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5日16: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非公企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近几年,四川成都积极探索以产业园区为龙头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示范,形成了非常可贵的成都经验。
难在哪里?
长期以来,非公企业党建一直是党建工作的难点,也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全国范围来看,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三难”。
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难”。总体看,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单建党组织的少,联建党组织的多。据党内统计,全国309万户非公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160.2万户,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39.4万户,仅占已建党组织企业的25%;建立联合党组织的120.8万户,占已建党组织企业的75%。
非公企业党组织“巩固难”。据了解,在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中,缺人干事、缺钱办事、缺场所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个别企业党组织存在有其名无其实、有组织无活动的问题。同时,非公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生产经营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党员流动性较大,也影响了党组织的稳定性。
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是党中央的明确规定。实际中,部分非公企业有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功能有弱化的倾向。同时,政治功能的弱化又影响了服务功能的发挥,加之部分非公企业业主因种种原因对党组织开展活动不够支持、不够配合,使得党组织对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提升管理、促进生产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
症结是什么?
造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既有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主观原因,又有体制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成都市委组织部对此进行认真梳理分析,认识到主要症结在于“三个不到位”。
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仍然“重经济、轻党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使得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说起 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部分非公企业业主“怕监督、怕干预”,担心建立党组织会削弱和制约自身权力、干预和影响生产经营,个别外资企业还“怕抹红”。部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认为非公党建“难作为”,畏难于非公企业构成复杂、党员人数少,认为党建工作抓与不抓影响不大,也很不好抓。部分非公企业党员“埋头赚钱、不问政治”,理想信念动摇,担忧党员身份会影响业主对自己的看法,成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
基础保障不到位。部分非公企业人员保障不到位,党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岗位不适应,不少党务工作者乃至党组织带头人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也缺乏党建指导员。部分地方经费保障不到位,对中央下大力气解决非公企业党建经费的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对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的具体政策,执行的不够好,有些政策没有兑现,有的中间环节出现了问题,没有完全落实到企业党组织。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阵地保障不到位,有些没有建设党建活动阵地,有些虽然建了,但活动阵地功能布局不合理,没有管理好、利用好,有的甚至出现了空置闲置现象,有的变成了办公楼或生产车间。据调查,全市现有非公企业党群活动中心、党员教育基地、图书阅览室等各类活动阵地7900多个,面积近150万平方米,人均面积不足1平方米,与有效开展党组织活动还有较大差距。
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地方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落实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上“唱功好、做功差”,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抓什么、怎么抓心中无数,喜欢拍脑袋决策,有的干脆当“甩手掌柜”、“只挂帅不出征”。个别地方党委、组织部门、非公企业党工委责任追究不到位,管党治党不严、责任担当缺失,一味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不敢较真碰硬,不敢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使得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办法在哪里?
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重点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三难”、“三个不到位”,充分利用产业园区非公企业最为集中、生产力最为活跃、党建工作最具活力的优势,紧紧抓住产业园区这个龙头,构建市、县、乡和产业园区四级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推进党建“组团化”,破解组织“覆盖难”。运用区域化党建思维,以非公企业为主体,坚持党委领导、组织指导、部门协同、龙头企业牵头、会员企业自愿的原则,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着力破解园区党组织“覆盖难”。坚持因地制宜组团“共建”,突出区域相邻性、行业相近性原则,创新构建纵向汇聚的“全域型”组团,横向汇聚的“行业型”组团,交叉汇聚的“综合型”组团,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大邑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两新”组织工委、工业园区党工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建成“全域型”组团;崇州市依托工业园区,由园区综合党委主导,吸收126家工业企业,建成“行业型”组团;温江区依托海峡两岸科技园区、大学城校区和海科社区,建成“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社、学、企“综合型”组团。坚持组团工作运行“共治”,按照精简、高效、规范的原则,科学设置“党建组团”决策机构(理事会)、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监督机构(监事会)和咨询机构(顾问团),在人员、运行、经费等方面实施民主化管理、自主化运行。