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批评不需要“包装”

佟明增

2016年11月24日10: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任何“注水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掺假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包装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都与我们党倡导和坚持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格格不入,都与修复和净化当前政治生态的紧迫性和严肃性格格不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锐利武器,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

我们党95年自身建设的实践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对于党的成长、壮大和发展,对于全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团结统一,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无一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红红脸、出出汗”,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的新要求。为什么要“红红脸、出出汗”?因为在从严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一个时期里,批评与自我批评变了样、走了调、失了效。那时,自我批评不再是剖析灵魂的自我认识,而成了心照不宣的自我表扬、自我吹嘘;相互批评不再是查找不足、纠正错误的彼此监督,而成了心知肚明的相互吹捧、相互“包装”。“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所谓的“相互批评”;“学习不深入、调研不经常、工作太急躁”,这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所谓的“自我批评”。党在历史上形成的严肃认真的批评方式,在一团和气的吹捧声浪中已经遁形得无影无踪。对于这种掺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王岐山同志作了如此概括:“一些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失去原则性和战斗性,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愿得罪人,基本不开展批评,即使批评也是空洞抽象的,包装了再包装,致使批评失去了锋芒,成为无的放矢。”

共产党人作为先进分子,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胸怀坦荡、大公无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空洞的、抽象的、“包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恰恰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恰恰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表现,恰恰是政治生态遭受严重污染的表现。

共产党人的批评不需要“包装”,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批评具有一以贯之的政治性和原则性。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治集团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上不含糊、不暧昧,这是共产党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过去一个时期从严治党不力的教训之一,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走了过场。事实说明,失去了棱角的自我批评,岂有刮骨疗伤的真诚与勇气?没有了锋芒的相互批评,岂有嫉恶如仇的忠诚与坦荡?可奇怪的是,至今仍有些党组织打着所谓“维护班子团结”的幌子,致使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向自我“开炮”,更不向同志“开刀”,严重削弱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治功效。

共产党人的批评不需要“包装”,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批评具有一以贯之的团结性和战斗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高度重视党内批评与党内团结,提出了党内团结的“辩证法”。马克思指出,只要我们巩固团结这个富有生气的原则,我们就一定会达到我们所向往的伟大目标。恩格斯指出,党内团结不能建立在一味妥协、丧失原则的基础上,否则“气泡”总有一天会破灭。“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上团结”,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团结性与战斗性的“辩证法”。任何“注水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掺假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任何“包装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都与我们党倡导和坚持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格格不入,都与修复和净化当前政治生态的紧迫性和严肃性格格不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基因。面对今天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各级党组织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仍然是唤醒共产党人宗旨观念、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一大法宝。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秦华、闫妍)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