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月26日电(记者 高巍 通讯员 庞志华 王正明)按照中央和云南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1月25日,云南省大理市及时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会,体现了市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政治自觉,表明了大理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印发了《大理市脱贫攻坚工作手册》,汇集了《关于坚决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内容,提出了大理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明确了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组织保障, “三个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从次吹响了新一轮脱贫攻坚的“集结号”。
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大理市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是:到2018年,实现大理市建档立卡的“一乡十村”脱贫出列,3605户1234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到2020年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基本”和“一高于、一达到、一扭转”,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根本扭转,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全市整体与全州、全省同步实现小康。主要目标是:围绕两年出列、三年脱贫、五年巩固提升的目标,绘制路线图,排出时间表,实行倒计时,2016年7852人脱贫,上关镇大把关、凤仪镇三哨和双廊镇五星3个村出列;2017年4057人脱贫,太邑乡太邑、者么、乌栖、桃树、己早和双廊镇伙山、石块7个村出列,太邑乡退出贫困乡;2018年436人脱贫。这既是市委、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党组织来说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按时完成、如期实现。
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针对大理市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大理市的脱贫工作坚持“11456”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即“锁定一个目标”:到2018年实现所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脱贫出列;“走好一条路子”:走好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路子;“突出四大抓手”:整乡整村推进、金融扶贫、安居工程、片区开发;“健全五个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社会帮扶机制、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扶贫与党建“双推进”机制、监督考核机制;“抓实六项工作”: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素质提升、易地搬迁),按照“产业发展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工作方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农户产业发展为核心,群众素质提升为关键,以建档立卡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抓住国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力度的机遇,积极整合住建、发改、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到2018年,完成2693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建设,使贫困群众住上安全宜居的住房,基本消除无房户、危房户。依托资源禀赋,找准发展方向,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到2018年,实施10个产业扶贫项目,扶持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有力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坚持教育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到2016年底,实现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缀学目标,到2018年,使所有接受高中及职业教育需求的贫困建档立卡户子女都能获得高中及职业学历教育。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青壮年为重点,使每个劳动力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人次,确保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结合生态保护补偿脱贫工程和社会保障兜底政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多管齐下、统筹推进,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