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石化工匠张恒珍

2016年10月18日17:29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石化工匠张恒珍

她是中专学历,却开创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裂解装置分离系统操作法,参与完成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提出并参与解决影响裂解装置长周期运行效率的瓶颈问题136项,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6100万元,书写了石化工匠的传奇。

她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

拼搏:普通工人炼就操作大师

1994年,中专毕业的张恒珍分配到茂名石化裂解车间工作。在人才济济的裂解行业,无论是拼学历,还是论资历,她都得“靠边站”。“学习铁人精神,争做最优秀的石化工人。”张恒珍暗下决心。

立志容易,践行何其难。裂解装置是乙烯生产的“龙头”,负责向下游装置提供原料,操作条件苛刻,高温达1200摄氏度、低温达零下165度,压力达13.2兆帕,工艺流程非常复杂,控制参数就有1.2万多个,一旦波动将影响全厂生产。

如何把重要而“敏感”的装置操作技术吃透?倔强的张恒珍铆起了劲。为了掌握生产工艺原理,她硬是把十几本技术资料啃下,摘抄的笔记本摞起来有两尺多高;为了熟记现场流程,她天天“泡”在现场,就连男同事都畏惧的高达110多米的乙烯塔,她说爬就爬,塔里61层塔盘的分布和设计情况,如数家珍;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她在操作台前常常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

正是凭借着不怕苦的拼搏精神,张恒珍练就一手绝活。22年,40多万次操作,她始终保持着零差错的纪录。

“把每个指标都当作工艺品去雕琢。”追求极致成就了张恒珍,使她由一名工人炼成了操作大师,为茂名石化1号裂解装置连续运行79个月、创出国内长周期新纪录,2号裂解装置运行1369天、创出国内连续运行最长纪录立下汗马功劳,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周期从3年延长至5年提供了有力依据。

创新:开出国产装置高水平

2004年12月,茂名石化动工建设我国首座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这是我国首套国产化大乙烯装置,国产化率达87.8%,关键设备和技术都是国内研发并首次应用。

如何驾驭这套开先河的国产化裂解装置?张恒珍主动请缨,运用十多年的积累,查出制约装置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105项,发现了影响系统开停车和装置正常运行的仪表问题556个。

2007年3月,投用仅半年的装置出现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脱甲烷塔塔顶带乙烯,导致乙烯产品不合格。大家开始担心:百万吨乙烯会不会停下来?

“没有经验,就自己创造经验!”张恒珍建议,降低塔顶温度,回收乙烯提高产量,减少装置的能耗、物耗,实现优化操作。

这个建议理论上行得通,可是涉及设备、工艺设计以及工艺操作等诸多因素,具体操作难度很大。为攻克这一难关,张恒珍一次次现场确认,一个个操作参数反复调试。

终于,她找出处理问题的突破口。2007年4月,经过优化的脱甲烷塔顶温度趋于稳定,塔顶损失由2.8%降至0.5%以下,不但稳定装置生产,每年增效高达3542万元。尝到甜头后,她和团队一鼓作气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使这套国产化乙烯装置开出令国内外同行称道的高水平。

奉献:不忘初心、坚守一线

虽然取得很多荣誉,但张恒珍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生产一线。

为了让工友少走弯路,她把自己多年的操作心得和经验,融入岗位操作法中,被命名为《茂名乙烯“1#裂解装置分离系统张恒珍操作法”》。这套操作法如今已成了茂名石化培训裂解员工和解决日常操作难题的“宝典”。

她编写近8万字的工艺培训教材,担任培训班教师,将绝技倾囊相授,带徒51人。如今,她的徒弟遍布国内各大裂解装置,不少成为行业操作骨干。

而对外企和民企的高薪聘请,她始终不为所动,20年如一日坚守在倒班岗位。“守着装置,心里才踏实。”这是一位石油工匠最朴实的心里话。(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安蓓)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