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选登

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四创"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打通学生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2017年03月01日08: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创新,不断谋篇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我们党应对国情党情新变化的战略部署。从严管党治党由此提升到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标志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前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规范性和制度化不够完善;二是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活力,打通学生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立足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将深化党员志愿服务与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强化学生党建引领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努力开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做法

2012年10月,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遵循学生思政规律、适应时代发展,在全校首次尝试将党支部建在学生社团中,成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党支部”,支部现有党员102名,其中毕业生党员52人。支部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却有相同志向的学生组成。支部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打出一套“四创”组合拳,打通了全面强化学生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一)开启“精准”帮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平台,打造“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

一是实现校内精准帮扶零距离。党支部以省高校示范性党员活动室成功获批为契机,采用了“党团组织进公寓”的做法,以“创建平安和谐公寓”为目标,开展集思想引领、志愿服务、法律维权、就业指导等精准帮扶活动。如:党支部建立了党员“一对N”精准帮扶制度,即一个毕业生党员负责精准帮扶N个同学,主动为帮扶同学提供面试技巧、求职简历修改、岗位信息提供等服务,帮助同学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更好就业与择业,此举使得我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维持在90%以上。

二是实现校外精准帮扶面对面。为拓宽志愿服务平台,党支部先后与南昌市启音聋哑学校、共青城留守儿童希望工程阳光成长中心和江西省中途之家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单位建立了10个志愿服务基地。常态帮扶自闭症儿童、聋哑孩子、空巢老人、脊髓性损伤者等弱势群体。支部党员通过与各基地有效帮扶对接,实现志愿服务基地化、专业化、常态化;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凸显“专业”实践,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

依托学院专业优势,打造“党建+专业教育”的模式,弹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五线谱”。

一是弹好思想引领线。为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依托学院文学专业优势,以全国百强社团兰芷国学社为载体,引导学生党员学习经典、传承文化、弘扬国粹。党支部以杨惟义、胡先骕等农大先辈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等为故事原型。通过开展惟义国学系列讲堂活动,让学生党员感受共大“半工半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弘扬“厚德博学、抱朴守真”的农大精神。以全省十佳校园媒体飞白报社为载体,打造了农大学生自己的报纸,开辟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先进典型、农大“好故事、好声音”等专栏,为宣传坚定理想信念、廉洁文化教育、优秀文化传承、先进典型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近年来,宣传从严治党作品82篇、反腐倡廉作品36篇、先进典型人物50余人,创作文学作品100余篇。

二是弹好红网工程线。党支部依托学院新闻专业和南昌新闻网农大记者站,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传播从严治党新方略,激发师生正能量。党支部通过选拨政治素质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担任网络宣传员和网络评论员,全面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做到党内重大活动和重要事件及时宣传报道,党内法规制度及时上传学习。利用网上面对面交流,引导广大党团青年“绿色”上网,理智表达;引领学生党员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三是弹好高雅艺术线。党支部依托音乐专业,以雅风艺术团为载体,将高雅艺术与强化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开展了高雅文化进社区、高雅艺术下班级、高雅品位强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唱红歌、演红剧,拍摄党建微视频、廉洁微电影等,生动再现了党的发展历程、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团青年零距离感受红歌、红剧的魅力,不仅培养了党团青年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力,而且在全校形成高雅的艺术氛围。

四是弹好精细管理线。党支部依托管理专业,以管理研究协会为载体,将管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对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中,积极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建,进一步推进了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通过开展党建带团建,开展“青马工程”等一系列党团青年干部培训工程,有力打造了一支工作有底线、办事懂规矩的学生干部队伍。

五是弹好法制教育线。党支部依托法学专业,以大学生法律协会为载体,通过出版发行法律天秤报、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讲堂、124普法宣传、315消费者权益投诉农大站等,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党支部法治宣讲团,开展了送法下乡、送法下班等活动100余次,参与人员近300人,普法对象近15000人次。

(三)嵌入“四微”模式,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手段

专题组织生活会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会议。为了打通学生党员因在外就业无法返校参加组织生活会的“最后一公里”,党支部转变思维,大胆创新,以“互联网+”为理念,首创专题组织生活会“四微”模式,强化学生党建工作向支部党员全覆盖。党支部建立微信群、QQ群,通过远程“微自评、微互评、微语音、微视频”等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专题学习讨论,进行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支部会上,大家直面矛盾,直奔主题,指出缺点和不足,真正达到了触及灵魂、红脸出汗、刮骨疗伤的效果。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四微”模式的创新,打通了支部党员就业和参加组织生活会的绿色通道,极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深受毕业生党员的欢迎。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支部在专题组织生活会方面进行人性化创新,既可以为每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会提供便利,又能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四)量化"积分"管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考核

