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10: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以来,成都市结合远程教育转型升级的实际,从创新党员教育方式、阵地、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办 “微党课”,探索建立 “微党校”,取得卓著成效。目前,成都市选取大邑等6个区(市)县开展微党校试点工作,着力弥补县级及以上党校培训普通党员能力不足的问题。该试点工作更好的推进了党员常态化、全覆盖教育,贴近群众、深受大家喜爱。截止目前,成都市共建基层“微党校”257个、在蓉城先锋全媒体平台建立的“虚拟党校”、已集成1.7万余门党员教育课件资源、推送12万余条新闻资讯信息、并已制作5-20分钟微课件达2000余分钟、运用星直播技术培训党员20多万人次。
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建立“微党校”
成都市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的理念,创立微党校。在农村,围绕脱贫攻坚,选取条件相对成熟的镇村改扩建中心站和文化馆,升级省市远程教育示范党校;在社区,围绕集中居住区建立片区党校;在“两新”党组织,围绕党建基础较好,产业党员相对集中的园区和社会组织建立联合党校,在全市形成村(社区)党员就近“微党校”参训,机关党员有行业和条块阵地,流动党员和“两新”党组织党员有特色党校的阵地格局。
同时,以“微党校”试点建设推动远程教育站点改造升级,通过将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群服务中心、党史教育馆、视频会议、党员夜校、片区党校等设备和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不断完善阵地配套,让党员教育一线阵地紧跟时代步伐。截止目前,成都市共建基层“微党校”257个。
主业和跨界相结合,做实“微课堂”
在微课堂的设计上,成都市始终突出党性教育的核心,把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和省市全会精神等作为主导,积极开发理论通识课、经验分享课、宣传展示课等,并把党性教育实体化、具体化。彭州市真正实现了主业和跨界相结合,做实了“微课堂”。彭州市通过在田间、院落、城市街道等工作一线开设“体验式党课”,让党员体验不同岗位的坚守、文明、孝道、传承等,使党课有听头、有看头、有做头、有品头、有说头。
在坚持党性教育为主导的同时,成都市围绕“扶贫攻坚”“创业就业技能提升”“乡风文明”等,引入社会组织、公益组织、专业机构、高校等共同参与“微党课”开发,促进高端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辐射。龙泉驿区与北大、清华、浙大、浦东干部学院等高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在引进的百千万人才中组建青年志愿者讲师团开发“微课堂”送教到基层。在精简教学课件上,成都市以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易懂易记为教学主旋律,鼓励大学生村官、优秀年青干部结合自身实际,以“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我的党课”“我是党员”等为主题,设计制作5-10分钟微视频,供广大党员相互借鉴,并在全市党员教育资源库中,选取符合成都特色的课件进行改编、创作和推广。一批10-20分钟符合党员群众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精品课件供“微党校”使用,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欢迎。目前,成都市已制作5-20分钟微课件达2000余分钟。
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灵活“微课程”
成都市在蓉城先锋全媒体平台建立的“虚拟党校”,制定了不同类型班级“微课程”,各级党组织可自行开班让学员通过网站和微信参与网络培训和学习。同时,成都市运用大数据云技术,根据不同党员年龄、学历等,精准推送相应课程。目前,平台已集成1.7万余门党员教育课件资源,推送12万余条新闻资讯信息。为了进一步激活实训体验课程,成都市将12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警示、产业示范等基地纳入“微党校”实训课程管理,在区(市)县形成实训课程共享“小循环”,在成都市串连形成共享“大循环”。
成都市按照“本土核心师资+领域专业讲师+党员教育服务志愿者”组建600余人的“微党校”师资,并围绕核心师资打造50余个固定微课程用于巡讲,最大化发挥师资作用。同时,为了打造具备灵活教学方式的特色培训课程,成都市充分运用星直播技术,通过蓉城先锋微信、党员e家进行全程直播,供全市党员观摩学习。大邑县坚持办好每周领导干部轮流上讲坛,以“党建大课堂”的形式通过“微党校”直播到村(社区)让基层党员受益;温江区在“微党校”建设运行中融入“智慧党建”,布局智慧党建实训基地,通过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手段开展体验培训。目前,运用星直播技术培训党员20多万人次。
守型和转型相结合,制定“微目标”
成都市通过把远程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党员群众多样化需求结合起来,改进“四簿一册”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去繁从简,在坚持开展好优质课件观摩教学的基础上,扩展“六个一”的“微目标”,即参与“微党校”学习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年完成一次集中授课、一次互动研讨、一次外出考察、一次典型宣讲、一次课件观摩、一次实践锻炼,让“微党校”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有执行标准,可操作、可检查、可问责,并按照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普通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四类群体,制定分类学时考评标准,实现成都市党员学时考核全员覆盖。同时,采取“一串三联”模式,将党员学习基本信息与互联网学习网站(“党员e家”)、移动终端(手机微信、党务通APP)、电视互动点播(IPTV)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无缝链接,实现党员多种载体学习、共同累计学时的目的。
党员线下学习则采用“组织认定+网络登记”方式,由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将学习情况核实后及时录入平台并经上一级党组织在线审定后生效。在强化考核督查方面,成都市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充分运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量化统计优势,对基层党组织(站点)和党员三会一课、常态化学习教育培训等活动进行逐月、逐季、逐年和分类分级考核。成都市把考核达标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站点)年度考核、评选先进和年度党员评议的重要依据,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基层党组织给予通报批评,对学时未达标的党员由上一级党组织进行通报。
(成都市委组织部供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