成都经开区以汽车产业协会党建组团党委为主导,下设党委办公室中枢协调,100余家成员企业组团推动党的建设。坚持组团成员党建“共促”,注重以党组织为纽带,搭建成员企业在党建工作、产业发展、政策咨询、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交流平台,促进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创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成都高新区党建组团30余成员单位以富士康(成都)党员活动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互动、业务交流和生产技能评比竞赛。坚持组团成员发展“共享”,整合成员企业市场拓展、品牌打造、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技术革新等资源,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大邑县整合利用“党建组团”资源优势,协调工商、税务、商务、质监、金融等职能部门和机构,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430余件。
推进保障“制度化”,破解组织“巩固难”。成都充分认识到用制度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落实的重要性,针对保障体制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人员、经费、阵地”三方面的制度,着力破解园区党组织“巩固难”。选派培聘,强化人员保障。建立“内部选”“上级派”“社会聘”的选人用人机制,开设“先锋领航·科学发展”党务工作讲坛,成立成都(大邑)非公企业培训学校,实施非公企业党务干部一年一轮训,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党组织带头人。截至目前,共选好配强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1012名,从企业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中培养党务工作者7600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3581名,“一企一大”党建志愿者100名,培训党务干部3轮36000余人次。输血造血,强化经费保障。采取税前列支、党费全额返还、地方财政补助、划拨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等四种方式对园区党建工作给予经费保障。税前列支,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党费全额返还,企业党员缴纳的党费,由其上一级具有党费留存权限的党组织或组织部门,全额返还给企业党组织用于开展党建工作。财政资金补助,对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原则上按照党委不低于15000元/年、党总支不低于8000元/年、党支部不低于5000元/年的活动经费。对非公有制企业单独新建的党组织,原则上按照不低于8000元的标准一次性补助党建工作启动经费。同时,对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实行工作补助。划拨党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按照每名党员每年100元以上的标准纳入本级财政保障。近年来,市、县两级每年保障园区党建工作经费都在5000万元以上。建管结合,强化阵地保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区域共建、社企联建、企业自建等方式,支持产业园区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建设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一个阵地、多种资源、多种功能、集约服务”。截至目前,每个(产业)园区至少已建立1个党群服务中心,1500多家企业已单独建立标准的党员活动室。
推进发展“融合化”,破解组织“作用发挥难”。成都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强核心引领、塑造精气神、提升竞争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园区和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着力破解园区党组织“作用发挥难”。“强核心”,党建与企业组织建设相融共生。在组织建设上,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责任区建在重点区域、党员示范岗建在关键岗位,实现党组织与企业组织架构的有机融合。在队伍建设上,实施“两个80%”培养计划,把80%的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80%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培养成党员。建立“两优先”人才选拔机制,新员工招收实行党员优先录用,岗位竞聘实行党员优先使用。成都大宏立股份有限公司把党组织建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链条上,开设关键岗位骨干党员培训班,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市共吸收3400多名非公企业主、合伙人、业务骨干入党。“塑精神”,党建与企业文化营造相融共生。塑造企业“家”文化,党组织和党员牵头组织运动会、团拜会、联欢会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员工“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的企业文化。成都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设立“党员职工关爱基金”,募集资金70余万元帮助上百名党员职工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塑造企业“和”文化,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和载体建设,开设党员职工论坛,组织员工讲故事活动,扩建员工活动场所,让员工“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党委先后组织2000余人次参加技能大赛、读书演讲及诗歌朗诵等主题活动,营造企业和谐发展氛围。塑造企业“善”文化,党组织带领群团组织、党员和员工积极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灾难救助,宣传和弘扬以善为美。“天津港爆炸”事件发生后,四川环能有限公司紧急组成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应急分队,千里驰援天津灾区,获得环保部高度评价。促共生,党建与企业发展升级相辅相成。广泛开展“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攻关面前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纪、党员身边无次品”的“三有三无”活动,组织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引领党员“亮身份、晒承诺、树形象”,引领职工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节能增效,推动企业竞争力和党组织影响力同步提升。成都金固车轮有限公司组建“党员能效提升小组”,将单位生产能耗降低1/3,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2000余万元。
(成都市委组织部)
相关专题 |
· 强党建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