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扶贫村里桃花开

2017年02月20日15: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勤春来早。如今在苏北的灌云县东王集镇盐河村、黄杨村再也看不到往年旧模样。新建的水果种植大棚内桃花盛开、标准厂房正在搭建、村办企业机器轰鸣、新铺设的乡村农路不断延伸,光伏发电产业蓝图正在描绘……一年来,村里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让72岁的王大爷做梦也不敢想。他激动的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晚年也能过上幸福的日子,要感谢党,感谢地税局派来的扶贫同志啊!”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探访贫困村脱贫致富背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现在能在家门口看病真方便,就医环境好,医生水平高。”64岁的盐河村村民时桂花笑呵呵的说。眼前这座崭新的小洋房式的卫生所,去年11月投入使用,当年就被评为省示范卫生所。盐河村党支部书记吴白玉谈起这项惠民工程激动不已。“为了建造这座卫生所,省地税局派来扶贫的戚国义和王松两位第一书记,四处奔波,立项目、筹资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啊。如今,这座投资近60万的卫生所不仅方便了本村人就医,连外村病人也慕名而来,享受健康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福利。卫生所所长张正干看到医疗设备齐全的卫生室,这位在乡村已从医25年的“赤脚医生”激动地说:“地税局投资兴建的这项‘健康工程’真是得民心,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

要想富先铺路。铺路对这两个贫困村的百姓来说,更是多年的梦想。说起当年的路况,村支书吴白玉指着正在施工宽阔的水泥路感慨万千。“以前每逢雨季,乡村小道泥泞不堪,老百姓叫苦连天。去年,戚书记到任后,走家串户听民声,铺路被设为打响扶贫攻坚的第一战。缺资金成了铺路的“拦路虎”,两位扶贫队员冒酷暑、战严寒,四处托关系、找门路,10万、20万甚至能争取到的几千元资金也不放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不仅将和盛路和交通路进行了扩展,并且新修了两条长近9公里的梁元路和任直路,总投资高达四百多万元。这件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被当地人交口称赞!”

“两个村的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都比较薄弱,严重阻碍了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村道路、电力、卫生、教育现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帮扶的重中之重。”两位地税干部对扶贫攻坚发出同样的感慨。在铺路现场,王松指着眼前这条平坦的道路说:“去年盛夏的一个晚上,道路刚施工,我和戚书记到现场察看施工质量,发现一段路基不平,便立即找来施工方进行整改,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 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制约着农民致富。两位扶贫干部通过深入调研,引领百姓打造以“企业+村”为实施主体的盐河休闲中心,包括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农家乐、家庭农场等,大力发展城郊休闲经济。目前,盐河村休闲中心项目被列入灌云县‘沂河淌百里生态画廊’的重点工程,前景乐观。总投资292万元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也在试点。项目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采取“保底收益+浮动分红”的形式,已吸收入股土地800亩。标准钢架结构大棚中樱桃、油桃、火龙果、琵琶等精品水果苗木已经种植,系列的招商也在循序渐进的展开。”谈起贫困村的发展前景,戚书记兴奋不已,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慕名来盐河村投资创业的夏老板指着新搭建的一排排钢架大棚,笑容满面的说:“扶贫的地税干部‘筑巢引凤’,也把我吸引过来了。如今,大棚花开四季,今年的收入几十万不成问题。”

扶贫队员王松谈起正在脱贫的黄杨村,信心百倍。他说:“脱贫不是我们扶贫工作的真正目的,带领百姓建设‘美丽乡村’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今年,我们将继续提升基础设施,致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同时改造黄杨书院,力图通过黄杨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组织道德讲堂向村民义务讲解传统文化,教导养老尊老,调解婆媳、妯娌矛盾,教育孩子敦亲睦邻。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将孝义文化的种子播撒出去,提高村民道德素养,使黄杨村家庭更和睦、邻里关系更和谐。

扶贫村欣欣向荣景象的背后,也记录有着扶贫队员们付出的汗水和泪水。去年6月2日,刚到任不久的戚国义正没日没夜忙于扶贫项目的调研和推进,远在浙江76岁独自生活的老母亲煮饭时引发火灾,烧伤面积高达30%,入院时不省人事。家中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催他回去,此时的他正忙于扶贫重点项目的立项,真是脱不开身,回不了家。只用一个休息日赶回去照料母亲。戚国义知道,父亲去世早,母亲拉扯他们兄妹长大受了一辈子苦,此时的母亲多需要这个孝顺的儿子多陪陪她啊!然而,母亲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这个已50多岁的儿子还要去扶贫,身上的担子该有多重啊,第二天就催促他归队。祸不单行,10月初,突然接到爱人打来的电话,焦急的告诉他,86岁的老岳父因洗澡时受凉引发肺部感染,生命垂危,催促他立即返回。噩耗传来,戚国义悲痛难忍。这些年,他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感情至深,连岳父的洗澡都由他料理,如果他不来扶贫,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想着想着,他泪流满面,但手里的工作真的放不下啊。直到周末,他才匆匆赶回,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外。当时,正值全县召开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岳父离世时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扶贫队员王松家住新浦市区,离扶贫点不到50公里,即使女儿今年高考,也很少回家。一有空便走乡串邻,访贫问苦。这位七尺硬汉看不得百姓苦、见不得百姓穷,一年来,仅他牵头结对帮扶慰问贫困户多达26家,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灌云县扶贫办公室副主任茆庆富边翻着扶贫20年名册边动情地说:“我的家在小伊乡,当年也是省地税局的重点扶贫村,如今我的父老乡亲仍在享受着地税局扶贫带来的福利。20多年过去了,这本扶贫的花名册历历记载着江苏地税人对咱们县的关爱和支持,数千万元的扶贫资金温暖着百姓的心。来灌云扶贫的地税人一茬又一茬,他们中有的已退休,有的是刚来的新同志,他们的背后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我们不会忘记地税队伍中这群灌云的‘荣誉市民’。”

采访结束时,两个扶贫村的百姓们依依惜别,他们翘着拇指用浓浓的方言称赞道:“地税局绝对!扶贫队员绝对!”此情此景,令人动容。我们相信,扶贫村的桃花已盛开在百姓的心里,党的好政策落地生根,美丽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孙军、刘舒予)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