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谷文昌——诠释“三严三实”的一生

——在纪念谷文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共东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义文

2015年10月28日09: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东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黄义文发言(人民网记者 王金雪 摄)

非常荣幸来到谷文昌老书记的故乡安阳市林州—这个美丽的地方,与各位朋友相聚一堂,共同追忆他的模范事迹,缅怀他的高尚品德,表达对他的崇敬爱戴之情,推动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迈向新的起点。

谷文昌是从安阳林州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好干部。东山岛解放时,他随大军南下并留在东山工作。在东山工作的14年间,他带领全县人民与风灾、旱灾抗争,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展生产,把一个昔日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如今享誉八方的东海绿洲。纵观谷文昌同志的一生,特别是在东山工作的14年,生动而深刻诠释了“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

他始终注重严以修身。面对肆虐百年的风沙灾害,谷文昌立下誓言,“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什么!”“要挖掉东山穷根,必须先制服风沙!”用了8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9株木麻黄变成了20亩丰产试验林,让全县421个山头,3万亩沙滩“尽披绿装”,绵延30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下放宁化,他忍辱负重、埋头苦干,创下了亩产稻谷上千斤的历史纪录,建起了闽西北地区第一座中型水库。不论肩负重任还是身处逆境,他矢志不渝,不改本色,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用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境界和情操。

他始终注重严以用权。谷文昌要求,县委的汽车使用要登记,无三(人)不出门;公家配的自行车,家人不能骑;1962年东山的高考落榜生,绝大多数安排了工作。他的大女儿哲惠也未考上大学,仅安排为临时工。1964年谷文昌调离东山时,有关部门提出给哲惠转成正式职工,一起调到福州。谷文昌说:“省里调的是我,没有调女儿,给她转什么正?”就这样把一个孩子留在东山,直到1979年才转为正式工。谷文昌的妻子解放初就担任县民政科科长,1952年定为行政18级,每次提职提薪,谷文昌就动员爱人让一下,直到他去世后的第三年,才升为17级。在公权力面前,谷文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他始终注重严以律己。谷文昌有两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句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一句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来到东山,他只带着两只旧皮箱,离开时,依旧还是那两只皮箱,多的只是两坛自酿的酸菜;谷文昌在东山种了那么多的树,分管了多年的林业工作,家里却没有一件木制的家具。爱人史英萍提议说买点家具,谷文昌就买了竹子做的凳子、藤条做的椅子、石做的饭桌。史英萍问“为什么不买木头的呢?木头的结实、耐用。”谷文昌毫不犹豫地说:“林业厅副厅长家里一下子添了那么多木头家具,外人会怎么说?还不说是揩公家的油,以后一个个还不跟着学?咱总不能写张条子,声明这些家具是咱自个儿买的吧?我可不能带这样的头!”。不论对己对公,谷文昌“严”字当头,干干净净、清清正正。

他始终坚持谋事要实。谋划事业和工作,从不好高骛远,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为群众负责出发。最典型的莫过把“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 1950年5月,东山解放前,国民党从仅有12万余户、6万多人口的东山,抓走4792名青壮年,壮丁家属因此戴上“敌伪家属”的帽子。县委专门研究“敌伪家属”划分问题,谷文昌动情地说:“我们东山县,差不多有一半的家庭被拆散!敌伪家属人员几乎遍布全岛,难道我们要把他们全部推到敌人那一边去吗?”他建议:把“敌伪家属”改成“兵灾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对待。别看改动只有两个字,我们今天很难想像,解放初期,在敌我斗争异常严峻的环境中,谷文昌担了多大的风险啊!

