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无悔的岁月 奉献的篇章

——四川省“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人物侧记

记者 贺贵成

2016年07月07日14: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省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对党忠诚、为民务实、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我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刘旭红

爱在康巴高原

情系百姓

“为什么去援藏?答案很简单:我只是想找寻一份宁静养心性,寻觅一方净土润心灵。”古蔺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刘旭红在日记里写到,对高原的向往,从她的少年时代便开始了。2001年,刘旭红参加古蔺县的青年歌手比赛,以一曲《青藏高原》夺得第一名,演唱中饱含了她对高原的向往。

2010年5月,刘旭红主动请缨加入到援藏干部队伍中,成为33名泸州市援藏干部中唯一的女性。到藏区后,刘旭红先后在甘孜州得荣县交通局、教育局工作。

藏区道路基础设施底子薄,发展滞后,刘旭红在任职得荣县交通局期间,带着勘验队伍走遍辖区12个乡镇,下乡工作途中多次遭遇山体滑坡、危崖飞石、泥石流等险情,往返路程5500多公里,为当地交通规划提供了近100页的数据资料。

2010年8月26日晚,刘旭红所在的辖区内遭遇大雨,途中多处发生泥石流。为保证道路畅通,他们不得不边走边清理岩石,甚至穿过从山崖上倾泻而下的泥浆瀑布。那个晚上,她和抢险队员一起,在漆黑的夜里借助车灯的光线,不停地疏导着过往车辆,直到第二天中午,整整17个小时没有合眼。同时也创造了冒雨连夜抢通85处泥石流、疏通98辆被困车辆的纪录。

由于经常下乡,刘旭红了解到藏区孩子就学的艰辛。2011年8月,她主动向县上领导申请,前往得荣县教育局工作。刘旭红策划实施“为爱插上翅膀”助学行动,建立了“为爱插上翅膀爱心联盟”QQ群。刘旭红把在得荣县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写进了QQ日志,长达数万字的日志,感动了她的亲朋好友,大家都自发地加入到爱心联盟。刘旭红通过这个平台面向社会筹集了助学资金和物资价值共90多万元,为藏区的200多名贫困孩子点燃了希望之光,让他们的求学梦想得以延续,她被贫困学生亲切地称为“刘妈妈”。

“在四年的援藏日子里,当地老百姓亲人般的牵挂如阳春的暖流从四面八方滋养着我,让我对康巴高原留下了解不开的情结。”她说。

赵正本

真情为民

是承诺更是担当

“赵正本帮大家解决了不少困难,村民们都服他!”记者采访时,村民赵小林说起赵正本,竖起大拇指,“地震前,我家住在山沟里。震后能搬到路边建新房,多亏了他帮忙协调。”

“4·20”芦山强烈地震中,赵小林位于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磨刀骆伙组的旧屋严重受损,且房屋又位于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需要搬迁重建,但赵小林名下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重建。

“看着大家陆续动工重建,我心里也发慌。”赵小林说,正在他发愁焦急之际,赵正本“找”上门来,帮忙协调。

“我们可以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帮你觅一块平地重建。”赵正本带着赵小林在村里找了不少群众,最终让一村民将自家的一块田地流转给赵小林。

“有了土地,我的重建问题就解决了。”赵小林说,“和我有类似情况的,还有乐正华、田秀群、骆小康、骆昌金等人。如果不是赵支书,我们可能还睡在简易过渡房里。”

赵正本不仅竭尽全力进行协调帮助他们解决了宅基地问题,还积极帮他们联系贷款,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最后终于使8户群众的重建顺利开展。

为了群众早日建好新房,赵正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哪家需要调整输电线路,他就联系供电所帮助更改;哪家缺劳动力,他就带头组织其他党员、村组干部,开展义务劳动;哪家缺砖、钢筋等建材,他就帮忙联系商家,保证村民建房有材料。有户受灾村民家里重建房屋资金有缺口,他想都没想,主动拿出1万元积蓄帮助群众缓解一时之急。因为忙于村上工作,他家受损的房屋还是儿子打工回来才开始重建的。目前,火炬村农房重建已全部完工。

