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四川各地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推进抓乡促村工作——

把乡镇党委这个龙头“舞”起来

□陶玲 本报记者 林凌

2017年02月12日10:05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把乡镇党委这个龙头“舞”起来

“现在到镇上办事,方便、高效、态度好。”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走出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党群服务中心,果园村党总支书记李永伟深有体会。

抓基层、打基础。如何充分把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去年初开始,四川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抓好农村党建的硬任务,在扩权强镇、规范管理、抓村促村、强化治理上下深功夫,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工作推行一年来有何变化?日前,记者走访多个乡镇进行深入了解。

扩权强镇 激发乡镇发展活力

春节临近,简阳市贾家镇中小企业园区内热火朝天。该园区已有投产企业122家,年产值超过160亿元,近100家企业正排队等候入驻。

“贾家镇有今天的发展局面,要归功于扩权强镇的新探索。”镇党委书记都学良道出发展“密码”。据介绍,简阳首批下放到贾家镇事权36项、人事权6项、财权9项。

贾家镇的变化,只是全省推进乡镇扩权强镇的一个缩影。扩权强镇怎么“扩”,依法放权成为突破口。

首先是事权的充分下放。本着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则放原则,通过委托、直接交办或设立派驻机构等方式下放“自主权”,以此解决乡镇责大权小、“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记者在金堂县淮口镇了解到,金堂向淮口下放184项审批、执法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如今,淮口镇大部分与法人、自然人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好。

财权的扩大尤为关键。本着财力与事权匹配原则,多地积极调整县镇的财力分配结构,通过提高土地净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税收的返还比例等多种方式壮大乡镇财力。以彭州市濛阳镇为例,镇域税收(地方税收)大部分留镇作为建设资金,镇域土地收益除上交省、成都市外全额留镇,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适度的人事权赋予开始实践。在乡镇班子成员的配备、提拔时,乡镇党委的意见被组织人事部门统筹考虑。成都、宜宾等地还赋予部分乡镇采取公招、遴选和从高校选拔等方式引进或聘用急需紧缺人才的权力。

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既做扩权加法,又做减负减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厘清与上级权责边界,“两翼齐飞”下,全省涌现出一大批布局合理、经济发达、宜业宜居的特色城镇。

规范管理 打造一支善战的队伍

一提到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蒲志国,大竹县中和乡牛心村村民纷纷点赞:引入大户种植山东大蒜,不但避免小春时节土地闲置,还让腰包鼓了起来。

龙头要“挺”起来,选好“一把手”是关键。

乐山从市级部门和发达县(市、区)统筹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县乡镇任职;攀枝花仁和区推进乡镇干部“动力、活力、能力”建设,从机关选派干部到乡镇任职……在去年乡镇换届中,我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注重选拔政治品行过硬、党员群众公认、能够驾驭复杂局面、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换届后,全省4295名乡镇党委书记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具有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城镇建设等专业背景的占到34.2%。

选拔4638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四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优化了乡镇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整体功能。

选好了头羊,科学规范的管理提上日程。去年底出台的《乡镇党委工作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党委运行机制;乡镇党政工作机构和站所的整合不断优化了乡镇机构设置,提升统筹协调和整体服务功能。“群众对乡镇决策最有发言权”,多个乡镇党委在决策时完善程序,主动听取群众意见。

在宜宾,30名“走读”干部被通报批评。重点围绕乡镇干部“走读”、稳定队伍、规范履职方面综合施策,我省实行目标管理,推行任职承诺制,乡镇党代会对党委班子成员开展民主评议,完善群众评议乡镇干部制度。“为的就是打造一支善战的队伍。”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打“组合拳”落实抓村主体责任

如何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履行好抓村责任?省委明确提出,严格落实乡镇党委抓村的直接责任,构建以乡镇党委为龙头的乡村管理体系,提高乡镇党委统筹农村经济社会能力。

一年来,各地迅速落实、积极探索,打出一套整顿、培训、考核的“组合拳”。

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省建立健全“三分类三升级”长效机制,去年全省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990个,建立工作台账4600余本,制定“一村一策”整顿方案3990个,采取整顿措施3.4万余条,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提升。

全覆盖式三级联动培训乡村干部。全省健全省市县联动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机制,充分利用各级“三学院三基地”等阵地资源,采取“理想信念+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模式,分层分类抓好省示范培训、市(州)重点培训和县乡普遍培训。

真正把考核这根“指挥棒”用起来。乡镇党委抓好村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格局。严格考核与排忧解难平衡用力,统筹解决村级组织“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大竹县庙坝镇,记者看到班子团结、带富力强的长乐村与组织涣散、人心散漫的华山村建立联合党支部,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杨帮武的带领下,新建同岗位、同产业、同地域“三同”党小组13个,对两村118名党员重新编排,初步实现“富村带穷村、先进带后进”目标。

村级治理 突出乡村联动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最具敏感性和复杂性。自2015年起,我省创新推行“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级治理模式,突出乡村联动、边界区域治理重点,构建以乡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依法治理体系。

格局一变气象新。全省4.67万个行政村全面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形成村务决策权、村务执行权和村务监督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机制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因地逐村制定村规民约,让村民易记、易懂、易行;以成都创设村(居)民议事会、江安县怡乐镇设立乡村党组织“法治委员”为代表,各地建立健全民主协商、协同共治、依法治理等机制,从制度机制上推进依法治村。

在服务中治理、在治理中服务,我省牢牢抓住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条主线,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治理实效。新津制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12条措施,深化“一家亲”“三值守”工作;乡城尼斯乡党委创办“农牧民星期天”,通过讲解法律法规、宣传惠民政策、致富能手现身说法、看坝坝电影、耍坝子、跳锅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农牧民爱国、守法、感恩意识,村风民风为之一新。

(责编:谢磊、赵晶)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