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记察隅县察瓦龙乡卫生院院长布琼

2016年12月12日16:23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记察隅县察瓦龙乡卫生院院长布琼

“换位思考,一视同仁,救死扶伤,坚守岗位。”这是他从医16年的座右铭。

16年,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经他诊治的病人却达10多万人次,出诊2000多次,先后被察隅县、林芝市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 “优秀公务员”、“林芝地区十大杰出青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院长”、“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全国医师奖”和西藏自治区“最美人物”、“五四青年奖”等殊荣。

他,就是察隅县察瓦龙乡卫生院院长布琼。

学习工作中体现党员本色

察瓦龙乡位于察隅县东南部、著名的梅里雪山脚下。东南部与云南省德钦、贡山两县相邻,北及东北部与我区昌都市左贡县相连,平均海拔2800米。四面环山,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滞后,不少村寨分布于特别干旱的怒江峡谷地带。

察瓦龙乡下辖28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7000多名农牧民群众,还有每年到梅里雪山的转经人和驴友2万多人。很多村交通极不方便,道路崎岖,群众看病就医更是不便。 “有的群众为了看病吃药要走上3天的山路才能到乡卫生院。村里未通车之前,群众吃药难、看病远的问题非常突出。” 察隅县委常委、察瓦龙乡党委书记尼玛扎西介绍说。

2000年,从西藏民族学院医学系毕业的布琼就被分配到了察瓦龙乡卫生院工作。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还是察瓦龙乡卫生院的第一位拥有大学文凭的医生,那时心里不禁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所学的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有点大材小用。但是生活持续了几个月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几件小事却给我浇了几盆冷水,瞬间将我的一身傲气全部浇灭了。”布琼毫无掩饰地告诉我们,一次,一位村民捂着嘴到乡卫生院值班室,用急切的语气对他说:“医生,我牙疼两天了,帮我看一下好吗?”说完后很期待地看着他。布琼查看了病牙后发现,病人的患牙是颗残根牙,消炎后拔掉即可。可他当时却傻了眼。他思来想去不知从何下手,最后只好对病人说:“不好意思,我没学过拔牙,不会!”病人摇了摇头,又捂着嘴失望地走了。看到病人失望又不解的眼神,“我当时感觉自己真是羞愧难当啊!”布琼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从此,我决心要在工作中体现党员本色,立志要成为一名全科医生,为百姓解除病痛。”布琼一边反思一边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多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以便学以致用。

布琼告诉记者,在专业上他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就找老医生和同事虚心请教,从最简单的卫生护理开始学习,翻阅大量的医学资料,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布琼对患者的态度转变了,渐渐地掌握了许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医治方法,从此给村民看病不再畏首畏尾,再加上他手脚勤快随叫随到,渐渐地赢得了群众极好的口碑。

察瓦龙乡的群众至今还记得:2003年全乡出现了腮腺炎疫情,很多村寨都有小孩感染。布琼深知,“如果不及时隔离患者,对易感人群不接种疫苗,疫情必将迅速扩散。”

那时,察瓦龙乡没有一个行政村通车,就是乡政府与外界联系也只能靠步行和骑马,乡卫生院当时也只有两名医生。他们首先对患病的群众在卫生院进行隔离治疗,随后用一个多月时间背着疫苗走遍全乡每个行政村为没有感染的群众进行接种,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全乡群众拉起了一道健康安全屏障。对这次疫情,布琼和另外一名医生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个多月下来,我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心里却很开心,对从医更加有了信心。”布琼这样对记者说。

2006年察瓦龙乡又出现了严重的麻疹疫情,仅察瓦龙乡中心小学就有320多名学生先后被感染,村里也大面积爆发疫情,有400多名村民感染严重,情况非常紧急。“疫情就是命令。现在是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如果我们退缩了,群众的生命将受到很大的威胁。”布琼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带领全院同事及时投入消灭疫情战斗第一线,每天24小时为患者隔离治疗、为群众接种疫苗和宣传预防麻疹的相关知识。由于接触的病人较多,加上乡卫生院防护措施较差,一个多星期后,琼布也被感染了。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叫他必须修养。

“当时,我躺在病床上,一闭眼大脑就浮现出病人那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脸,最后我实在坐不住了,在简单调整了两天后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布琼说,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察瓦龙乡的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也渐渐好转。“看到病人转危为安后开心的笑容,我心里也乐开了花。觉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的本色和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了体现。”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也传播到了察瓦龙乡境内。当时,布琼正在自治区疾控中心进修。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天就向上级请假,连夜赶回了察瓦龙乡。

“当时,在乡卫生院100多平米的院子里挤满了病人,布琼顿时感觉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顾不上休息,换上工作服,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布琼的同事介绍说。

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布琼与院里的同事冒着被感染的危险组成 “甲流医疗突击组”,24小时轮流为病人输液、打针。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趴一会;饿了,就随便吃个馒头、喝口矿泉水。几百名病人在他们夜以继日的治疗下,病情得到较好地控制,没有一个病人出现病情加重。经过十几个昼夜的奋战,布琼和他的同事在这场对抗甲流疫情的战斗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为民造福是党员的天职

