委联群办定期汇总,并落实责任部门单位限期解决;已解决的,在网上回复的同时,由市委联群办告知联系干部答复群众。(4)答复反馈。群众反映的需求在解决过程中,联户干部加强沟通,做好思想工作。问题解决后,及时答复,群众满意的,及时办结;群众不满意的,进一步沟通反映,直至问题解决或得到群众理解。(5)回访评价。建立群众服务需求事项办理情况回访制度,对本级本单位受理解决的群众服务需求事项,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群众对办理事项的满意程度,让群众作出评价,确保群众提出的服务需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不断丰富服务事项,推动联系服务常态化

青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由被动“接球”变主动“发球”,联系服务群众以密切联系为主、以解决共性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为主,不片面要求帮钱帮物,主要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来为群众帮需解困。坚持因村而异、因户而异,对经济条件较好的联系户重点开展政策解答和工作宣传,对困难户重点开展精准扶贫和解困解难,对不稳定群体重点开展思想沟通与风险化解。本着便民、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了《青州市群众生产生活100个怎么办》,涉及73个部门,233个基层服务站所,囊括农业、医疗保险、健康生活、计划生育、中小学教育、退休养老、保障救助、劳动就业、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保、户籍管理、道路交通、民生诉求、法律咨询、婚姻家庭、便民服务等16个方面、423项内容,不仅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惠民册”,也是各级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工具书”,更是依托五级联系服务群众网格、连接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平台”,既方便了群众了解掌握政策、办好日常实事、维护自身权益,又促进了各级干部学习和执行政策,增强依法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组织市直部门单位开展“为民服务乡村行”,每个部门单位每年开展2项以上便民利民活动,向群众“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送法律”,每项活动都明确活动主题、开展时间和责任人员,真正做到了群众有困难、干部在身边,群众有困惑、干部来解答,群众有要求、干部有行动。

(四)着力加强督导督查,推动联系服务群众落地落实。

建立经常性的明查督查、常态化的公开抽查、动态性的工作通报三项制度。建立全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管理系统,将全市联户干部、联户群众对应编号、录入系统,使干部与联系户的信息一一对应,据此建立起日常抽查与点线面抽查相结合的随机抽查制度,核实干部的联系情况和解决群众服务需求情况,并由群众评价是否满意。市纪委会同市委联群办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访问、工作调度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开展拉网式督查巡查,确保督查工作全覆盖。定期汇总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干部入户联系、信息表格上报、问题收集、群众服务需求办理等情况,分项列明,在全市进行通报。

加强对各镇、街道、开发区、市直部门单位和联户干部的考核评价。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列入全市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制定专门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考核办法,年终得分最高的单位在年度综合考核该项分值中得满分,其他单位按比例计分。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各镇、街道、开发区及部门单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一年内不能作为评先树优推荐对象、不能推荐提拔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当年度均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对因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被责任追究的人员,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取消个人当年评先树优资格,不能作为提拔重用推荐对象。将联户干部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因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受表彰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重用。

三、成效反响

1、机关干部作风更扎实了。以前,许多党员干部在机关待久了,与群众打交道心里发怵,担心办不了事尴尬、说错话被抓把柄,但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真正接触以后,发现群众其实很明事理,干群关系拉近了,也愿意主动为群众服务了。同时,解决问题也倒逼干部及时“充电”,提升自身素质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通过“干部下访、群众上位”,“幸福民享、责任官当”,干部群众实现了“结亲连心”,“大爷大娘、大哥大姐、大侄子大妹子”成了干群之间互相称呼的“标配”。通过走访入户,去年共征集群众各类诉求6230项,处理完结4890项,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群众纷纷反映:这么多年了,干部又到了咱自家的炕头上。很多干部反映: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把丢下的土话拾起来了,更在心里树起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为民服务载体更丰富了。在联系服务群众过程中,市、镇集中力量突破硬件设施建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加快集中居住区、中小学校、农资服务站、便民超市等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设施建设。在抓实社区功能配套齐全、生活服务周全、基础设施安全、治理机制健全基础上,各社区结合地域特色、产业民情,丰富个性化功能设置,推动单一的社区服务中心变身成为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王府街道五里社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吸引资本下乡投资兴办养老助残、托养照料等社会事业。王坟镇孙旺社区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义务讲解、产品导购、应急救援等特色服务。邵庄镇文登社区依托智慧社区软件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便民服务全覆盖。弥河镇中心社区设立农民画培训室,为农民画爱好者提供全程系统的免费培训。农民画家马秀花说:“小时候对画画很感兴趣,但没捞着好好学。现在社区里建起了农民画培训室,老师给我们免费培训,圆了我的画画梦。我正准备注册个马大姐农民画商标,和一起画画的姊妹们成立个农民画专业合作社。”

3、群众满意度更高了。通过党员干部和群众经常性的直接联系,加深了相互了解,党员干部对群众困难有了直观、真切的体验,工作中能更自觉地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办事情;通过面对面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既让群众看到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诚心,又对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诉求作出公开解释,争取了群众理解,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态度逐渐从怀疑观望到认可赞誉,对党委政府的工作也能充分理解,满意度更高了。弥河镇关家村张伟说:“中心医院的干部联系着我,入户发现我双腿烫伤、行动不便后,主动帮我联系了轮椅,亲自送到了家里。有了轮椅,我的活动方便多了,我非常地感谢他们。” 

(责编:秦华、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