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党对东北义勇军的支持和领导

2015年10月09日14: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惨遭日军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富有爱国之心的广大民众甚至东北军官兵的强烈不满,他们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红枪会、大刀会等名目繁多的抗日武装保卫家乡。这些群众武装是东北民众及部分东北军官兵违反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自发组成的,是民族自卫的一种义举,所以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

辽宁抗日义勇军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使日军在辽西、辽北、辽南、辽东处处受到打击。辽宁抗日义勇军的大规模抗日,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表现出义勇军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但抗日义勇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奋战不仅没有得到国民党政府的支援,反而被视为“越轨分子”,甚至“罪人”。此时,中国共产党对义勇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义勇军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重任。

为此,满洲省委和各地党团抽调党团员参军参战,还从党领导的抗日团体反帝大同盟、反日会、互济会中选派一大批青年骨干分子加入义勇军,鼓励工、农、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入伍补充到义勇军中去,发动社会各界募捐,组织“义勇军后援会”“慰问团”“北上决死队”等去支援和参加义勇军。此外,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委也派大批党员、团员和反帝大同盟盟员到辽宁义勇军中工作。这样,通过各级、各地党组织的努力,到1932年3月间,辽宁各地义勇军中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党的工作。

在辽西,黄显声组建义勇军之初,就得到了共产党员刘澜波的帮助。九一八事变后,刘澜波在北平结识了黄显声将军。黄显声将刘澜波带回锦州,任命为辽宁省临时政府秘书。在组织义勇军、制定编练方案和各项制度过程中,刘澜波经常提出重要建议并得到黄显声的认可。

在辽南,1932年2月,共青团北平市委派遣冯基平、李兆麟、杨寿天到辽阳县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不久,中共河北省委和共青团北平市委又陆续派出夏尚志、孙志远、王守贤、丁济阳、林郁青、魏拯民、张一吼等党团员到辽阳,于是辽阳小堡的抗日斗争便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迅速开展起来。

1932年春,北平中国大学学生、共产党员白乙化受中共北平市委的委托,返回家乡辽阳石厂峪。他会同三位抗日志士,带两支手枪,突袭了辽阳伪警察局,夺得枪支后很快组织起几百人的抗日队伍——东北青年抗日义勇救国军,又号“平东洋”。在战斗中,白乙化身先士卒,不畏艰险,深得部下的拥护和爱戴,人称“小白龙”,令敌人闻风丧胆。

在辽东邓铁梅的东北民众自卫军中,原中共满洲省委常委邹大鹏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1932年初,邹大鹏从凤凰城出发冒险去找邓铁梅,被邓铁梅任命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邹大鹏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还为邓铁梅部拟定了政治工作条例、农会章程等,并为严明军纪和协调军民关系做了许多工作,深得邓铁梅的信任和官兵的爱戴。他的几项建议均被邓铁梅采纳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过。邹大鹏还经常到司令部下属各部队调查研究情况,对战士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后来,由于受反共政策的影响,邹大鹏被排斥出去,但仍与邓铁梅保持良好的关系,留在安东(今丹东)为邓部筹款,输送干部,对军事部署提出建议。邹大鹏离开后,中共奉天特委又先后两次派互济会会员周利亚等人到邓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933年,爱国人士包景华在柳河县(当时隶属辽宁)建立了一支以商民武装为基础的抗日义勇军,并被唐聚五委任为第9路军司令。经过两次战斗后,包景华感到官兵光凭激情而没有军事技能不行,于是开始抓紧进行军事训练和“真抗日,不扰民,誓死救国”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部队的素质,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中共海龙县委派共产党员王仁斋、刘山春到该部开展工作。经过他们的工作,包景华提出与共产党人联合抗日的主张。包景华原是辽宁地区一位资深的国民党党员,曾任国民党辽宁省党务指导员兼省党部组织部长。他早年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时就对共产党有所了解,虽不完全赞成共产党的主张,但他对中国共产党为国家进步、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十分钦佩。在王仁斋、刘山春介绍下,包景华与中共海龙中心县委负责人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协议达成后,先后有20余名共产党员参加第9路军,正式成立了党支部,并发展自卫军营长蔺秀义等8人入党。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自卫军进行了整编,共产党员李益文任参谋长,李青为政治大队长,王仁斋、刘山春任司令部政治教官。由于第9路军与共产党进行合作,党员和大批受党影响的群众加入该部,使得该部的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战斗热情更加饱满,多次作战均获胜,部队也很快发展到近千人。

在辽北,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派张金辉到辽北地区组织抗日义勇军的工作。张金辉在铁岭、西丰、辽源等地联络进步青年,在奉天成立了东北抗日铁血团。抗日铁血团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逐步建立起抗日武装。不久,张金辉又通过关系在伪满大同日报社任编辑,以此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他还只身前往绿林武装“老山好”部,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深明大义,终将这支绿林武装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在张金辉等人的努力下,东北青年抗日铁血团发展到七八十人。

从1931年末到1932年秋,由于党对义勇军的影响、支持、组织和领导,辽宁各地义勇军迅速发展。辽宁抗日义勇军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书写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壮丽篇章。同时,党在支持、组织和领导义勇军的过程中宣传了抗日救国的主张,锻炼了党员组织抗日武装的能力,为创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积累了经验。

