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县委组织部
当你走进蓟县渔阳镇东马坊村,路尽头古色古香的互助幸福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古的回廊,各式各样的活动器械,沿街悬挂的“二十四孝”宣传画,处处弥漫着浓郁热情的养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走进幸福院的大门,只听到一阵阵掌声,回荡起一片片笑声,原来是志愿者正在为老人举行慰问演出,演出人员和老人们一起唱歌、一起演奏,整体互动,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
互助养老解难题
东马坊村60岁以上老人有204人,大多数或因子女外出打工,或因生活习惯不同,独自居住或者两代分居。有些即便与儿女同住,因思想观念不同,时常与子女产生摩擦和纠纷,心情并不舒畅。家里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了村里大多数村民的烦心事。村党支部把解决“养老难”问题,作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突破口。通过逐户走访征求意见,反复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讨论研究,最终在镇党委和市帮扶组的指导帮助下,提出了建设互助幸福院,让老人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抱团养老、就地享福的方案设想,希望借此不但解决老人无人照料问题,而且能化解他们精神上的孤独寂寞。
可村办养老谈何容易。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党支部一班人就逐户做工作,讲政策唠家常,排解老人心结;没有资金,党员干部就带头捐资,并多方奔走寻求县乡有关部门的支持;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他们驱车4昼夜往返1000多公里,前往河北邯郸考察学习,吃喝在车上,困了就停在服务区打个盹儿。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诚心感动下,不光争取到了县民政局80万元的扶持资金,全村的党员群众也积极响应,纷纷主动投工投劳。仅一个月时间,村里就建起了占地1500平方米仿古四合院构造,包括18个房间24个床位,内设文化娱乐室、餐厅、接待室的互助幸福院,目前已有21位老人入住其中。
谈起新生活,入住老人张静风非常满足地说:“这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扇,屋里还带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上热水。平时这么多老伙伴儿一起过日子,比家里的条件还要好,还要热闹。现在让我搬回家住,我都不愿意回去了啊!”
幸福院里笑声扬
互助幸福院面向全村60岁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开放,由老人自愿提出申请,子女同意,村委会审核通过,本人与子女和村委会签订协议后,便可以“拎包”入住。
“村民把老人送到互助幸福院,就是把老人托付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爹亲妈一样伺候、孝敬。”这是东马坊村党支部每个人的共识。为了把服务做到老人的心坎儿上,党支部每周组织一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每月征求一次入住老人的意见。互助幸福院实行专职专人专责管理,除指派一名责任心强的支部委员担任院长负责组织协调外,还聘请了专职厨师负责老人们的饮食,安排村医定期上门给老人们查体,要求电工加强幸福院的用电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加强内部管理,他们还陆续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卫生保洁制度、用餐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编写了院民“十要十不要”“文明五字歌”“五好院民标准”等宣传内容,引导入住老人团结协作、互助互敬。
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入住老人通过互助养老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在互助中享受生活。平日里,年纪小的照顾年纪大的老人,体格好的照顾体格差的老人,他们可以聊天、下棋、打牌,每天早餐后还可以一起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午后围成一圈练书法、唱戏曲,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老邻居、老哥们儿、老姐儿们聚在一起,在家里不方便说的话说了,不好开的玩笑开了,时间长了,就像一家人一样,形成了无拘无束、别具一格的老人天地。“住进来8个月,每天都跟老伙伴儿们有说有笑,还有志愿者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心情舒畅了,身体也好了。”秦少英老人说起自己在互助幸福院里的生活,脸上挂满了笑容。
弘扬孝道促和谐
要解决好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问题,单靠机构养老、互助养老是远远不够的,依托互助幸福院,着力培养出一支力量强大的爱心志愿服务队伍,在全社会营造爱老、敬老、孝老、助老的浓厚氛围,才能有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村党支部先后投资25万元,为互助幸福院修建了2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配置了24套运动器械和文娱用品,鼓励没有入住的老人也到这里来休闲娱乐,将互助幸福院打造成了全村老人的活动中心。同时,他们与镇党委、市派帮扶组联手共建,制定了志愿服务协议,以互助幸福院为平台,由东马坊村党支部、渔阳镇党委、天津理工大学各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定期来为老人服务,搞演出、做卫生、查身体、送爱心,逐步形成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为了大力弘扬孝道文化,村党支部还利用重阳节、母亲节等特殊节日,组织年轻人和老人家属开展为老人洗脚、晒被窝活动,触动儿女的尽孝之心,树立了“孝亲从心开始,敬老从今做起”的良好社会风尚。
“建设互助幸福院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村党支部书记徐双喜说,“不仅解决了老人养老问题,还解决了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带动了村庄发展,同时家庭矛盾纠纷减少了,村里也越发和谐稳定。”在互助幸福院里,老人快乐,子女安心。孝风带动了民风,老人们日子过好了,村干部的麻烦减少了,村民与村干部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根儿上讲,互助养老就是居家养老的延伸。”渔阳镇党委书记李武锁介绍说,“互助幸福院就是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集体作为兴办主体承担日常管理,以入住老人自己互助养老为主,鼓励社会公益力量参与服务的养老模式。简单概括,就是‘政府扶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社会参与’。”互助幸福院,这种既无离家之苦、又有托老之乐,“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养老模式,不仅提高了老人生活水平,实现了老有所养,而且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老有所乐,更极大地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实现了老有所为,真正做到了“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省心”。
(天津《支部生活》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