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09: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脱贫攻坚中,达川区聚焦“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坚持以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核心,着力推行“六制”工作法,构建起基层干部领导有力、党员队伍带头得力、乡土人才示范出力、贫困户有内生动力、广大村民群策群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的工作格局。
网格化联系机制。针对联系群众存在“断档”、“空岗”的问题,把行政村划分为若干个管理服务网格,推选村社干部、骨干党员、骨干群众担任院坝长,以院坝为单位,广泛开展群众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活动,负责及时收集信息、宣传政策、调解纠纷、排查隐患。对存在的较大矛盾和群众诉求,院坝长第一时间向联系的村主要干部反映,由村主要干部开会研究合理解决方案,形成“村主要干部—院坝长—院坝群众”的党群联系网络。
便民化服务机制。针对村民反映的办事跑冤枉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建立“民事代办工作室”,实行“常设服务+流动服务+代办服务”模式,让群众办事不出村。民事代办工作室长期安排人员值守办公,推行错时上班制度、预约服务制度、服务代办制度和AB角相互承接办理制度。全面建立以无职党员为主心骨,热心村民为补充的民事代办员队伍,代办范围涵盖低保、再生育服务证、老年人优待证等20余条事项。同时,借助信息技术,逐步建立手机APP服务平台,解决外出村民 办事难的问题。
参与式治村机制。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决策不民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坚持由“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向“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转变。通过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级协商民主制度和村民说事日制度,实现“三个层面”的全程参与,即全体党员全程参与到党内事务、全体贫困群众全程参与到脱贫攻坚事务、全体村民全程参与到公益事业的决策管理中。截至目前,全区各村共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批评5200余条,其中现场解答和处理近60%,采纳1200余条,50余个事项被民主否决,群众参与得到有效落实。
全覆盖教育机制。抓好党员先行教育,鲜明农村党员学习政策在先、自立自强在先、发展产业在先、宣传群众在先的“四在先”行为规范;提高农村党员培训经费到50元/人/年,开展农村党员示范培训,提升培训效果,增强“双带”能力。抓好群众性教育引导,坚持扶贫先扶志,针对贫困群众及村民主动脱贫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的现象,广泛开展形势政策、自立自强和感恩意识教育,增强脱贫奔康的信心和主动性;优化教育引导方式,通过院坝会、广播会、党员会、村民会等渠道,采取领导宣讲、专家宣讲、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教育引导实效。
乡土型示范机制。培育、宣传一批本区、本乡镇、本村的“四好”家庭示范村(户),以身边典型影响带动广大群众,全区共培树区级典型20人,乡镇级典型300余人,村级典型700余人。深入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每个贫困村由党员领办1个具有“造血功能”、辐射带动功能的精准脱贫示范项目,共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奔康。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明确带动10户及以上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每户1000元标准奖励。
多层面述评机制。在继续开展好基层干部公开述评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普通党员、贫困群众公开述评活动,其中村干部主要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在全体党员群众大会上公开述评,接受全村党员群众的监督,普通党员在党员大会上重点就“四在先”要求贯彻情况进行述评,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贫困户重点就自立自强发展生产、脱贫奔康在全体贫困群众大会上公开述评,接受贫困户的监督,全面建成倒逼机制,全面激发干部、党员、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达州市达川区委组织部)
相关专题 |
· 地方党建动态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