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把脱贫攻坚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党委

2016年09月18日14: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地处辽宁东部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岔多致富难”是我镇的真实写照。全镇9个行政村中7个是省定贫困村,13600人口中贫困人口占27.3%。我们从加强党的建设大局着眼,突出乡镇党委主体责任,筑牢村党支部战斗堡垒,激发党员群众主体活力,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全镇已有2368人实现脱贫,占贫困人口的63.1%。

一、突出主业,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任扛起来。作为贫困乡镇党委,抓党建是主业,抓脱贫攻坚是主责。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切实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一是脱贫责任人人扛。镇党委从自身抓起,实行“双岗双责”,成立了9个脱贫攻坚工作队,由党委班子成员任队长,选派18名机关干部驻村,把党委班子成员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年底考评把抓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责任压到每个班子成员头上。二是发展思路村村清。镇党委提出了“产业是支柱、支部联农户、村兴带民富”的脱贫思路,逐村谋划发展路子,确定每个村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全镇累计协调和投入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改造低产板栗园3.5万亩,新发展产业10余项。三是脱贫目标年年排。制定了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年脱贫目标。

二、选好主角,把村支部建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镇党委抓住“选优、育强、严管”三个关键环节,加强村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把村党支部打造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一是选能人,配强带富班子。镇党委选派了7名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招录了3名大学生“村官”充实村班子。新当选的9名村书记家家有产业,个个是能手,村“两委”带富能力明显增强。杨林村原来欠外债40多万元,现在不仅建起了百亩蓝莓基地,村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还带动300多人致富。二是抓培训,提高致富本领。结合实际制订培训计划,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明安村党支部带头发展食用菌和蓝莓产业,不仅村集体每年增收6万元,还带动24户困难群众脱贫。三是建机制,强化工作考核。镇党委全面推行“双述双评”制度,年初由村书记就抓党建、抓脱贫攻坚作出承诺,年末向镇党委和全村党员分别述职,进行评议。镇党委结合平时表现和工作成果,确定每个村支部书记综合评定结果。通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各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北江、小荒沟、沿江等6个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积极争取贴息贷款、扶贫资金和物资,帮助340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攻坚进程明显加快。

三、激活主体,把党员群众脱贫攻坚的干劲鼓起来。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是党员群众,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抓示范引领。开展了“党员做表率、脱贫当先锋”活动,与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星级管理”活动紧密结合,要求党员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发展产业、带头建立产业基地、带头创办合作社、带头帮建养殖小区、带头服务群众。全镇136名党员牵头成立各类产业合作社35个、产业基地8个、养殖小区12个。二是抓结对帮扶。鼓励引导有帮扶能力的党员、有帮扶意愿的产业大户,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或致富共同体,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通过“一帮一”“一帮多”,150多名党员干部与208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在建立的4个产业支部中,25名党员带动12个产业大户,与53户困难群众结成党群致富共同体,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抓产业扶贫。为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镇党委引导各村大力引进和发展集体产业,采取“支部+产业+群众”等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地使用权和国家扶贫资金为股权,通过参股农事企业和专业经济协会,既当股东参与分红,又受雇劳动获取报酬,让贫困群众借力脱贫,让更多群众受益。2015年,全镇88户贫困户各分红利453元,预计2016年的平均红利达到900元。群众尝到了甜头,发展产业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土鸡养殖和软枣、刺嫩芽栽植等6项产业为重点的庭院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已遍地开花。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