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抓好本职 深入基层 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缩短“最后一公里”

2016年05月31日10: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概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县政府办各科室党员干部职工不管是在本职岗位,还是在挂钩联系点、社区,都做到真诚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掌握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做法及成效】

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对照先进,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思想。一是在学习环节组织对照杨善洲、焦裕禄、高德荣、李文勇等典型人物的学习,对照先进,认真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实行首问负责制,真诚为群众服务。规定对来办事的群众、各单位人员,各科室干部职工被询问人即为首问责任人,如果是当事科室,必须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办事流程;如果不是,必须及时带领到相关科室。三是做好来人来访工作,协助解决矛盾纠纷。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群众来访时,各科室干部职工被询问人必须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心平气和地做好政策解释和疏导,引导群众到信访局或其他职能部门反映解决。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一是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完善县政府办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制度,规定党员干部每两个月深入挂钩联系点一次、挂钩联系户家中一次、县内其他基层地方一次,做到深入基层常态化、经常化、长期化。3月初,深入挂钩联系点连城村委会召开民情恳谈会,听取村委会班子、群众代表、党员代表对县政府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13条;4月下旬,党政主要领导到连城村委会住村蹲点,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人民群众生活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5月底、8月初,通过信函方式广泛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部门、挂钩联系点对县政府办班子对照检查材料、整改方案的意见建议。二是深入社区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制定《在职党员到社区为群众服务实施方案》,从4月至今,共为社区清扫道路7次;慰问困难家庭2次,共20余户;宣传科普知识2次。截止目前,干部职工共深入挂钩联系点、长安社区15次、300余人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金额19650元。承诺在连城村委会建设的党员活动室现已完成垱墙整理,目前正在做建房前的准备工作。

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开展初期,部分干部职工或多或少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四风”问题离我很远、与己无关的认为。通过狠抓思想教育,反复学、时时讲,扭转了这部分干部职工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和敷衍态度,提升了思想自觉,将思想认识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县委、县政府保持一致,达到了思想洗礼。并通过“思想自觉”带动了“行动自觉”,做到在工作中行动科学、效率高效、质量优异,大力破解了工作中的梗阻,有力回应了群众关切。同时, “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改。通过整改落实,党员干部主动询问上门办事老百姓的多了;下基层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的多了;和部门、乡镇主动联系掌握工作动态的多了;晚上、周末在办公室加班的多了;迟到、早退的没有了,原先比条件、讲享受的干部职工现在也转成为比成绩、讲奉献了。

【经验启示】县政府办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不搞“权力下放”、不当“甩手掌柜”,带头加强学习、带头讲党课、带头查找问题、带头深入基层召开民情恳谈会听取意见,带头解决问题整改落实。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坚持全过程真开门、开大门,每个环节都让群众提意见、来监督、作评判。活动一开始,就在泸西电视台公开电子信箱、专线电话征集意见建议,在县政府一楼、三楼设置征集意见册和意见箱收集群众意见,把走下去与请上来相结合,群众提与群众证相结合,对存在问题和整改落实效果及时予以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和检验,把群众意愿和智慧转化为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服务群众能力的强大动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强党建促发展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