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的领导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

张书林

2016年02月05日10: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教学对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加强党的领导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 五中全会精神、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党的领导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

党课内容核心提要

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发展取得一次次重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的真正保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伟大的中国梦航程中不变的航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坚持党的领导”列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之一,并单辟一章以大篇幅就“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出详细部署。党的领导是贯穿“十三五”规划的主线,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所在。一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是党主持制定的,也终将服务于党的领导大局和执政大局;另一方面,为实现和落实“十三五”规划,对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党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推动“十三五”规划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样态、组织动员形态、政治环境生态,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党领导制定发展规划(计划)的历程回顾(板书)

领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党、执政党。党的领导不是虚空的、不是抽象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其中,党领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体现领导党角色、展示领导党功能、落实党的领导的重大生动体现。

在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中,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是有序的、有计划的,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无序性。据此,列宁在其1906年所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斯大林时期将社会主义经济明确定性为计划经济,并着力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推进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8—1932年,苏联开创性地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一穷二白,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根本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条件,所以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从1953年开始,在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基本好转的前提下,我们效仿苏联模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那么,党的领导是如何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之中的呢?概括地说,就是每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形成之前,党中央都会研究制定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建议,最终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则是在党的《建议》的主导和指导下编制完成的。党通过这种“建议”的形式,领导、主导、指导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形成确立,并以强有力的领导去保证规划(计划)的贯彻落实。

新中国成立66年来,我们党已经领导、主持制定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一五”到“五五”计划,党中央仅仅是关注“发展国民经济”,从“六五”计划开始,党中央在计划制定中不仅关注“国民经济”,同时还关注“社会发展”,并将二者并列、整合起来,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建议”的形式进行呈现。从“九五”计划(1996—2000)开始,每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五次全体会议的主题固定为本届中央委员会研究出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建议。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党中央在提法上以“规划”代替了“计划”,标志着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向市场经济靠拢,从表象到实质都致力于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子及其“后遗症”。

二、党对“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体现在哪里(板书)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党的领导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形成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在对“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体系架构设计中体现得尤为到位。

(一)党领导确立“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建议、编制及确立,都不能是空的,而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据此,党将“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确定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党领导确立“十三五”规划的原则遵循。“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确立了这一特殊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若干重大原则,即“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牢记发展的起点是人民、终点也是人民,切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原则,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领导保证。

(三)党领导确立“十三五”发展的理念遵循。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理念通常能够带来先进的行动。我们党在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强调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因此,党领导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特别明晰地确立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基本理念遵循,即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此五大理念的引领下,《建议》又提出了50项左右战略、工程、计划、制度、行动和300项左右重要举措。

(四)党领导构建“十三五”发展格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我们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构建形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其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其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其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其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其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三、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关键在党(板书)

鉴于我们党的领导党、执政党地位,提出、确立和形成“十三五”规划是党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同时,贯彻落实、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确立的各项发展目标、发展部署,也毫无疑问关键在党。为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到“十三五”规划的落地落实中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通过的《建议》,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强组织和领导保证。

(一)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形态、工作模式。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绝非一劳永逸的。随着党领导经济社会面临的环境、形势、任务、使命等的变化,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否则,就会阻碍党的领导之实质内容的充分实现。“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基于这样的客观形势,从更好地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落实的角度出发,“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此,《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新举措:一是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推动党委全委会的权力回归常态,以解决全委会的权力运行被边缘化、“空壳化”等问题;二是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决策是行动的方向,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错误是最大的浪费。“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决策上不能犯错,也犯不起错,否则,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从中央层面讲,必须切实保证“十三五”时期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是正确的,地方各级党委也是如此。

(二)强化党的政治动员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广泛的政治动员、党内动员、社会动员,凝聚形成强大的政治合力、行动合力。对此,《建议》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强调。其一,就党内动员而言,强调必须深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党的各级组织都投身到实现“十三五”规划的行动中去,重点是要切实“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二,就社会动员而言,强调对人民群众的动员、对社会各界的动员,包括必须“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必须“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三)打造过硬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归根到底在人,这里所说的“人”,一个重要基本面就是领导干部和各行各业人才。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各行各业人才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我们党的看家宝。从打造过硬的执政骨干和人才队伍入手,《建议》提出了若干新思路。其一,在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上,提出应“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其二,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上,强调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进而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为党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其三,在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上,要求重点聚焦优化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致力于提高班子的专业化水平。其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提出必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实现“十三五”规划需要一个良性健康的政治环境、政治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干事创业。良性的政治环境氛围,意味着要不断优化现有政治生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此,《建议》强调指出,要从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坚持高压反腐等方面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营造“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

(五)推进党的治理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自此,“治理”取代“管理”,成为我国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中的基础理念。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切入,我们党特别强调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治理方式。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所确立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对党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对此,《建议》在强化党的治理能力建设方面明确了以下路径。其一,突出依法治理,要求各级党委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始终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其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社会治理不好,国家治理也好不了。对此,《建议》着力指出:在社会治理的体制和格局上,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会利益的协调和维护上,要“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

《党课》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王金雪)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专家辅导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