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毅力

刘志新

2015年11月25日10: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22年,朱德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离开四川,踏上了寻找中国共产党之路,他先是来到南方革命中心上海,冀望能碰到共产党人,但结果却是“连共产党的影子都没看到”。他没有灰心,转道北京继续寻找共产党,但运气仍然不佳,依旧没有找到党组织,只好又返回上海。这样,在1922年这一年,他从南方到北方又回到南方,为了寻找共产党到处奔波,“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

理想信念是支撑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光辉历程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共产党人要牢记自己的入党初心,以理想信念指引自己不断前进,坚守一名共产党人的追求。回顾历史,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正是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指引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辉煌。

为理想万里寻党

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县的一个普通佃农家庭,从小过着受压迫、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生活的艰辛不但没有打败他,反而培养起了他坚毅的性格。当时虽然家里很穷,但是由于家人的支持,他得以到当地的私塾学习,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06年,朱德进入南充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半年后转入顺庆府官立中学堂,而后又到成都求学,其间他接受了新式教育,阅读了很多进步书籍。这一时期,他进一步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并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军的一员。辛亥革命爆发后,朱德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是,在不断的战争中,朱德发现虽然腐败的清政府灭亡了,可中国的面貌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军阀割据、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反而愈发严重。朱德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抱的希望破灭了。这一切使他认识到,指望旧官僚、旧军阀和软弱的资产阶级拯救中国是不可能的,要想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就必须找到新的力量。

恰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无产阶级运动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这给了朱德很大震动。他认为,中国革命要想深入进行,就必须像俄国革命一样,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他下定决心与旧军阀彻底决裂,去探索新的革命真理,去寻找中国共产党。

1922年,朱德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离开四川,踏上了寻找中国共产党之路。但由于当时党组织力量弱小,影响力不大,朱德也不认识可以联系到党组织的介绍人,所以他只能毫无头绪地四处打听。他先是来到南方革命中心上海,冀望能碰到共产党人,但结果却是“连共产党的影子都没看到”。他没有灰心,转道北京继续寻找共产党,但运气仍然不佳,依旧没有找到党组织,只好又返回上海。这样,在1922年这一年,他从南方到北方又回到南方,为了寻找共产党到处奔波,“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

功夫不负有心人,1922年8月,朱德终于在上海见到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并且郑重地向他提出了入党申请,不料却遭到拒绝。陈独秀对朱德的入党动机和诚意持怀疑态度:为什么一个旧军阀的将军要加入中国穷人的党呢?

被拒绝的朱德并没有绝望,他决定去德国继续寻找革命真理和党的组织。1922年10月旅欧的朱德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领导人周恩来。两个人一见如故,互相交换着对中国革命的看法。经过长时间的交谈,朱德恳切地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周恩来被朱德的革命热情和追求真理的革命意志所感动,答应了他的入党申请并帮助他办理了入党的手续。

终于,朱德在他36岁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人生。

为信仰难顾亲情

1918年,刘少奇所在的长沙陆军讲武堂毁于战乱,他被迫结束学业回乡,等待再次求学的机会。自从刘少奇外出求学以来,他的母亲和兄嫂、姐姐一直很不放心,特别是得知他几次参加“犯上闹事”的学潮,在陆军讲武堂又险些丢了性命,都一直为他担惊受怕。这次刘少奇回家后,母亲和兄长都来劝他今后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学些成家立业、发财致富的本领,不要再出去闯祸。但是此时的刘少奇早就已经确立了为革命献身的崇高信仰,为了自己的追求,他只能违背母意。1920年,刘少奇不顾母亲的劝阻,离开家乡,远赴俄国寻求真理。在那里,他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之一。

1925年11月,刘少奇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积劳成疾,回到长沙治病。消息走漏,刘少奇被湖南军阀赵恒惕逮捕。经过组织和亲友多方营救,终于在1926年2月获释。

刘少奇被捕和释放的消息,传到了母亲的耳中。尽管行动不便,路途遥远,年逾六旬的母亲仍然坚持来到长沙,找到了儿子。母亲见到刘少奇以后就跪在儿子面前,要他再也不要到外面去闯了,跟她一起回到家里去,但是刘少奇也连忙跪在母亲面前。他说,娘啊,别的其他的任何要求我都能答应您,就是这件事不能答应您。母亲的哭诉,没有动摇刘少奇的信念。送走母亲的第二天,刘少奇就赶往上海,继续投入革命工作。

令人唏嘘的是,这次短暂的相聚,竟然成为永别。1931年,刘少奇母亲不幸病逝,由于残酷的斗争环境,刘少奇最终也没能回家乡为母亲送葬。

30年后,1961年春天,已经肩负国家主席重任的刘少奇,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炭子冲。在家乡44天,刘少奇四处走访,工作繁忙。直到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才来到母亲墓前祭拜,伫立良久,悄然离开。忠孝难两全,为了坚持信仰,刘少奇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为信念奉献生命

杨闇公(杨尚昆的四哥)出生于重庆潼南县双江镇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家庭环境影响,他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立下了为革命献身的信念。

1925年3月,杨闇公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吴玉章、童庸生等同志在四川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1925年10月,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成立,杨闇公被选为书记。

1927年3月31日,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在重庆打枪坝举行革命群众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炮轰南京的罪行,支援北伐战争,反对蒋介石独裁和四川军阀刘湘的卖国行径。大会前夕,杨闇公预测敌人可能破坏会场,但他仍坚持举行群众大会进行斗争。当天出门时,他抱了抱不到一岁半的女儿说:“我死了,你要给我报仇啊!”又亲了亲刚刚满月的儿子说:“你还朦胧地睡着,爸爸走了,还能再见吗?”转而又对刚结婚两年多的妻子赵宗楷说:“我走了,你赶快去妇联会集合,如消息不好,即作准备。”然后他挥一挥手,就那么毫不犹豫地走了。

当天大会上,封建军阀刘湘派军警进行镇压,对到会的革命群众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4月1日晚上,杨闇公主持召开了由钟梦侠、任煜、刘成辉等同志参加的秘密会议,研究处理善后事宜,并决定到武汉去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这时反动派仍在四处搜查革命同志,亲友都劝他暂避一下,他声泪俱下地说:“敌人如此残酷,群众死得这么惨,革命一刻也不能停顿,我岂能顾及个人安危!”

4月3日晚,杨闇公在妻子赵宗楷的陪同下匆忙登上了去武汉的“亚东轮”,但是由于叛徒杜秉愚告密,开船后不久,他们夫妻二人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逮捕。被捕后,反动派对杨闇公百般利诱和残酷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4月6日深夜,敌人将他秘密处死。临难前,他仍然痛斥军阀,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杨闇公壮烈牺牲,为党和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了他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坚守住了他们的信仰,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希望。我们今天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体党员就必须“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