他始终坚持创业要实。他的身上,充满着艰苦创业、一心改变海岛落后面貌的强烈发展意识。过去,东山是一座孤岛,千百年来,百姓外出只得借助简陋的木板小船,常有舟覆人亡的惨剧发生。面对群众把孤岛变半岛的呼声,谷文昌说:“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毅然拍板:修一条海堤!将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这对当时的东山来说,是空前浩大的工程!1960年初,筑堤工程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奋战,长569米八尺门海堤胜利竣工,东山人祖祖辈辈的梦想终于成了现实。东山岛淡水奇缺,“十年九旱”,民间有着嫁女挑水作嫁妆的风俗。为从根本改变这一局面,谷文昌带领全县人民大办水利,排除了干旱之灾。从1956年到1963年,共发动群众修建水利工程705处,水库20多座,解决了农田灌溉和居民饮用水问题。针对东山经济发展财力薄弱的问题,谷文昌发动老百姓围海造盐田。在他的带领下,十年内东山的盐田面积增加10倍,从原来的4000多亩增加到4万多亩,盐产量增加20倍,从4000多吨增加到97万多吨,财政收入增加了8倍。谷文昌在东山工作14年,留下了大量惠民工程。时至今日,大部分工程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始终坚持做人要实。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身边的人说,“跟着谷书记,可能不会升官发财,但是一定不会走错路。”工作人员没有对象,他帮忙牵线搭桥;身边通讯员文化不高,他就送字典,鼓励他们去上学;每次下乡,他都带着锄头,走到哪里就劳动到哪里,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全县60多个村400多名生产队长,谷文昌就能叫出名字。大家说,“跟着谷文昌干,我们愿意。”

谷文昌同志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又严又实的一生,是“四有”干部、“四个人”的生动典型、充分彰显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崇高品格。他的精神如一座思想灯塔,烛照我们今天每一名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道路。

作为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东山对谷文昌精神的学习弘扬活动从未间断过。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持续加大力度推动。去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在全县开展“重心下移访民情,包村包户全覆盖”“求真务实敢担当、服务发展建新功”“转变作风走前头、清正廉洁我表率”“美丽东山是我家、生态建设在行动”等4大主题活动。在活动中,31名处级领导挂钩77个村(社区)、1694名干部联系33410户农户,实现包村包户“两个全覆盖”。同时,我们把谷文昌当年带领大家所做的项目和工程串连起来,打造了一条教育体验专线,让参观者能穿越时空体会谷文昌同志精神。今年来,我们又抓住谷文昌百年诞辰的契机,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活动。在去年“4+1”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推出5方面22项学习弘扬措施,突出重心下移,从机关到基层、到企业、到乡村、到学校,让各行各业、各界群众都来接受教育。6月以来,又按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以项目化、专题化把各项学习践行举措一一细化落实。完善了阵地平台。巩固提升谷文昌纪念园,更新布展及配套,纪念园面积从60亩扩大到180亩,展馆面积从600平方米扩大到1800平方米的“两个三倍”。启动建设谷文昌干部学院,进一步完善拓展教育体验专线,未来将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参观、可体验”的“红色教育基地”。扩大了对外影响。刘云山同志亲临东山视察、调研指导,《人民日报》、中宣部《党建》等权威媒体聚焦报道,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与林州市缔结友好县(市)、乡镇、村仪式、谷文昌精神理论研讨会等10项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纪念活动相继开展,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不断深化、影响扩大,也进一步把全县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正能量凝聚起来。

在谷文昌精神的影响和激励下,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发展、党建“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一手抓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着力在环东山岛经济区域发挥龙头作用。2014年实现GDP1395亿元、财政总收入1739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8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位居全市前列,连续四年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成为全国首批12个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之一,被列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在平安、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创建获得一批国家级荣誉。在此基础上,今年又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成为全国143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之一,入选全国十大美丽海岛评选位居第三,成为全省首个“中国曲艺之乡”,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还接受了全国双拥模范县考评。东山发展的基础态势日益向好,正朝着建设“生态优美、城乡宜居、产业繁荣、文化先进、活力迸发”的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迈进。

谷文昌这个名字,把东山和安阳林州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两地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前不久林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前来东山,和我们缔结友好县(市)、镇、村,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两地在旅游发展、城镇建设、文化交流、生态文明、互访互学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我们真诚希望,林州、东山两地多加交流,密切联系,开启两地携手共进的崭新篇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