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理念

李明

2016年09月28日16: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提出“六项原则”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这些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针和战略总纲。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表现,是指导我们发展的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务实精神谋划改革实践推动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他强调,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他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这个“生命线”,就是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论者。习近平总书记用“接力棒”来形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续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起点,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理念的理论条件和立论基点。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和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和大思路。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发现和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征程,并制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带领亿万人民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党的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深入。进入新世纪,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党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立足关键问题和战略问题,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拓展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突出问题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推进各项关键性工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全面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立足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实现战略突破的根本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题主线,牢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要旨关键,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和基础。

三、“六项原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基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六项原则”,这是我们党从战略全局出发,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准则。“六项原则”的提炼和提出,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的新认识,也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底线思维和方向思维。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首要原则和唯一目的,另五项原则都是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手段和工具;它也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和时代使命,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公平共享的基本追求。

坚持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本还要靠发展、靠科学发展、靠创新发展,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

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为导向,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形成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加强劲的经济活力和更加高效的政府效率,更好地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依法治国。从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命题,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依法治国作为解决我们事业发展中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无论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还是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都需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因此也是“六项原则”最为关键的内容。

四、“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引领和先导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为“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强调“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深刻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引领意识和创新意识,系统地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发展的最新学说,也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和指导发展的核心思想和行动遵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方面的最大优越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的政治责任。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形成了系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促进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反映出我们党领导我国发展实践进入新境界和新阶段,昭示着我国发展行动将具有新特点和新内涵,其社会发展意义、历史进步意义和世界贡献意义将越发彰显。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成都《先锋》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程宏毅)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