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援疆干部讲述新疆故事

可圈可点的新疆事 可敬可爱的新疆人

 周朝阳

2015年09月24日09: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感佩胡杨精神

车子刚驶进兵团五师82团地界,看见两边土地白花花的,不少农民蹲在地里忙乎,随行人员说是受大风降温影响,棉花苗冻死了,他们在补苗。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气候恶劣不少,往年全年就两三次,今年春节后一个季度就搞了三次大风降温和沙尘暴。棉花是团场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农民的命根,尤其是4月23日那天温度一天骤降26摄氏度,把刚刚吐绿的棉苗冻死了一大片,为了保住生存之本,团场不得不组织农民补苗,谁知过了半个多月,又来了一次大风降温。

白花花的是土里泛出的盐碱,在严重缺水的盐碱地里,除了棉花、玉米、葡萄、枸杞等生命力较强的农作物,想种出南方的水稻是绝无可能的。但令人惊叹的是,棉地远处一丛丛、一陇陇、一片片的胡杨,郁郁葱葱,为戈壁滩增添了鲜活的绿色。随行人员介绍说,“正因为它耐寒、耐碱、耐风沙,所以对于防风、防沙、改善气候、改善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想起石星光先生“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之说,这是胡杨的三千年,胡杨最坚韧、最无私、最包容、最悲壮,几千年过去,在浩无边际的荒漠中,只有岿然屹立的胡杨还在那里孤独守望……

在西北边陲,兵团第五师中小学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边境团场尤其突出,办学条件更加显得薄弱。我们问头发花白面色黝黑的第二中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校长说“暂时还没有,我们还能应付”。看着破旧的校舍和煤渣铺设的操场,听着校长的话,刹那间,我体会到兵团精神的淳朴,更加体会到了胡杨精神的坚韧!

探访“访惠聚””队员

从二中出来后,由于我们不熟悉线路,一路上我们没少打扰沿路的少数民族老百姓。肖乃村一半以上是维吾尔族群众,当我们问路时,他们非常耐心和细致,连拐几个弯都说得清清楚楚。好不容易来到湾口,恰好碰到起风,卷起沙石噼里啪啦的拍打着车门,推开车门,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长者”迎了上来。随行人员说他姓廖,今年还不到50岁,是“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员。

从2014年开始,自治区20万机关干部,分三年深入农村、社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这项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化改革创新、聚力长治久安”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过去下基层工作的延续,又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打好民心、民安、民富这个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

肖乃村“访惠聚”工作队员总共四个人,廖先生是领队,其中有一名是维吾尔族干部。根据工作安排,另外三人到村里走访民情去了。我们刚坐下来,门外一声咣当,把我吓得站了起来。赶紧跑到外面去,原来是大风把隔壁厨房的铁门吹倒了,撞到墙壁上,灰尘扬起让人睁不开眼。仔细一看,所谓厨房,就是土坑上面支着一个简易煤气灶,水壶、砂锅上灰黑灰黑的油渍诉说着男人烧火的艰辛。回到床沿再次坐下来,才发现床头墙壁上贴满了管理制度、作息时间、工作纪律等,床头简易桌上还放着肖乃村三民工作组的工作日志。

我默默地翻着日志,眼眶禁不住湿润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几个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智慧,深入老百姓家里调查研究,了解维吾尔族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上级党组织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遭遇连环沙尘暴

告别了廖先生,我们左弯右转,慢慢驶出了肖乃村。这里的天气就是怪,上午还艳阳高照,中午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真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路边的树木被吹得左右摇摆,叶子像满天的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偶尔看到一两个人,也是弓着腰吃力地向前走。

刚过托里乡,感觉风越刮越大,狂风夹杂着沙土,恶狠狠地拍打着车门和路边的树木。五十米以外的建筑物基本无法看清,黄色的沙土遮天蔽日,搅得天昏地暗,如同好莱坞的灾难大片。走着走着,感觉风渐渐的小了,远远地能看到沙庄的牌子了,也看到灿烂的阳光了,还有路边灰绿色的草丛。

“快看,那边有龙卷风”,顺着随行人员手指的方向,我发现右边大约几百米远处,有两股龙卷风,卷起黄色的沙土,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如同大自然甩着两条黄色的巨鞭,抽打着戈壁滩贫瘠的脊梁。

“轰”,瞬间让人感到窒息,不是车子撞到什么物体了,而是车子又一次冲进了沙尘暴,能见度大概不到一米,几乎看不见路,车子顶着风沙慢慢的往前摸索着挪动。好在这个沙尘暴持续的时间不长,否则我们就困在了里面,走了大约不到三十分钟,我们慢慢看到了路面。

过了五台,就进了博乐的地界,一路上,我们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远远看到博乐市上空被风沙云遮雾罩,犹如“仙境”,确切的说,更像风沙中的海市蜃楼。正念叨着,我们又义无反顾的“冲”了过去……

博乐地处阿拉套山和岗吉格山间谷地,只要起沙尘暴,市区必定受其袭扰,即便是再艰苦的环境,这里的人们依旧是团结互助,安居乐业,丝毫没有怨天尤人的迹象。想起那些保卫边疆、献身边疆的老一辈军垦战士,想起现在改造戈壁荒滩、建设秀美家园的新一代热血儿女,顿时让人肃然起敬,更加坚定了我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奉献新疆的决心。(作者系湖北省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