“对于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近20年来,赵正本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爱岗敬业的标准。

2012年,赵正本牵头组织村民成立旭阳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5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推行“支部+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启动党建示范建设工程,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护操作流程,并实行订单生产销售、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利益链接方式,保障了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顺利推进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活到老,学到老”是赵正本一直坚持的理念。如今,60岁的赵正本通过学习,清楚地知道,“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除了靠产品本身,还得产生品牌效应。”

为此,赵正本积极做好品牌创建、商标注册、无公害和绿色标志认证,“寺外桃缘”牌红心猕猴桃于2013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于2015年7月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火炬村的猕猴桃园被确定为国家“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目前,火炬村红心猕猴桃已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年总产量达700吨,创年人均纯收入的80%,达7800元。

谭晓琴

与癌抗争的

大爱仁医

炉霍县斯木乡中心卫生院谭晓琴是位时刻牵挂着病人的基层好医生,但也是身受癌症折磨的重病患者,31岁的她一面与癌症不屈抗争,一面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2004年6月,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谭晓琴放弃了在内地发展的机遇,毅然选择回到家乡,2005年,她被分配到斯木乡中心卫生院工作。由于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2009年被组织任命为院长。

在最基层的岗位上,谭晓琴充分利用自身所学,通过实践中不断的磨砺和提升,使医务技能日臻精湛。从最初老百姓眼中“不放心的小门巴”到“最放心的好门巴”,谭晓琴诊断了许多疑难杂症、治好了许多求医群众。然而,就是这样受群众爱戴的好“门巴”,却不幸被查出罹患“右支气管大细胞癌”。查出肺癌后,谭晓琴主动辞去了院长职务。为了能够让她安心养病,组织、同事和家人曾反复劝她回家休息、安心治疗,卫生局批准她请假治病休养,但她始终没有离开她所热爱的职业,在接受系统治疗病情稍微稳定后,她又主动请求回卫生院工作。

如今,她依然坚持每天步行3公里,从家里到卫生院上班,“我们放心的好‘门巴’回来了”,村民们奔走相告,每天到卫生院找谭晓琴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下班或节假日在家休息的时间里,不少村民也找上门来看病。母亲放心不下她,只好每天陪着她到卫生院为她煎药做饭,俨然成了晓琴的“贴身保姆”。为了分担女儿肩上的重担,已退休多年、64岁的老父亲谭富贵向主管局请求返聘到离家很近的若海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

受历史陋习和民族风俗的影响,当地藏族群众还不是很接受住院分娩政策,始终是“宁愿生在牛圈里,不愿生在医院里”。一天,医院接到急救电话:一名妇女难产,生命垂危,一定要请谭晓琴医生来。她二话不说,拖着病痛的身体,赶到了病人家里。这时,她的身体已经快要承受不住了,而产妇也几近昏迷。她强打起精神,和同事进行接生,由于长时间重度缺氧,好不容易出生的胎儿全身发紫,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产妇家人抱起孩子用手掌拍打屁股,胎儿却毫无反应。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孩子已经死亡,准备放弃救治的时候,谭晓琴在哭声、喊声中抢过孩子,嘴对嘴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经过紧张的抢救,奇迹发生了,胎儿清脆的啼哭声响彻藏家小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谭晓琴总是这么说。几年时间里,由于病情发展及长期服药,谭晓琴出现右下肺不张、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她每季度到省级医院接受一次复查,带药回家治疗,然后又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王家富

心入群众

为民解困

“身入群众更要心入群众。”这是自贡市自流井区园林管理所所长王家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自1975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普通职工到区环卫站副站长、区城市综合管理办副主任、区园林所所长,无论在什么岗位,王家富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用言行展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

