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今年以来,泸西县结合美丽家园建设、产业培植、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全面实施”的原则,在8个乡镇中优选1个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委会作为“合作股份”试点村,通过定方案、明责任、重扶持,先后筹集“合作股份”资金8000余万元,组建经济实体10个(旧城木龙、金马山口、三塘隆德、白水红杏、向阳旧寨、永宁城子等),推动8个试点走入规范化、常态化运行轨道,其中5个试点(金马山口、向阳旧寨、永宁城子、中枢糯布、白水红杏)在运行中初步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收益。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形成了“五化联动”梯次推进“合作股份”工作机制,8个试点村正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点,辐射带动整体推进。
【做法】
系统化布局,定准“位子”。通过摸底调研,对81个村进行分类,编制强基惠农“合作股份”三年规划,重点打造“优势村”,稳步推进“中间村”,集中攻坚“薄弱村”,并着手建立各村组“合作股份”信息项目库,努力实现“一年布局突破,两年逐步铺开,三年整体推进”的目标。
责任化驱动,搭好“台子”。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涉农部门参与配合、乡镇村组具体实施”的责任,县委强化对试点部门、乡镇和村组工作考评和专项督查;8个县属部门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对各试点村进行帮扶、指导;各乡镇、试点村积极转化现有资产作为“合作股本”,破解融资难、启动难困境。
市场化运作,拓宽“路子”。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乡村为主体,指导8个试点村建立集体、协会、农户三方入股合作机制,按市场规则运作。同时,指导建立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提高“合作股份”的安全性,监督好“合作股份”收益使用。
精准化实施,迈开“步子”。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金马镇山口村以集贸市场折价及省级水利工程、农业配套项目资金作为“红色股本”,推行“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市场”运作模式;永宁乡城子村动员群众以“土掌房”入股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集体和农户“双丰收”等,示范引领未列为试点的村组积极探索,形成“百花争春”格局。
持续化推进,延伸“链子”。强化教育培训,让村组干部成为“合作股份”的明白人、带头人;建立县、乡、村三级联抓机制,实行分级考核评价;注重在“合作股份”实践中培养、发现和使用年轻干部;探索将“农村党员创业互助资金”转化为“红色基金”,运用财政扶持杠杆撬动“合作股份”。
【启示】
强基惠农“合作股份”的实施,是新时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与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功能互补的有益探索。能逐步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切实解决基层组织“无钱办事”困境,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做到在强基中惠农、在惠农中强基。
相关专题 |
· 强党建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