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住“牛棚”的“第一书记”

2017年02月10日13: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初冬时节,走进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满堂红”养牛场,贺国俊与几个村民正在养牛场里忙活,有的给喂牛、有的铡草、有的消毒……一派繁忙景象。

“二十几岁我就买牛转手卖,快十年了,一直盼望着有一个像样的养牛场,现在终于如愿以偿。”贺国俊满脸笑意地说。

“听说村里建养牛场,我从外地赶回投了5万元入股到牛场,村里一些贫困户没本钱,还是韦书记和村‘两委’的干部到镇上协调35户贫困户以财政扶持每户2万元资金入股,养牛场才建成今天这样的规模。”贺金松说。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岩上村“第一书记”韦健和村“两委”对该村精准扶贫“把脉问诊”,狠抓产业扶贫的工作实践。

2016年4月,时任长顺县教育局监察室负责人的韦健被选派到岩上村任“第一书记”。岩上村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全村27个村民组17个自然寨,共817户3018人,一半是喀斯特地貌,交通闭塞,部分村组饮水困难,生活生产条件恶劣,有村民自发转移出去。截止2015年底,岩上村还有精准扶贫户152户581人。

到村里工作的第一天,韦健茫然不知所措。与村“两委”干部接触几次,他发现大家的思路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后,一些村民的贫困现状深深刺痛他的心,他决心要为村民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

要想脱贫,产业发展是出路。通过走访群众,他和村“两委”班子精心绘制出了“岩上村攻坚脱贫作战图”,把绿壳蛋鸡、牛、生猪产业养殖布局在图上全部标注出来,理清了脱贫攻坚的战略思路,以抱团发展的方式,规避产业发展规模小、资金匮乏、没有技术等风险短板,贫困户则以年终分红脱贫。

“原来想发展什么,我们都找不都方向,村里伍支书和韦书记多次到我家来和我聊天,我就慢慢树立了脱贫致富信心。”党员梁少荣说。

“在韦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的动员下,一些敢闯敢干有技术的村民领头发展产业,贫困户则以国家扶贫资金入股年底分红,加上在合作社和外出打工,我很快就能脱贫。”布云组贫困户高金良说。

据了解,岩上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村党支部通过谈话召开“三会”、谈心交流等形式,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学习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引导合作社(养殖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有效提升了村级班子扶贫攻坚工作的管理能力。

岩上村按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在实践中,韦健和村“两委”班子创造性地提出了“5221”产业效益分配模式,即除合作社(基地)运作成本外,对合作社(基地)所产生的纯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分别按50%、20%、20%、10%进行贫困户入股分红、发放员工资、汇入合作社(基地)滚动发展资金和村集体积累经济,有效实现产业带动、滚动发展和利益链接目标,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为了将贫困户入股的风险点降低确保收益,该村在产业发展时除完善相应的财经制度,技术保障措施外,还将贫困户每年分红保底资金保管在乡财政所,确保贫困户每年最低不少于2000元的收入,各养殖场还设立了7-8人的监督委员会,有效监督了各养殖场的经营运转。在产业的带动下,有134贫困户入股各种养殖。

韦健在走访中发现,农户普遍用农机耕作,稻草、玉米杆、麦秆每年遍地都是,这是上好的牛饲料!当他看到满岭的荒坡,认为是放养绿壳蛋鸡的好场地!与村“两委”班子在产业发展思路上达成共识后,他多次向镇里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所以岩上村“满堂红”养牛场从选址到完工仅用两个月时间。

村里人都知道韦健住“牛棚”的事,大家都很是诧异。他说:“住牛棚,想每天能看到给贫困户带来财富的牛嘛!我已把28户80多人的脱贫押在了这里!”

“在韦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的协调下,镇里为各养殖场硬化了9.8公里道路,铺设10.98公里自来水管道……”关口组村民贺朝忠说。

在村里,每天除了忙村里的事务,对于项目选址、养殖场经营等这些事韦健都会参与。目前,全村有规模养牛场1个、生猪养殖场1个、绿壳蛋鸡养殖场3个,可带动全村130户贫困户483人脱贫。

(贵州省黔南州基层党建云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