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正确把握“三严三实”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2016年02月05日11: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检验。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三严三实”是改革的成事之要,也是改革的试金石;“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也要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实效来检验。没有全面深化改革实际工作的考验,那么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要求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而若不在全面深化改革大业中进行衡量,那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标准就是空说无凭。以“三严三实”激发改革动力,用“三严三实”推进改革大业,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的重要方法论。

理解改革要实

把“三严三实”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大业的始终,需要我们对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有清醒的认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既面临多重挑战,又拥有重大机遇。战略机遇期与发展转型期叠加,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改革窗口期与改革攻坚期重合,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随着“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不断深入和展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历史合力,浩浩荡荡,一往无前。

新常态蕴含新机遇,必须认清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从新常态视角认清发展大局,真正从“实”处认识和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保持定力、正视困难、增强自信、主动作为,才能破解发展困境,闯出一条新路来。

适应新常态、拥抱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创新发展思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追求高速增长;习惯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习惯于政府主导方式,依靠政府短期政策红利,依靠政府“吃小灶”“开绿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要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上尽快加以调整。要从盲目追求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注重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经济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发展;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越是要重视思想认识问题。步入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后,暗礁增多,阻力变大,思想观念差异夹杂着不同利益考量,让取得“怎么改”的共识变得越发困难。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遇到权力减法题、责任加法题后,等待观望的想法、消极应付的态度有所抬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虚耗光阴的行为、避实就虚的做法必然滋长蔓延。这是履职的缺位、责任的旁落,是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最大的失职和不负责。必须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看大局、明大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站在改革全局的高度,正确看待局部利益关系调整,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形成推动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谋划改革要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改革,首先要做好规划、抓好谋划,并且谋划要早、谋划要严、谋划要实,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更不能乱放空枪、虚晃一招。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大业的始终,需要我们有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用“三严三实”推进改革大业,需要练就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基本功。把准发展脉搏、理清改革思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物。”下功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现基层的有益探索,下功夫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精准把脉、精确制导,谋划改革就能接地气、长底气。反之,搞调研蜻蜓点水,看问题浅尝辄止,就会对复杂情况心中没数,对发展趋势心中没谱,对政策效果心中没底。在这样的基础上作决策定方案,无异于沙滩建楼,其科学性和可靠性都是经不起考验的。

用“三严三实”推进改革大业,需要提升政策举措的可操作性和含金量,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始终把改革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要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基层理解和落实。要联系实际抓谋划,把好改革方案的主旨和要点,把准相关改革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实化细化,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坚决防止在谋划改革的过程中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不着边际,热衷于空对空,甚至弄虚作假。要严格规划、务实谋划、科学筹划各类改革,区分轻重缓急,掌握重点关键,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行事、胡乱决策。

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啃硬骨头的过程,问题找不准、找不实,改革无从谈起,更无从下手。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进程中,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下功夫查找本人、本地、本单位、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查实问题、搞清根源、精准号脉、开实药方,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查出来、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需要闯过去的难关险滩标出来,确保改革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落实改革要实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如此告诫全党。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就更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与担当,更需要求真务实的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必须依靠各级各地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执行、真正落实,如果仅仅停留在文件旅行、材料长征上,只会使政策措施落空、改革巨轮搁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规范、到位到边到底地严抓落实、狠抓落实、重抓落实。凡是中央或上级确定的改革措施、制度规范,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决不允许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玩花样、瞎折腾,并在抓落实、促发展的过程中转变作风、增强本领、锤炼品质,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实效推进各项改革部署从“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真刀真枪的改革发展不是统计报表上冰冷的数字,而是每天越过越好的日子。改革发展质量如何,成功与否,不是看开了多少会,讲了多少话,关键看解决了多少突出问题,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着重看是否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改革发展的追求目标,是否取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实际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瞄准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就业、社保、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坚决打破影响社会公平的藩篱,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品质的生活。

将“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大业的始终,既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和自律,又要靠各级党组织的有力督促和引导。从严从实开展督促检查,是抓改革发展的有效手段。督促检查必须严肃务实,要坚持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一项一项任务落实,真正做到盯住干、马上办、改到位,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严厉惩戒,从而倒逼各层各级责任主体履职尽责。

(作者系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教授) 

天津《支部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专家辅导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