2013年年初,自流井区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王家富被抽调参与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工作。“棚户区住的大多是困难群众,情况复杂,接到这项工作时,大家都说这是个烫手的山芋。”王家富回忆道。

“我们能拿到多少钱?”“我们能换多大的房子?”《征收公告》公示后的第一天,王家富接受了群众长达3个多小时的询问。

“群众并非不讲理,他们内心是支持改造的,但更希望通过征收解决一些自己无法办到的事。而我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当天夜里,王家富叩问自己、夜不能寐。

此后,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讲道理、做工作,白天找不到人就晚上找,工作日找不到人就周末找。短短一个月时间,他硬是把200户群众逐一走访了一遍。“老王承包的户数最多、任务最重,但他的签约率在各个征收小组中总是名列前茅。”王家富的同事刘晓娟竖起大拇指说。

老街居民王自生家的房子由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加上家人对老房子充满了感情,棚改之初,王自生全家坚决反对征收。

“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棚户区多数居民可能一辈子也买不起新房。”王家富主动来到王自生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解读政策,分析棚户区改造带来的诸多好处。最终,王自生一家爽快地签下了补偿协议。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王家富总结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以爱助人、以法律人”的动迁工作法,先后为17户困难拆迁户解决了实际困难,化解征收矛盾30多起。

郑桂华

“袖珍书记”

勇闯富民强村路

在记者眼前,身高不到1.5米,体重不足100斤的资中县银山镇岗石村女支书郑桂华,曾被人们怀疑是挑不起大梁的“袖珍书记”。

岗石村以前是一个遍地岗石的贫瘠村。2007年底郑桂华当选为该村史上第一位女支书。

秤砣虽小压千斤。郑桂华以一个共产党员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村民不但改变了落后面貌,而且一跃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跨入全县前列,村民过上了殷实富足的好日子。

对此,村民对记者说:“我们过上的好日子全靠郑书记!”

“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最好路子就在群众那里。”为在“乱石岗”上闯出一条富民强村的道路,从担任支部书记起,郑桂华带领村“两委”成员,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嘴里找出路、找办法,岗石村的田间地角、青山绿水间都深深留下了她的身影。

要想富,先修路。上任伊始,郑桂华代表新班子郑重承诺,在届期内一定要修一条贯彻全村的村级公路。

修路之初,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少数群众不理解,说历届村干部都修不起路,她一个人更修不起,故意层层刁难。郑桂华说:“为群众做点好事,没有压力就不叫好事。我看准的东西就是压力再大也要做到底。”在说服绝大多数村民后,郑桂华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采取“一事一议”办法解决资金难题,几乎天天蹲守在工地上与村民一起投工投劳,用了整整8个多月时间修通了全村的公路。

岗石村共有4000余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亩。人多地少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农业产业化。郑桂华对村情研究的结果是:“农业产业化才是强村富民的广阔出路。这条路,不管再难,我也要带领大家走出来。”郑桂华四处奔走,打听相关企业的项目投资情况。2009年,当得知有些农业企业准备落户银山时,她连忙赶到镇上,不厌其烦地给客人推荐岗石村的优越条件。经过镇上的统一协调和郑桂华的积极争取,“绿冶园艺苗木基地”“翠溪血橙农民专业合作社”“绿之源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种养殖基地”三大项目先后落户。

为建设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1700多亩,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成为资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帮助入驻业主建成花卉苗木、优质水果、蔬菜种植、生猪养殖、水产养殖五大项目;引导农户加入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对村级劳动力实行“固定+流动”的劳动力转移机制,解决300余名村民长期就业和部分村民季节性就业问题,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村民要过上好日子,首先要住上好房子。她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行农房风貌改造,新建垃圾库。村民纷纷进行室内装修,不少村民购买了空调、冰箱、液晶电视、太阳能和漂亮的家具,有50%的人安装了天然气和自来水。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两学一做网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