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多措并举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2016年05月31日11: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概要】

泸西县坚持把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支撑,围绕“一个规划管总、一个计划管具体、一套措施促落实”,制定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以“8433”工作法为抓手,走实上级服务下级、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的路子,从5个层面推动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向“服务”转型。

【做法】

一是重松绑,让基层从“忙事务”向“抓服务”回归。从压缩会议文件数量、缩减基层党建考核指标等环节抓起,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回归服务本源。分级、分层、分类明确基层党组织服务重点,列出8个类型党组织“服务重点项目”,推行“四诺”服务制,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

二是强保障,推动服务从“缺手段”向“有资源”转变。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每年安排每个村、社区党总支活动经费分别为2万元和5万元;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奖励报酬”薪酬制度,村“两委”干部月报酬提高到1300元至1600元、社区干部1900元;县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专项资金,每新建、改建1个党支部活动室补助资金3万元,开展活动场所“争星晋级”,克服“行政化”倾向;发放农村党员创业互助资金105万元,着力提高党员“双带”服务能力。

三是抓队伍,推动服务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选派70名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员“驻村帮扶”,选派23名常务书记“驻企帮带”,加强对续聘、新聘52名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推行“明白人、带头人”级别化管理、项目化考评,走活培养、管理、使用“一盘棋”;坚持“一村一策”、“领导挂包联”、“整顿销号”、“评估问效”系列配套措施,推动7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巩固、晋位、升级;推行发展党员总量调控制、资格认定制、评议票决制、公示联审制、全程记实制、预警问责制“六制工作法”,发展党员343名,完成指导性计划的85%,制定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计划处置36名,一手严把入口关、一手疏通出口关。

四是搭平台,推动服务由“零散化”向“系统化”升级。抓住被列入全省首批33个、全州首批5个项目县“盘子”的契机,通过县级财政投入和乡镇部门自筹资金231.27万元,建成全面覆盖村、社区的98个综合平台站点,选派56名到基层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薄弱村兼职操作指导员,实现由安装、调试向运行、维护的平稳过渡。

五是创载体,推动服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拓展。深化干部挂钩、包村、联户工作,4861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13340户;坚决整治乡镇干部“走读”、村组干部“空守”等问题,推行“网格化管理”,做实“基本服务”。推广党委帮思路、总支帮引路、支部帮铺路、协会帮走路“四帮带富”服务模式,组建“两叶四花一果”10支产业服务队;采取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菜单式”服务方式,组织2365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连民心送温暖”、“N+1”结对帮扶、搭建扶贫济困“慈善超市”,形成“在职党员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的长效机制,做优“深度服务”。鼓励和支持一些基层党组织试行网格服务、流动服务、组团服务、跨区域服务,做特“示范服务”。

【启示】

以“服务型”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统领”,必须坚持工作理念要凸显服务,工作重心要转向服务,重点任务要聚焦服务,检验标准要突出服务。泸西县搭平台、创载体、建体系的有力实践,整合了力量和资源,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功能作用定位在“服务”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强党建促发展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