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王海勇

2016年11月24日10: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事机关工作要把问题和机遇预想充分,把该负的责任扛起来不推诿扯皮、把该干的工作挑起来不挑肥拣瘦、把该化解的矛盾提起来不刻意回避,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行。

机关干部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工作作风的好坏,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机关作风有了“透入肌理”的转变,但“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为”的现象还时有出现。追根溯源,就是一些干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还不彻底,“四风”的惯性思维依然没有得到根治,负能量的东西依然像幽灵一样在大脑中作怪。因此,驰而不息地转变工作作风仍然是当前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转作风关键点在于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不断创新。机关干部要想在转作风中有所作为,既要有勇于探索、真抓实干的本领,更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功夫。

用新视角看问题

要胸怀大局看问题。一是要有核心意识。要围绕核心,该干则干,能干就干,不能“守株待兔”,更不能“静观其变”。要有看齐意识,自觉做到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局部服从全局,抵制“小山头”和本位主义,懂规矩、守纪律,心无旁骛干事业。二是要善于算大账。要有政治意识,一定要算好政治账,不能单纯地算经济账,更不能算某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账,对组织要真信、真懂、真敬。要有宗旨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深入落实下去,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句话变成实际动力,脚踏实地干,真刀真枪地干。三是用担当精神看问题。改革和创新本身就有不可预测的风险,但也有难得的机遇。切不可畏首畏尾,亦不可莽撞蛮干,一方面要把问题和机遇预想充分,另一方面还要把该负的责任扛起来不推诿扯皮、把该干的工作挑起来不挑肥拣瘦、把该化解的矛盾提起来不刻意回避,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行。

要抓住本质看问题。一是用“问题导向”看问题。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有的裹在现象里,有的掺在群众利益中,有的则存在于自身缺陷中,不一而论。为避免出现“盲人摸象”现象,既要用“问题导向”的思维逐一破题,抓住问题不撒手,解决问题动真格,化解问题看效果,又要在棘手问题上谨慎从事。不但要落实上级意见,还要倾听群众呼声,避免“乱麻缠快刀”的现象发生。二是用“钉钉子精神”看问题。韧劲、冲劲、后劲是钉钉子的三种力量,再硬的木头也难以抵挡这三股劲。看问题需要这种看准的韧劲、看透的冲劲、看穿的后劲。同样,解决问题也需要这三股力量作支撑,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在各级干部中培养“钉钉子精神”尤为重要。三是用“扫雷精神”看问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对战场上扫雷战士的赞誉,改革、创新亦是如此。机关干部要有扫雷精神,勇于吃螃蟹,敢啃硬骨头,不求与己有利,但求对党无愧。用这样的心态看问题,所有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要盯住关键看问题。一是盯住少数看问题。就是要盯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压反腐,打虎拍蝇,肃贪官、饬庸官、治懒官,把清明的政治生态归还社会,以壮士断腕的政治勇气治理政坛,以踏石留印的担当情怀攻坚克难。所有这些,无不是盯住关键看问题所产生的结果。二是把握方向看问题。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方向对则问题准,方向错则问题很可能模糊。问题一旦模糊不清,就会影响判断,使人和事走入方枘圆凿的境地,更容易产生“指鹿为马”的错误,甚至会出现劳民伤财的折腾事件,让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受伤害。三是站稳立场看问题。宪法是公民的规范,党章是党员的指南。各级干部绝大多数集公民和党员于一身,一定要敬畏宪法和党章。看问题要站在宪法和党章的高度,分析问题要从宪法和党章的立场出发,解决问题要从宪法和党章的角度深入,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维护和弘扬宪法精神,不出格,不逾矩。

用新思路搞调研

“领导定题儿、机关编词儿、群众跟着打小旗儿”,是多年来群众对机关调研工作的诟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因此,用新思路调研不仅是机关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民意直达决策层的基本管道。

