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云南保山: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创新推进组织工作

2016年11月09日14: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按照六中全会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的要求,保山市围绕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聚贤能育人才,坚持党建立柱、干部担梁、人才做椽,全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

创新党建工作,坚持党建立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创新党建工作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抓强基础、抓出活力。一是抓强基础。在全市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始终紧扣上情、市情和党员情况,坚定打牢“学”这一基础、创新方法深入“学”,抓牢“做”这一关键、对准目标扎实“做”,重点突出“四个聚焦”,即聚焦保山实际,精心谋划彰显地方特色;聚焦基础在学,创新方式丰富学习内容;聚焦关键在做,比学赶超争当先锋;聚焦整治整顿,标本兼治解决突出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开展集中学习67473次、专题研讨19479次,讲专题党课19067场次,举办基层党务骨干培训1031期、培训47926人。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展顺利、特色鲜明,探索出不少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效的做法。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推进年”工作中,以“图表法”明确基层党建任务、以“清单式”督导任务落实,围绕做合格党员、争当跨越发展先锋”,抓实“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正常规范开展,抓好党费收缴正常化、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党员积分管理等18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员自身建设的正常化和规范化,推动增强党员意识,增强组织意识,筑牢战斗堡垒。二是抓出活力。在综合服务平台建管用上抓出活力。目前,全市完成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994个,有效地实现了远程教育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两个“全覆盖”。形成县区为面、乡镇为轴、村级为点、小组为脉的服务网络,实现集党务、政务、商务、农务为一体,宣传、咨询、办事、审批、管理为一统的目标。在工作中,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富民增收新路子,平台与国家商务部“新农村商网”等多个电商平台对接,采取“乡镇组织员+大学生村官+产业特色村”模式,实现本地农特优产品供求信息适时推广发布和网上农产品购销对接;探索金融代办业务进驻平台,既方便了群众,也能通过代办服务提留一定酬金作集体经济,形成了“买卖提”模式,在全省属首创,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并将保山确定为综合平台电子商务试点。在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上抓出活力。通过学习借鉴施甸“山邑模式”、龙陵“褚橙模式”、腾冲“公平模式”等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指导运用好股份合作型、产业带动型、招商合作型、混合经营型等“八种模式”,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村“脱壳”。目前,全市经营收益超过3万元的村达428个,涌现出腾冲市中和镇新岐村、明光镇凤凰村、腾越镇秀峰社区和龙陵县龙新乡黑山村等一批集体经济上百万元的村集体。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上抓出活力。立足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聚内力”、“引外力”功能。把村“两委”与扶贫工作队融为一体,加强组织纪律和派驻纪律建设,把脱贫成效作为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增强组织战斗力;积极动员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相信党脱贫攻坚的决心、增强发展致富的愿望、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把党的决心、群众的信心、扶贫的行动扭成一股绳,切实聚好内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克服等靠要思想,敢于善于与企业、资金、技术对接,勇于勤于了解掌握新鲜思想、创新做法,强化引外力助推打开脱贫攻坚新局面。

