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性和人民性有矛盾吗?

2015年10月14日15: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帮助学员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教学形式:讲解+讨论。

党性和人民性有矛盾吗?

【本节党课背景】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相互叠加,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困难此起彼伏,党性和人民性再次成为敏感话题。早在几年前,河南省郑州市规划局原副局长逯军质问采访记者“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就曾一石激起千层浪。时至今日,以极端事件、个别论调、部分受众的喜好为依据扭曲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做法,仍不时出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意见领袖”、网络“大V”对个别事件的看法如滚雪球般传播,形成一个又一个舆论“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往往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即凡是体现党和政府立场的,一律否定和反对;凡是体现所谓“草根”立场的,一律支持和渲染。在这些人看来,党性和人民性是对立的,讲党性是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讲人民性才是对人民群众负责。还有人振振有词地说,人民群众人数超过党员人数,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

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答疑解惑:

当前,关于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说法确实不少,有的是源于没能在把握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中澄清对人民性的错误认识;也有一部分人,则是别有用心,妄图以否定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性来挑拨离间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动摇党的领导地位。

针对此,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严肃指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错误的,必须加以廓清和纠正”。同时,他对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作出深刻阐述:“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并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一个执政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源于这个政党与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创建起来的,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印证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因此,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从党章等党的重要文献,还是从党的奋斗史、发展史,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来看,我们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也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

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认为人民性大于党性、高于党性,这种观点简单以人数计量党性和人民性的高低地位,是对所涉及的所有概念和理论都作了庸俗化、碎片化理解。按照这样的观点,共产党就不会产生,也没有存在的根据和意义。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违背了唯物史观,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的关系学说,忘记了列宁“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的论断,同时也违背了世界大多数政党学说和理论。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是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说,党性是人民性中最先进、最优秀的部分,是人民性的最高要求。坚持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把“替党讲话”和“替老百姓讲话”对立起来,其本质就是把党同人民对立起来,危害极大。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告诫:脱离群众往往就是失败和衰落的前奏,会使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因此,必须坚决纠正以极端事件、个别论调、部分受众的喜好为依据否定党性和人民性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的做法,因为这不仅不是真正的人民性,而且恰恰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坚定立场,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积极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解疑释惑、消除误解,引导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维护党的执政基础和我国政治安全。

延伸资料:

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历史争论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是一个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对新闻工作中的党性问题多次作出明确指示:“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错误观点及其争论不时出现,甚至在一些人那里,变得“复杂而敏感”。

1979年春,在拨乱反正中召开的全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上,有人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引起了一场激烈争论。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等观点,当时在国内新闻界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对此,中央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先后对此类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批评。1982年3月11日,主管宣传工作的胡乔木同志亲自撰写《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一文指出:“共产党的党性,只能来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党性来源于人民性又高于人民性的说法难以成立。”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不是使“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而是向后倒退”。1989年11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强调:“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事实上,被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所把持的新闻单位,根本不是代表人民利益、传播人民声音的喉舌,而成了违背人民意志,制造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舆论工具。”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一党执政的最高标准,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深刻论述了关于党性和人民性问题,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和必须始终坚守的准则。

《党课》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