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10: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更好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大杨镇党委坚持把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增进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顺应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所需所盼,创新思维,勇于实践,整镇制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背景与缘起
大杨镇地处亳州市谯城区东南部,辖14个村,216个自然村,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7.3万,耕地12.5万亩。全镇基层党组织72个,其中党委4个(镇级党委1个、村级党委2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党委1个)、党总支14个、支部54个,党员1486名(其中女党员184人,预备党员19人)。近年来,大杨镇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安徽省粮油食品产业集群专业镇”、“全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镇党委严格落实党建第一责任职责,树立主业意识,把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党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薄弱,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有的基层干部作风不实,群众观念淡薄,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有的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不强,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服务群众能力不强。这些问题迫切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坚定信仰强思想,敢于担当做表率。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坚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章为基本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意识形态正面引导,形成了党员坚定信念、干部履职尽责、群众向好向善的良好局面。一是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走在前,干在前。为每位党员送去“一枚党徽,一本党员证,一本党章,一个党员家庭户匾牌,一套印有党员标志的搪瓷茶具”。同时开展“党员家庭户”和“党员经营户”挂牌活动。有村干部亲自上门,在党员家门口或其经营场所门前醒目位置悬挂“党员家庭户”或“党员经营户”匾牌,引导广大党员敢于亮剑,自觉亮明身份,使党员家庭从此不再“隐姓埋名”,以党员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周边群众。树立“亮一人带一户、一人好带动全家优、个个争先、户户比优”的舆论导向。同时,开展关爱党员活动,为党员送生日蛋糕,悼念送别去世党员,让广大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对党的事业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二是干部“勤学习,树榜样”,抓落实,敢担当。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干部是关键。大杨镇加大对镇村干部关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坚持每周二晨会集中学习制度,提升了镇村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镇党委购买《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00本,印制“两学一做”资料汇编1600本,发给镇村干部,做到人手一本,各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教育”优势,建立“学习教育微信交流群”,开展微信送学活动。依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上党课、谈心得,引导党员干部自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聂关村和大杨村联合通讯公司,为每名党员赠送了手机,帮助党员开通了微信,确保学习教育抓经常、全覆盖、无盲点。三是群众“学先进,争先进”,讲文明,心向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大杨镇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书香村居建设工作,利用该镇四位国家级“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广泛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和身边的典型事例作为宣讲内容,上好国学经典、道德模范、法律法规、廉政文化等“3+1”堂课,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学先进、争先进。积极开展党员带头破除陈规陋习,带头树文明新风。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 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倡导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文明新风,形成了人人争先进,家家讲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宣讲400多场次,举办文艺汇演36场次,开展朗诵经典比赛22场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培育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让“日行一善,积善成德”蔚然成风。
(二)瞄准问题建制度,服务群众零距离。长期以来,大杨镇坚持把党规党纪挺在前面,纪先于法,纪严于法。针对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党组织服务不到位、村干部作风转变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规范行为。一是建立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制度。为夯实责任,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从乡镇班子成员和优秀年轻干部中向每个基层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发挥他们指导、督导、桥梁、参谋的作用,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规划,指导开展党组织“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员承诺等日常工作,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聂关村党建联络员张云龙主动参与集体经济发展,为发展集体经济出点子、想办法,发动党员创建绿化苗木种植示范基地,采用“支部+农户+公司”的运行模式,促进了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增长”,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郭万村党建联络员刘继周在指导党建工作的同时,深入群众家中,积极化解新村建设中出现的利益纠纷,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推进了新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二是建立网格化服务群众制度。镇党委按照“上下联动、重心下移、服务群众、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党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党组织与党员签订责任书,党员与所服务的群众签订协议书的方式,实行镇干部联络每个行政村,联系到村“两委”成员,每名村“两委”成员联系辖区内的无职党员,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党员承诺服务5户有困难的群众,形成了无职党员有岗位、有责任、有担当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格局,直接指导和服务到村民家中的养殖、种植等增产增收之中,为困难群众树信心、送技术、献爱心。通过网格化服务群众,所有基层群众党员均成为为民服务的“保姆”,使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党员更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无职党员李国召是有名气的养羊大户,养羊经验丰富,又是一名兽医,他把科技帮扶工作直接做到联系的困难群众家中。“我今年为联系户上门治羊病有100多次,减少养羊户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多元,我还准备再发展养羊户10户,让联系户养羊一项年收入计划在5000元左右”,李国召计划着今年的帮扶工作。“我这个不中用的人,还让兄弟你牵挂着……”今年刚50岁出头的村民张良荣,因患疾病造成瘫痪,已卧床3年时光,当看到李国良送来的帮扶面粉时,感动的泪水流个不停。 “因残疾导致贫困,不富裕的家庭生活就够苦的了,我虽然不是富人,但我是一名党员……”李国良的朴实语言,拉近了党群干群的“亲情”关系。“村民的难事有人管、服务群众办实事、党员形象大家树”的风气,已成为全镇14个村36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两联”活动常态化缩影,模范带头,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已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三是建立村级干部坐班制度。实行干部考勤指纹签到值度,村干部全员坐班、集中办公,发挥网上办事大厅作用,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各种问题,确保受理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数字化远程监控,不定期查看村干部坐班情况。为确保村级值班落到实处,每个村部都开设了小食堂,村干部自己买菜、自己做饭,乡镇每村每月补助1500元,让村干部坐得住、干得了、有责任,在岗位上找到了家的感觉。
