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案例选登

齐齐哈尔市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切实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委组织部

2016年09月02日09: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把选拔培养农村青年后备人才作为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和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措施,在全市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和选拔任用,逐步形成边培训边发现边选拔边使用的人才成长链条,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背景与起因

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影响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东北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青壮年人才外流严重。据了解,2015年齐齐哈尔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常年转移的占60%,“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俨然成为现实,给村级组织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上次村党支部换届时,全市35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仅有57人,不到总人数的5%,村级班子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破解选人难、留人难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是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定位和目标,也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重点在农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行稳致远的基础在人才。齐齐哈尔市委深刻认识到选拔培养村级后备人才对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实现扶贫攻坚的重要性,着眼长远抓储备,立足当前抓培养,大力实施了“选青推优”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计划以3年时间为一个周期,持续培养出一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赖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基层,探索形成了一条比较可行的农村后备人才培养成长链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做法与经过

一是建立选拔机制,形成农村后备人才队伍。立足对农村后备人才重视不够,疏于管理,现用现抓,有名无实,个别乡镇为完成换届选举,只能“矬子里面拔大个儿”,选择的余地小,长期体内循环,养成了惰性,丧失了活力,乏人可用、无人可选等问题。进行调研摸底,根据实际把脉会诊,制定了《农村基层组织“选青推优”计划实施意见》,打破条条框框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三好”“六有”人才,为农村选好“千里马”,建好人才“蓄水池”。在“三好”青年和“六有”后备人才的选择上,区分“选青”“推优”两个层面,兼顾当前和长远两个梯次,建立农村后备人才队伍。“三好”青年,即德行好、干事好、守法好的农村青年,侧重从35周岁以下的农村退伍复员军人、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大学生、农村经纪人、在家务农青年等群体中选拔,作为中长期培养的第二梯队人选。“六有”后备人才,即有志向、有品德、有文化、有业绩、有能力、有口碑的农村能人,侧重从50周岁以下的农村种养加大户、创业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屯组干部、大学生村官、为民代理服务员等群体中选拔,作为近期成熟的第一梯队人选。采取村级推荐、乡级考察、县级认定的方式,规范推荐程序,严格审核把关。村级组织推荐,张贴公告,发布预告,组织好宣传动员,由村党组织提出,党员联名、村民代表联名提出,或是个人自荐提出,召开村党员大会进行介绍,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初步人选,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让群众参与其中、更有发言权,让党员集体决定行与不行;乡镇党委考察,乡镇成立工作组,指派专人与村“两委”成员和屯组长谈话、与部分党员和村民谈话、与本人面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选情况,从日常生产生活和群众口碑中来评价,把人选考实考准,向乡镇党委会汇报后研究确定上报人选;县级组织部门复核认定,主要是对村、乡推荐程序进行把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检抽查,看程序是否合规、人选是否优秀、群众是否认可,道德品行差、群众有意见的剔除队伍,以保证整体质量。

二是建立培训机制,创新农村人才培训理念。打破农村后备人才培训“大帮哄”“一刀切”的平均主义,从供给侧出发,实行差异化、个性化的分级轮训,让学员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用得上。县级基础班,因材施教,做到了“四个灵活”。灵活选择时间,利用每年农闲季节,对学员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集中培训。灵活设置课程,提前发放调查问卷,根据学员所需、成长所缺,找准学员的关注点,围绕党的基本知识、农业生产、合作社建设、政策法规、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设置课程。灵活配备师资,抓住学员的兴奋点,邀请专业教师、土专家、田秀才、老书记、致富能人等各领域精英,深入浅出讲理论,现身说法传经验。灵活授课方式,找准切入点,采取座谈研讨、参观考察、实践锻炼等方式,把课堂延伸到产业项目和田间地头。在县级普训基础上,按照10%的比例推荐优秀学员,输送到市级进行特训提高。市级特训班集中优秀师资和优势资源,每期学制3年,班级像大学一样管理,学员像大学生一样培养。市委组织部主管副部长担任班委会主任,由政治指导员、班主任、活动组织员负责管理和服务。每年一次的集中培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唱班歌,戴班徽,编学号,设导师,建档案。特训班采取50人小班制、50分钟小课制,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开展拓展训练,模拟式岗位培养,强化团队意识,提升能力素质。集中培训后,培训班不解散,以县为单位分成小组,导师定期联系,根据培训内容安排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由学员结合实践独立完成,每季度返校汇报交流研讨学习实践成果,学习档案全程记录学员的成长轨迹,为后期使用提供参考。

三是建立包联机制,落实农村人才培养责任。建立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系培养机制,每名市级特训班学员由一名县(市)区领导、乡镇(街道)领导或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一对一”联系,通过教授方法、传授经验、交流思想,帮助学员成长进步,学员定期向帮联领导反馈思想动态,确保真帮真带,防止有名无实。把县(市)区、乡镇、村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农村“三好”青年和“六有”后备人才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内容。建立学员激励关怀机制,每年底,对在参与村务管理中表现优异、业绩突出的学员,例如在发展特色产业、引领群众致富方面有突出贡献,在推进合作社发展方面提出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建议,在完善规范村务管理机制方面有成功经验,在化解农村矛盾方面有突出成果,等等,适当给予奖励,个人事迹记入有突出贡献学员荣誉薄,让学员感受到价值体现和组织关怀。

四是建立选任机制,打造农村人才成长链条。对培训后表现突出的农村青年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使用,逐渐形成从“三好”青年向“六有”后备人才过渡、“六有”后备人才适时使用的人才成长链条。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委党校、市民政局的同志深入县乡检查调研时,跟踪了解特训班学员成长进步情况,发现优秀人才。对在培训中表现优秀的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纳入党员发展计划。对综合表现优秀的学员,选派挂职,条件成熟的建议县(市)区任命为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团委书记助理、妇联主任助理等职务,参与村务管理,在工作实践中丰富阅历,提高本领,使其尽快成长,早日成为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潜力较大、可塑性强的可用人才。

三、成效及启示

通过层层选拔,全市共确定“三好”青年和“ 六有”后备人才6155名。目前,这些“三好”青年和“六有”后备人才中已经有1849人成为种养加大户、369人领办创办了合作社、117人走上了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岗位,在农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合作社建设、扶贫攻坚、化解矛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支生力军。

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带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一:有高度才有动力。农村后备人才培养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工作面广量大,时间长见效慢,很多地方在思想认识、资金投入、运行机制、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齐齐哈尔的实践证明,农村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只有得到当地主要领导重视和支持,各职能部门和培训单位才会有工作压力和工作动力,教育培训工作才能抓好、抓实。

启示二:有宽度才有张力。当前,农村后备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体系不完善,缺乏龙头带动,缺乏资源整合的平台。齐齐哈尔在完善农村后备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突出特训与普训相结合,县一级普训强基础,市一级特训抓提高,从而为资源整合搭建了平台,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后备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务实开展。

启示三:有深度才有合力。农村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在很多地方是个老问题。齐齐哈尔市通过让各级组织和领导都参与到实践帮带中来,建立县级领导帮带联系责任制,实行乡村两级普遍联系,尤其是优秀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对一”教方法、传经验,并根据人才特点,通过“两过渡三使用”,形成了农村人才成长使用的动态化成长链条。

(责编:秦华、闫妍)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