创新干部工作,坚持干部担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创新干部工作,就是要围绕选拔任用、教育管理两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是结合换届,选好、用好、评好干部。以严格执行政策规定、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作为工作着力点,市委和市委组织部召开10多次专题会议研究换届工作,组织千名处级干部集中观看《镜鉴》并进行换届动员,多轮次多层次大范围开展换届纪律谈话达10814人次,选派五个换届考察和换届风气督查组深入所有县(市、区)、乡镇和部分村(社区)指导工作,从始至终坚持换届纪律规定必学、换届纪律规定必谈、遵纪承诺必签、考察对象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廉政意见必听、财务资产必清、违纪违规行为必查的“八必”措施和“九严禁”“十严禁”纪律,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全市5个县(市、区)党委、72个乡镇党(工)委和912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6月中旬圆满完成选举任务,全面实现了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面貌的目标。当选的55名县(市、区)党委常委,平均年龄42.18岁,35岁以下5名,新提名人选11名,女干部9名(比上届增加4名);当选的乡镇党委书记,平均年龄38.2岁,35岁以下21名,女书记8名,74名“三类人员”进入班子;实现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1939名,书记、主任“一肩挑”253名,共有2161名妇女、125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担任正职的79名),选拔778名致富能手、278名回乡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退伍军人)、38名县乡机关和离退休干部、280名优秀村(居)民小组长和后备队伍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在具体选好、用好、评好干部上,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突出“问题”导向选干部。市委提出在坚持德才兼备、“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前提下,“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什么人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人”的选人用人思路,我们选人用人特别是调研考察干部,必须在问题导向上着力,“一分为二”看干部的优点和不足?看看困难问题解决了多少?方法特点有没有?思维思想新不新?把问题导向贯彻到选人用人中,为跨越发展选出好干部。坚持科学思维用干部。必须深化坚持“什么人解决大问题就大用,什么人解决小问题就小用”的工作思路,做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各取所长”,增强干部队伍集体战斗力,更全面、更深入的推动跨越发展。三坚持贯穿担当评干部。把担当贯穿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探索“担当”的要求向具体的表现、具体的工作、具体的实效转化,成为一个可衡量、可考核评价的体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有大作为,促进跨越发展。二是严作风强能力,教育好、监督好、管理好干部。做好换届后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紧紧围绕发展需要和新理念抓培训。通过巩固、拓展与北京、上海、西安、大连、贵州等地知名培训机构的合作,多渠道、多形式举办跨越发展、大数据、投融资、沿边开放、城乡规划、商贸物流、绿色经济、旅游文化、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系列专题培训,每年选调领导干部1000余人次参加培训,每年选派干部到上海开展3个月的挂职锻炼,持续推动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提升,更好地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积极与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合作、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结对,打造保山“三点一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群品牌,逐步将杨善洲干部学院、腾冲干部教育培训学院、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三点一线”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群初步打造成为运转高效有序、特色亮点突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干部教育品牌,目前,“三点一线”基地群自挂牌成立以来,已累计接纳举办省内外培训班1092期,培训人数4.61万人次。同时,在全省首家与高校合作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实用人才出国培训。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选派20名英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到印度企业发展学院举办为期2年的印地语专业培训班,选派17名缅甸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到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举办为期1年的缅甸语提高培训班。目前,缅甸语培训班已经结束国外的提高培训,全体学员用1年的时间集中到保山的三个园区开展顶岗实训,在保山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第一线进一步锻炼提高。在干部监督管理上。认真落实《云南省从严从实管理干部若干规定》,拓宽和畅通干部监督渠道,持续贯穿作风整治主线,持续查处“四风”,持续加强纪律规矩教育,积极探索“召回管理”等办法,动真碰硬解决作风问题。

创新人才工作,坚持人才做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所谓创新,就是要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打破常规,形成有工作特色。保山市作为欠发展地区,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先行先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全市在大数据、城乡规划、金融、医疗卫生、工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奇缺,因此需要全市着力破解人才工作瓶颈,借智聚力,助力跨越发展。一是全面掌握全市人才现状。从人才队伍的现状看,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保山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截至2015年,保山市人才总量为17.86万人,占人口总量的6.9%,比全省低2.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4.6个百分点;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5.79%,比全省低2.91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万人拥有的研发人员比例为3.09%,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4;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仅为11.26%,比全省低6.2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全国34.9%的平均水平。全市仅有“国贴”26人,“省突”34人,“省贴”39人,“云岭产业领军人才”2人,“云岭首席技师”4人,“云岭教学名师”6人(含高校5人),目前为止,保山市还没有一人荣获“国突”、“兴滇人才奖”、“云岭学者”、“云岭文化名家”、“云岭名医”称号。全市在大数据、城乡规划、金融、医疗卫生、工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奇缺,交通短板、产业短板、教育医疗短板、机制体制短板、思想观念短板等各种制约保山发展的短板,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问题。市委赵德光书记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市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活、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优。为补齐人才短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杜绝说起来是“第一资源”,做起来是“第二、第三资源”,说起来是“战略地位”,做起来是“没有地位”的现象,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最大的决心、最实的举措、最优的环境,努力把保山建设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二是结合实际推进人才工作。全市研究出台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全市人才工作政策制度体系。通过不断增加人才总量、有效“聚才”,不断提升人才素质、有效“育才”,不断留住用好人才、有效“用才”,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开展了“兴保人才奖”、“永昌文化名家、教学名师、名医、技能名师”、面向南亚东南亚外向型人才培训、专家科研工作站“四项行动”,努力营造出“政策出、人才进、成效显”的良好氛围。抓住人才引进这个关键,做好柔性引才基地建设工作,以“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大理、腾冲)授牌仪式暨高层次人才赴保山智力服务活动为契机,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站4个、专家基层工作站6个,采取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候鸟服务、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柔性引进人才。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外国专家引智项目获批,列入2016年度省级一般外国专家项目。同时,人才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扎实开展农村人才培训行动,确保贫困户户均1人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效推动了粗放型的劳动力向技能型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保山跨越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保山党建云平台——保组供稿)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