(三)突出特色抓载体,发挥作用重实效。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活动,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根据工作特点、岗位职责及党员个体情况,创新活动形式和服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本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扎实开展党员集中活动日活动。打破以往党员活动仅限于开展学习教育、进行组织生活的传统方式,更加注重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活动内涵延伸至志愿服务和民主议事范畴,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将“党员集中活动日”作为开展民主议事、打造“阳光党务”的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关心大局、共谋发展的积极性。通过与流动党员和流入地党组织进行无缝对接,确保流出党员学习教育不漏一人。对流动党员群体通过建立党建微信群、采取微信送学的方式,吸引流动党员参加活动。通过党建微信群第一时间推送活动开展情况,推送优选党员的先进事迹,推送科技致富信息,推送身边文明新风,推送“每日一语”,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发挥推送信息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精神。如聂关村党委开展“清洁工程大家谈”活动中,不到3天的时间就收到意见建议276条,仅外出流动党员就反馈建议46条,有的流动党员还传回了外地美丽乡村的照片,介绍当地抓好环境治理的经验做法,对该村抓好农村清洁工程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使该村的清洁工程在大杨镇一直名列前茅。二是便民服务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杨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工作能力,本着便民高效、优质服务的原则,想在群众之前,畅通服务渠道,在全镇实行“便民服务连心卡”制度,实行便民一站式服务。每名干部都分包服务到具体的自然村,由分包干部深入每家每户进行宣传和发放“连心卡”,确保做到群众“苦有处说,事有人办,理有人评”,切实把为民服务事项落到实处,真正使此卡成为干部群众的“连心卡”。
聂关村王土楼自然村村民与种粮大户师晓光发生土地租金纠纷矛盾,村民代表袁其龙、王洪深想到他们手中的“连心卡”,于是就拨打了村书记李勇的电话,李勇接到电话立即带领3人调解小组来到群众家中,经过村调解小组的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双方和平解决了矛盾。王土楼村民为表达对村党组织的谢意,还特地制作一面锦旗送到了村部。通过“连心卡”的发放,切实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了群众身边,增强了群众对村委会的认同感、亲近感。
聂关村佟庄自然村村民李景兰,由于弄错了资料,结果在养老保险本上没能查到金额,情急之下,她想起了家中的“连心卡”,按照卡片上的电话号码,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重新更改了错误的信息,及时的查询到了自己的保险金。“真没想到,这张小卡片还真管用,以前碰到急事,不知道找谁,瞎跑办不成事,现在村民一个电话,干部帮忙跑腿,这种真心服务真让我们心里很感动。”
“以前有什么困难问题还要往大队部跑一趟,现在村两委干部的电话我都有了,这卡既贴心又方便!”南王庄王大爷高兴地展示着手中的“连心卡”。这张小小的“连心卡”架起了村两委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为群众减少了大小事来回跑的麻烦,使村里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服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便民服务卡的发放,大杨有效地实现了群众与干部的无缝对接,做到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办,办事快捷高效。一张不起眼的便民服务“连心卡”,让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人办,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一座连心桥。三是精准扶贫“双关怀”助力群众早日脱贫。在精准扶贫推进工作中,镇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对所在村的贫困户加强关怀帮助,通过到扶贫户家中实地走访,做到走访不漏一户,关怀不漏一人。号召有一定帮扶能力、有帮扶意愿的党员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一对一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帮助贫困户寻找发展致富的路子,解决他们的困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出资、出力、出智、出技,成为贫困村增收的带头人、引领者,成为贫困户致富的好帮手、“送炭”人。师店村通过有能力、有帮扶意愿党员的捐款捐物等不同形式的帮扶,使4家贫困户提前脱贫。刘匠村几位从事药材收购的党员自愿与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服务方式,承诺不脱贫不撤离。
三、基本成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党建激发展活力。通过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活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全镇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得到夯实。近两年,全镇投资300多万对14个村部全部进行改扩建,成为全区首个全面消除“小”“破”村室,实施村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整镇推进的乡镇。按照“一室多用”要求,严格落实“八有五中心”标准,设立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会议室、村民议事中心、图书阅览室,建立了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党建阵地和党员活动场所环境的有效改善,使党员干部有了归属,群众办事有了去处,使党建阵地真正成为了“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群众之家”。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初现。镇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镇财政每村拿出10万元,村统筹5万元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引导各村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积极进行养殖、种植、苗木花卉、地产药材粗加工等,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刘匠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地道药材粗加工,大葛村开展肉鸡养殖,大王村成立电动车外壳加工厂,小李村、丁固村、孟王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等等,彻底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切实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和为民服务实力。
(三)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意识得到大力提升。全镇14个村实现了数字化阵地全覆盖,实行了村级办公“朝九晚五”坐班制。推行指纹考勤、工作日志等工作制度。加强对镇村干部和窗口单位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行为的监督检查,强化便民服务措施,整治庸懒散,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一线,出现在艰苦工作的最前列,让党旗在禁烧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禁烧战场中熠熠闪光,用行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最坚强的战斗堡垒,圆满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禁烧目标。彰显了党性,赢得了民心,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无穷动力。
(五)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发展。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农耕体验园和村史馆,浓缩人文风情,弘扬传统文化。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托产业集群专业镇和粮食园区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全镇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以307省道整治和高标准打造厚街为突破口,按照美化、绿化、亮化、秩序化的要求,美丽集镇建设日新月异。
四、探讨与启示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基础。镇党委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系百姓冷暖,树党员形象”为主线,落实一线工作法,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把服务群众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既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也为服务群众创造了平台。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有了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有了党员骨干的带头示范,有了为民服务载体的落实,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党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显著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健康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到村级各项事务中来,村民们自觉讲卫生、保清洁,除陋习、树新风已成为群众的导向和习惯。走进大杨,农村旧貌换新颜,处处呈现和谐新景象。
(三)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有长效机制保障。为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大杨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办法》、《关于成立大杨镇基层党建工作督导组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值班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让群众自治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