【人物链接】黄显声:“血肉长城”第一人

1896年,黄显声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苇山河村(现属岫岩满族自治县)。1918年,黄显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1年,他又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三期炮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奉天兵工厂,颇受张学良的赏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相继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黄显声汇集从各方面接到的情报向张学良作了详细报告。他根据张学良“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的指令,着手扩充各县公安队编制,同时建立地区公安联防区。9月18日当晚10时20分,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炮轰北大营营房。19日晨,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沈阳,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显声率领沈阳公安队伍奋起抵抗。

沈阳被占领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迁往锦州。因省政府代主席米春霖和边防军参谋长荣臻都留居平津,锦州军政两署实际上由黄显声主持。在这期间,黄显声积极与各地爱国人士取得联络,大力发展民众武装,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到11月末,辽西、辽南等地由黄显声所组成的义勇军达20路。到1931年末,他在辽西、辽北一带组织的各种性质的义勇军总数达5万多人。同时,他还与东北爱国人士阎宝航、高崇民、王化一等人成立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密切配合。黄显声除出任该会常委外,还特派熊飞担任该会军事部部长,共同组织义勇军。救国会按照黄显声的建议,先后派车向忱、宋黎等人到辽、吉、黑各地组织义勇军,使东北各地的义勇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辽宁各地义勇军后经救国会统一改编为56路军及若干支队。

长城抗战开始不久,黄显声毅然率部出关抗日。1936年8月,黄显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由中央直接掌握。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黄显声接到周恩来和“东北救亡总会”的通知,立即只身前往武汉参加营救张学良和其他重要工作。在武汉,周恩来多次约见黄显声谈话。多次接触中,黄显声提出要组织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新东北军,周恩来十分赞同。于是,黄显声立即通知旧部,又召集了一批东北流亡学生,组织起100多人的“东干队”开赴延安。就在他准备离开武汉的时候,1938年2月2日,国民党特务用极其卑鄙的手段拘捕了黄显声,并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1946年7月,黄显声又被转押到重庆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败逃前将黄显声杀害。

【拓展阅读】李兆麟在辽宁播撒抗日火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目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同胞受难,富有爱国思想的李兆麟心中燃起了愤怒的火焰。他暗暗发誓:决不当亡国奴,要走抗日救国的道路。恰在此时,在北平(今北京)参加东北民众救国会的姨夫张一吼写信给李兆麟,让他到北平去。当李兆麟向母亲述说了自己想去北平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的心愿后,母亲劝阻说:“你爸爸去世早,全家大小事情就靠你一个人支撑,你走了家里怎么办?”李兆麟十分理解母亲的心情,他耐心地说:“日本人今天占领了奉天省,明天就要吞并东三省,然后就要灭亡全中国。没有国,怎么还能有家啊!古人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是一个青年人,怎能眼看着敌人宰割我们的国土不挺身而出呢?”这时,李兆麟已成了家,妻子也支持他的决定。在儿子儿媳的坚持下,母亲只好同意。于是,李兆麟卖掉一车大豆作路费,于1931年11月告别亲人,奔赴北平。在北平,李兆麟参加了东北民众救国会,进行革命活动。

1932年2月初,李兆麟与共产党员冯基平等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从北平回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回到辽阳后,李兆麟利用同乡和同学的关系,公开出面串联,经常往来于“燕子”队、“长江”队、“平日”队、“天地容”等各种名目的民众抗日义勇军队伍之间。同时还联合辽阳二区区长苏景阳共同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军。苏景阳为司令,李兆麟为副司令,下设5个支队,共3500余人。由于司令苏景阳怕受牵连,始终不出面,队伍实际上掌握在李兆麟和从北平派来的党团员手中。

第二十四路义勇军成立后,以小堡为中心,在辽阳和沈阳、本溪之间的广大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3月底,该部攻打铧子矿日伪警察队,活捉了当时正在该矿的伪昭和制铁所采矿课课长久留岛秀三郎。接着,又歼灭了投靠日伪的土匪队“洪盛团”130余人,击溃了勾结日军的地主武装“南大会乡团”千余人,歼灭了从辽阳窜到贵子山的日军守备队数十人。第二十四路义勇军对敌斗争的一连串胜利,大大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许多百姓纷纷加入义勇军,到1932年六七月间,队伍已发展到6000多人。

1932年8月28日,李兆麟率领第二十四路军会同活动在沈阳郊区的第二十一路义勇军,共同攻打了日伪重兵防守的沈阳。28日晚,各路义勇军按计划向沈阳发起进攻,并在投诚的伪警察接应下,于23时攻到城外大南门附近。由于日伪军阻击火力较强,义勇军未能破城。攻打东塔机场的义勇军攻入机场,烧毁东塔机场日军飞机7架。天亮前,各部义勇军撤出战斗。义勇军这次攻打沈阳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统治者的气焰,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国内外许多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李兆麟在组织义勇军开展抗日斗争的同时,还配合冯基平等在辽阳小堡一带组织农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们建立起了“反帝大同盟”“农民大同盟”“穷人会”“妇女会”和“少年先锋队”等群众组织,开展抗租抗息、分粮吃大户、罢锄斗争,反对汉奸地主的剥削压迫。李兆麟不仅自己参加革命,还把母亲、妹妹和堂兄弟等亲属也都动员起来参加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他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做活动经费,到沈阳买回来两台油印机刻印传单,然后组织农民和儿童中的积极分子利用庙会的机会进行散发。由于李兆麟等党团员的积极工作,小堡附近几个村的农民经常集会,高唱《救亡之歌》《工农兵之歌》等革命歌曲,视野大大开阔,觉悟有了明显提高,一时间呈现出广大农民扬眉吐气、积极拥护和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的大好局面。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