为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有效管理,党支部制定了志愿服务认定积分制度,党员每进行一次志愿服务认定2个积分。通过定制度、细标准、强考核、量积分,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精细化管理。支部《党员发展工作细则》规定,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都必须参加相应次数的志愿服务,完成所在阶段考核的必修积分。除了“必修积分”外,评优评先还需要修满一定的“自选积分”。根据党员服务积分认定结果,各岗位相继评定前10%的月度、季度、学期、学年“党员之星”,对总积分不达标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都有相应的教育和惩戒。“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党支部登记认定15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服务积分累计达4500余分。

三、主要成效

通过聚焦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特点,党支部有的放矢,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新实践,打造“党建+”模式,支部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一)聚焦专业实践,大学生党员服务本领明显提升

通过打造“党建+专业教育”模式,让支部成员在学习中提升才干,提升做贡献的本领。党支部充分结合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双创”教育及专业性强的国赛、省赛,取得丰硕成果。基于文学专业开办的兰芷国学社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基于新闻专业开办的大学生飞白报社当选江西省十佳校园媒体;文学、新闻专业学生先后在中青网、江西日报、大江网、江西教育网、江年新闻网等发表文章100余篇。党支部青年教师杨巍带领支部音乐系党团青年,代表省教育厅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南昌、景德镇等地巡回演出10余场,并获得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等。支部学生党员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等国家级专业比赛中荣获奖励12项,在江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等省级专业比赛中荣获奖励24项,在江西农业大学爱国歌曲大合唱等校级专业比赛中荣获奖励68项。

(二)聚焦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明显增强

支部通过创新党建实践平台,打造“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让支部党员在志愿服务中提高本领,提升服务意识。志协党支部从成立至今已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实践案例、第六届江西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首届江西省博物馆志愿者讲解比赛优秀团体组织奖,全省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中连续5年获得省级“优秀服务营队”荣誉称号,支部学生党员在全国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国家级志愿服务类评比中荣获奖励2项,在全省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省级志愿服务类评比中荣获奖励7项,在江西农业大学首届“廉洁新星”等校级比赛中荣获奖励21项。300余党团青年投身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应征入伍”等项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解放军报等媒体以《炮兵侦察专业比武,入伍8个月列兵全部课目满分夺冠》为题,对我院2016届校友钦少成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大学生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多项党建志愿服务活动被江西卫视、南昌电视台、《解放军报》、《江西日报》、《新法制报》、中国军网等省内外40余家媒体专题报道2000余次。

(三)聚焦管理创新,大学生党员形象得到点赞认同

无规矩不成方圆。组织上缺乏有效管理,党员就如同一盘散沙,先锋模范作用就得不到彰显,组织形象、党员形象就得不到大家认同。党支部创新从制度层面规范学生党员务必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通过量化“积分”制度的管理创新,不仅使支部的管理科学化、考核更加优化,而且极大的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行为,从制度层面做到择优入党。比如:通过量化考核入党积极分子,将高积分的团员择优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高积分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等;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四微”模式的运用,回应了党员的现实需求,实现了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目前,该教育管理模式已得到学校推广运用。通过系列管理实践创新,立起来了大家党性意识,树起来了党及党员形象,赢得了普通同学的点赞认同,普通同学积极要求入党的明显增多。支部教师党员王志发获得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等,支部学生党员在“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国家级创新比赛中荣获奖励2项,在江西电视台“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等省级创新比赛中荣获奖励6项,在江西农业大学 “挑战杯”等校级创新比赛中荣获奖励36项。

四、启示

(一)敢于担当是全面打通学生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首要前提

担当作为让权力和责任的对接更加明确,强化素质是党建新常态下的迫切要求。党支部加强阵地建设形成“常态帮扶”,不仅强化了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还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不仅体现了学生党员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高校基层组织的从严治党的决心。

(二)乐于奉献是全面打通学生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

高校基层组织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力军之一,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全面强化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在于立足实际,主动适应新常态,结合实际创新管理,让学生党员在加强自我约束的同时能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在抢志愿“积分”的实践体验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求新思变是全面打通学生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

全新的“党建+”理念,将基层党建与志愿服务、专业学习等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落实好全面强化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必须以改革精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积分”制度和“四微”模式为基层党支部落实从严治党提供了抓手,为组织输送了活力。

(责编:秦华、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