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精准扶贫的村级实践

2016年10月11日08: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也是我们今天肩负的历史责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扶贫开发通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所以,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在这种情况下,“精准扶贫”的概念应运而生。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这是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最早表述。2014年1月,中央办公厅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习近平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此后,精准扶贫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他把精准扶贫概括为:“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他进一步强调:“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我们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习近平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精准扶贫已经进入由“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的攻坚阶段。村级党组织作为最前沿阵地的“战斗堡垒”,要把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攻坚堡垒,切实打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全国各地村级党组织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好办法,创造出了很多好经验。在本期专题中,我们精选了贵州、江苏、宁夏等地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搬迁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10个方面的成功实例。这些好办法、好经验来自各地基层党组织,他们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践行精准扶贫思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真正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了扶贫成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消除贫困是我们的共同使命,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广大村级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用智慧和汗水进行着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实践。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投入到这伟大的时代浪潮中去,为建设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美好社会而不懈奋斗!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