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14: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雁江区莲花街道办事处雁中社区空巢老人集中活动点,有的老人正打着麻将,有的老人正下着象棋……看到她来时,老人们像亲人一样抬头跟她打个招呼或者聊上几句。她对人热情周到,说话快人快语,一股年轻人般朝气蓬勃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就是心系社区服务群众的朱雪梅,女,60岁,雁江区莲花街道办事处雁中社区和向阳社区党委书记,做社区工作已有12个年头。
有一种习惯:帮忙解难题,她跑腿磨嘴皮
12年前,朱雪梅从一名下岗职工竞聘当上了一名社区干部,从此与社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书记热心得很”,这是来办事的居民对她的评价。她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就感受过来自邻里的关心和党的温暖,她把社区当家,把居民当做亲人,为弱势群体跑腿磨嘴皮、争取政策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把温暖传递给他们。
社区里的饶大爷从农村迁到城里后,朱雪梅了解他女儿是残疾,小生意也不好做,日子过得很艰难。她就四处奔走,主动帮助他们办理好低保和廉租住房的手续,让他们过上了安稳生活。
社区居民老谢60多岁了,从小痴呆,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年来全靠朱雪梅一直悉心照料。虽然老谢一句谢谢也不会说,但让她很骄傲的是,多年的坚持,老谢除了认识自己的妈妈,还认得她了。除了这样一对一的帮助,朱雪梅又思考怎样把帮扶的面扩得再大一点。她多方做工作,八方去“化缘”,在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更多的“4050”人员寻找到了公益性岗位,还建起了雁江第一个社区“爱心超市”。
有一份牵挂:听到孩子们叫声朱婆婆,她就特别开心快乐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更需要呵护与关爱。八年前,朱雪梅提出倡议,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资阳市首个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并开办了“5点钟学校”,每天由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学习。
八年来,朱雪梅坚持每天接来第一个孩子,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在这里,一些留守学生的不良习惯得以纠正,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前年还走出了第一名大学生凌志维。更让人欣慰的是,正在读大二的凌志维也已经懂得了感恩,每年放寒暑假,都会回到“留守儿童之家”当志愿者。随着影响扩大,不仅雁中社区的留守学生蜂拥而至,外社区的也纷至沓来,最多时有50多个学生和10名教师志愿者。如今,已有300多个留守孩子健健康康地离开了“留守儿童之家”。城北村的陈厚钊老人感慨地说:“朱婆婆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不然的话,我们这些没文化的婆婆爷爷,硬是会把娃儿们耽误了呢!”在社区里,听到孩子们“朱婆婆、朱婆婆……”一片亲热的叫喊声,朱雪梅就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有一份责任:两个社区重担一肩挑,她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
去年3月,组织上提出“先进社区帮带后进社区”的工作要求,让朱雪梅把雁中、向阳社区一起抓。为了尽快熟悉情况,她用了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向阳社区每条大街小巷,走访了每名困难群众,真诚和每位党员沟通,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现在向阳社区已经摘掉了“后进”帽子,向先进追赶。 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她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一看二会三本账四上门五牵挂”:就是每天到社区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每月召开两次会议,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记好群众“急、难、愁”,“孤、残、病”,社区就业三本账,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大力推行宣传教育、服务群众、调解矛盾、了解民意“四上门”。多年来,辖区内无一例缠访、闹访事件发生,达到化解矛盾、增进感情、促进和谐的目标。
有一种力量:党的信任、群众的认可让她浑身是劲
这么多年来,朱雪梅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对于工作,可以说问心无愧;对于家人,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却满怀愧疚。 2007年初,朱雪梅爱人因病住院,情况很不乐观,身边急需要人照顾。但她却没向组织请假,而是坚持每天白天到社区上班,晚上挤时间照料,直至爱人去世。好多朋友对朱雪梅的行为感到纳闷。“朱老娘,你都六十的人了,还干起两个社区,一不能升官,二不能发财,图啥子哦?” 朱雪梅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是啊,图啥子,图的就是组织信任,图的就是咋李佳书记常说的为老百姓做事很幸福,图的就是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相关专题 |
· 强党建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