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推进西部科技中心建设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2016年10月18日13: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也是成都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之中,担当更大使命与责任的历史机遇。肩负国家使命,面向未来发展,成都将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就是要始终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摆位,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成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第一动力,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这既是直面未来发展的准确研判定位,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现实支撑。

近年来,成都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创新引领”行动,坚持谋长远、攻难关、建生态,推动全社会形成了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蔚然成势的良好局面。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不断完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启动实施,成都科学城初具规模,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改革创新难题不断破解,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安全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环高校成果转化区初具形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施;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融资难融资贵得到缓解。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全面实施,“菁蓉汇”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两届“创交会”连续举办,双创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四川大学、郫县、中国电信(成都)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今年1-8月新增科技企业916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54家,居同类城市第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双创热度位列全国前三,成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第一,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在成果转移转化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推广“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改革经验,建立高校“三权”改革联盟,形成“三权”改革成都实践。二是深化校院地协同创新。加强与在蓉985、211高校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的战略合作,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共建“双一流”大学。加强与斯坦福、清华、北航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协同创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蓉转化。三是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资源、龙头企业依托行业资源,在精准医学、大数据、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组建10个左右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千亿产业链。四是建设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鼓励在蓉高校院所与区(市)县、校友会、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环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区,推动创新创业聚集发展。五是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新型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全球招揽顶尖人才。支持在蓉高校院所开展人才发展配套改革,增强协同创新内生动力。

第二,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上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二是鼓励企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出台企业参与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的实施办法,促进企业发展与科技资源的协调配置。三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四是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双创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队伍,培育创新型企业群落。五是全面落实优惠政策。落实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修订新产品研发补贴办法,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产品、模式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三,着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在创新孵化培育成效上获得新提升。一是打造“3”个双创载体引领区。支持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打造成都创新创业核心引领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天府菁蓉中心”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郫县“菁蓉镇”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小镇。二是打造“M”个双创载体集聚区。支持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汇融创客广场、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等双创集聚区建设,探索建立创业社区、创意集市。三是打造“N”个双创载体专业特色区。鼓励区(市)县结合自身特色优势,采取“转、改、建”等方式,打造一批具有“成都味”的双创载体。

第四,着力加强科技公共能力建设,在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上达到新水平。一是打造“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两个平台。深化“菁蓉汇”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办好成都创交会,着力打造国际化、国家级、成都牌、永久性的创新创业盛会。二是争取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在蓉布局。加快推动暗物质探测实验室、核聚变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宇宙射线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三是打造“创业天府”云孵化平台。升级“科创通”平台,优化“科技创新券”计划,完善O2O服务模式,促进创新创业要素“精准对接”。四是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筹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培育和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指导服务能力。

第五,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聚集配置全球创新资源上迈出新步伐。一是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建立早期创投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推进产业资金“补(拨)”改“投”进程,带动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国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建设,筹建成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中心,争取国家鞋业和家具产业快速维权中心落户,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三是强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加快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产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建设,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研发高地。主动融入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产业链协同对接、优势互补。四是加强创新创业舆论引导。加强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先进人物等舆论宣传,为创新创业者呐喊鼓劲,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创新创业、成都都成”城市名片。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