突出调研针对性。用新思路搞调研,不是异想天开地闭门造车,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思维拓展。先说调查。要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力戒走马观花,不当“睁眼瞎”,力戒浅尝辄止,不做“糊涂虫”;要不断提高察民情的听力,力戒掩耳盗铃,不做“自欺人”;要不断加大走基层的动力,力戒刻舟求剑,不做“传话筒”。要深入一线察实情,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鲜活的情况。再说研究。要有针对性,不能头痛医脚,更不能隔靴搔痒,要切实把情况研究深、研究透,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要有前瞻性,要充分预见发生各种情况的可能性,有依据有见解,不能轻描淡写,更不能囫囵吞枣,为解决问题做好风险预估;再就是要有层次性,一是一,二是二,脉络清晰,用词精准。问题摆明,分析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不能文过饰非,要真正把问题分析透彻,为解决问题提供翔实论据。

把握调研主动性。用新思路搞调研,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抽丝剥茧,把最深层的问题根源挖出来,这是反映干部调研能力的硬功夫。就调查而言,深层的问题往往情况复杂、矛盾尖锐,要一层一层揭开问题的表象,并将这些表象问题分门别类地梳理起来,才会使问题逐渐明朗。等真正揭开盖子、诱因水落石出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研究而言,要坚决摒弃被动挨打的想法,主动出击,对能消除的表面问题立即消除,能解决的实际困难立即解决,剩余的难点问题要及时控制并上报,不使问题扩大化。要剔除报喜不报忧的官僚作风,要有追求真理、自揭伤疤的勇气,论证要科学,运用政策要娴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实际操作性。真正做到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

抓住调研有效性。调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当问题集中、失误不断时,正是上级组织人员到该地区、该部门调研的最好时机,这样会有利于这些问题和矛盾的修正与解决。矛盾集中的问题往往是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调研时既要听领导干部的说法,又要反复听取群众的反映,立足合法合规,兼顾合情合理,把矛盾和问题的全貌调查清楚,向上级领导提供客观、公正、全面的决策依据。深层矛盾往往是各类问题交织在一起,有的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把这些千丝万缕的问题厘清,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研的态度要端正,绝不能先入为主,图形式,走过场。要深入基层,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研的方法要科学。要认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既要防止片面性,又要防止把支流当主流,使调研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

用新思维做研判

要立足实际,趋利避害,确保研判的正确性。用新思维做研判,前提是立足实际,要害是趋利避害,从而保证研判的正确性。面对矛盾和问题,要明白“大势可顺不可逆、机遇可用不可废”的朴素道理,立足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实际。正确审视速度换挡、动力转换、结构升级、风险释放、压力持续等方面的现实变化,依照客观规律的变化,机智闪转腾挪,灵活趋利避害,准确把握工作走势、政策脉络,明确可行的发展方向、对策举措,进而在正视现实中勇于担当、在保持定力中有所作为,做到对矛盾和问题的研判准确无误。

要着眼未来,善于取舍,确保研判的科学性。用新思维做研判,既要用大视野、大思路做长远设想,又要解除负累轻装上阵,从而保证研判的科学性。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各级干部既要有登高望远敢做大事、想常做事的胆量,还要有辩证思维意识,以此研判形势、推动改革、谋划发展。要做到明大势、看大局,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分析透、解决好,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要有魄力和勇气,大胆放弃一些想法和机遇,着眼未来,全力争取,在不断取舍中谋取最大公约数,做到对矛盾和问题研判的科学合理。

要把握重点,注重方法,确保研判的合理性。用新思维做研判,是各级干部必修的课题。一要锁定好研判重点。对一些突出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预警、及时研究,下大力气及时解决;二要把握好研判方法。要运用考核、考察、调研、座谈、巡视等多种研判手段,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要运用好研判结果。要让合理的研判结果起到“红绿灯”的作用,把分析研判结果充分吸收、加大分析研判成果运用的力度和广度,从而督促矛盾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秦华、闫妍)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