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委组织部代表(于凯 摄)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显示了蓬勃生机和巨大活力。农村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对党的组织设置、组织功能、组织管理等提出了新要求。2009年以来,面对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以及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现实需求,探索并推行了“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产业党小组+能人党员”的“1+3”党组织设置模式,核心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对合作社正式党员达到3名以上的,单独组建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就近联合组建党组织,把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将合作社中的党员划分为若干产业党小组,对能人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在村党总支的有力领导下,初步构建了以合作社党支部为主体、产业党小组为骨干、能人党员为基础,引领、规范、服务、示范“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目前,全县合作社已发展到85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自治区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5家,县级示范社48家;累计升格村党总支27个,建立合作社党支部46个。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打破传统按地域或行政区划设置党组织的模式,将党组织区域性设置向功能性设置拓展。村党总支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党组织领办、党员创办、能人联办、农民合办等方式引领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党支部着重在规范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方式、保障入社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指导合作社完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规章制度并加强监管。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合作社主要形成了三种生产经营模式。股份合作、统一经营,农民以土地、农机具、资金等多种形式加入合作社,按股分红;代耕代管、分散经营,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从种到收,由合作社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统一作物、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合作社扣除服务费用,剩余收入全部返还社员;专业合作、联合经营,合作社与入社社员在生产、技术、销售等全部或部分环节进行合作,共同发展。党支部采取开拓市场、培养经纪人、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党小组设在产业链上。产业党小组在技术指导、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不同环节发挥服务作用。按照“双强”标准,把政治品质好、群众基础牢、发展能力强的党员选为党小组长;将年龄偏大、政治觉悟较高的老党员编入“参政议事”党小组,协助合作社党支部做好组织发动、宣传调解等事务性工作。
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能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设岗定责,让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自觉发挥示范作用;对没有技术特长的党员,组织认领文明新风岗、环境卫生岗、村务监督岗等,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在推进乡风文明中承担责任。坚持“双向培养”,把合作社中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全县农村入党积极分子80%来自于合作社,136名党员成为合作社骨干,3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成为合作社理事长或党组织书记,23名合作社负责人当选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
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在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宣传和引领带动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合作社的组建运行,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一条一块的土地格局,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县依托合作社流转土地24万亩,合作社土地机械化率达85%,劳动力人均管控土地面积由10亩增加到45亩,以土地入股的农民亩均分红最高达1856元,入社社员年收入最高达18万元。
“1+3”党组织设置模式从创建、发展到逐步完善,搭建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平台,找到了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的新抓手。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实现了党在农村尤其是社会组织中的全覆盖,做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增强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实现了党的工作由边缘向核心回归,党组织在推动发展中更加直接地为群众服务,党员、群众更愿意靠拢党组织、贴近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党员在合作社中的作用已不仅局限于带头,更有明显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党员在新的义务和责任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明显地感到与普通群众的区别,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合作社其他社员作出表率。近三年来,全县农村入党积极分子80%来自于合作社。
“1+3”党组织设置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抓住了载体和模式设置两个核心问题。它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搭建了农村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平台。
相关专题 |
· 第三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