察瓦龙乡由于交通不便, 28个行政村7000多名村民无一人有健康档案。村民健康档案的缺失,不仅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医疗开支,还因重复检查为病人带来了诸多麻烦和痛苦,同时也不利于对病人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此,布琼就利用每次下村巡诊的机会,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针对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多渠道动态收集村民的健康信息,包括村民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等过程,逐家逐户为全乡1308户村民建立了7000多份健康档案,既使卫生院准确掌握了村民的健康动态,又为群众准确诊治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2005年前,察瓦龙乡还未通公路,村民出行全靠步行和骑马,村里也没有村医,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病人更是无法外出就医。这时,布琼就要出诊,需要走几十里山路,每年都要出诊百余次,无论是风霜雪雨,白天昼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这些对布琼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察瓦龙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对记者如是说。

2002年11月的一个晚上,邓许村村民江安拉姆到察瓦龙乡卫生院请医生。邓许村离察瓦龙乡大约有6公里,骡马道狭窄崎岖,途中还要过怒江上的溜索和一个牧场。当时,由于是晚上,卫生院老院长出于安全考虑,没有答应派医生,江安拉姆失望地回了家。对此,布琼却一直放心不下就到老院长家问了个究竟。原来江安拉姆的女儿已生病5天,出现了怕光、头痛等症状。布琼当即要求去邓许村。

在黑夜里,布琼一人走山路、过溜索、睡牧场,第二天早晨才到达邓许村。布琼在给江安拉姆女儿检查病时才发现她患的是脑膜炎。“必须马上带回乡里治疗。”布琼顾不得吃上一口早饭,就和江安拉姆轮流把小姑娘背回到乡卫生院。

经过三天三夜的陪伴治疗,小姑娘症状基本得到缓解,5天后完全康复。”布琼说:“在医疗条件这么差的察瓦龙能给小姑娘治好病,我感到特别欣慰和高兴。”

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门空片区曲卡村索朗旺堆老人突然被楼上掉下来的柴禾砸中,头皮撕裂,造成严重脑震荡,昏迷不醒。得知这一情况后,布琼连夜赶往索朗旺堆老人家里,为老人的伤口清创,经过两天的陪伴和细心治疗后,老人终于苏醒过来。布琼告诉我们,6天后,他看到索朗旺堆完全康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老人也为此十分感激,每到藏历新年索朗旺堆一家都要请他到他们家里做客。

布琼还记得,2010年邓许村村民尼玛拉姆在劳动中不慎失脚坠入悬崖,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尼玛拉姆无法到外面条件好的医院治疗。“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总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她一把。”为此,布琼未跟妻子商量就主动想方设法解决经费为尼玛拉姆买药治疗,在尼玛拉姆的病基本治愈时布琼已花去了8000多元的治疗费。

察隅县委常委、察瓦龙乡党委书记尼玛扎西介绍说,邓许村还有一位叫仁增旺姆的老阿妈,家境一向不好,再加上她患有慢性支气管肺炎,身体一着凉就复发,仁增旺姆老阿妈也是布琼要照顾的对象,到现在他已为她花了近7000元购买药品。布琼说:“对于这些事,记得和不记得的太多太多,虽然自己有所付出,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民造福是自己的天职。”

为群众服务才对得起党

察瓦龙乡从村与村,乡与县通公路后,布琼又当医生,又当驾驶员。接送病人、带同事巡诊、建居民健康档案,他都要走在大山深处、峡谷江边、雪山之巅。在这充满艰险的路上,一份责任让他选择了现在这个让妻儿时时刻刻担忧的工作。每当同事和朋友问他的工作苦与累时,布琼总是不加思索地这样回答:“我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只觉得一名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群众服务,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

“布琼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经他诊治的病人却达10多万人次,出诊2000多次。”察瓦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吴明军介绍说,布琼除了日常诊疗工作之外,还坚持每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公共卫生知识、防病治病卫生常识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为全乡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对所建立的7000多份《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16年来,他跑遍了全乡每一个村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那些慢性病,谁对那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老人、小孩,谁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他都一清二楚。

16年来,布琼几乎从来没有清闲过,更谈不上节假日。如今,他的朋友和同学,有的当上了县医院院长,有的当上了卫生局领导,还有的辞职开起了自己的诊所,收入颇丰。 “你这么没日没夜地干,没有高收入,没有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图的是什么?”布琼微笑着回答记者:“图的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乡村医生的医德、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工作的同时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家里人,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家里最辛苦的是我的妻子,最让我感动的也是我的妻子。她不但没有一句怨言,反而很支持我的工作,逢人便谈起自己的丈夫,满脸透露着幸福和骄傲。”布琼说,很多次出差,因为他一个人开车,妻子都不辞艰辛一路陪伴。

“新生命的诞生,总是充满幸福、骄傲和希望。”布琼告诉我们:“在察瓦龙乡经他接生的孩子很多,作为父亲亲自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总是庄严、神圣而又激动的。可是,我的两个孩子降生时,我却因出诊在外没能亲自给两个孩子接生。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布琼言语中透露着他的内疚。

“行医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布琼表示:“在察瓦龙这片热土上,我虽然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基层卫生事业,但我却得到了全乡父老乡亲的肯定,获得了许多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无论未来的路会有多么艰辛与曲折,为了父老乡亲的健康,我都会用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记者 麦正伟 索朗群培)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