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夏宝龙

2015年09月23日14: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十周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山”的重要思想,认真总结浙江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坚定不移地照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加快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更好地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

一、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得知村里关停污染环境的矿区、发展生态旅游、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情况后,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十年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两山”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生动形象、意境深远,体现了我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是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思想、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引。“两山”重要思想提出十年来,深度改变浙江,深刻影响中国,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两山”重要思想植根实践、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引领实践,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指导实践的光辉典范。一切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思想,总是来自于现实的需要、实践的呼唤。“两山”重要思想之所以孕育产生于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孕育产生在浙江这块土地,就是因为浙江先期遇到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过了一条拼环境、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工业化之路。“成长的烦恼”和“先天的不足”使我们最早认识到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经济增长,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发展难以持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纳入“八八战略”;正是这样的实践为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可以说,“两山”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破解浙江发展难题、总结浙江发展经验的理性升华,是他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他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批判的思想结晶。“两山”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产力理论,蕴含和弘扬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两山”重要思想在分析“矛盾”中看到“统一”之法,在解决“对立”中找到“转化”之机,在超越“两难”困境中找到“双赢”之道,突破了“先污染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窠臼,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必将有力指导我国发展实践,必将深刻影响文明发展进程。

(二)“两山”重要思想体现了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遵循。“两山”重要思想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体现了发展观、生态观、价值观、政绩观的转变和提升,是新常态下发展的一种更高境界。“两山”重要思想强调了生态保护建设的优先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任何再以绿水青山去换取金山银山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的,也是不能原谅的。“两山”重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阶段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内在地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待生态环境,人的认识及发展实践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关系三个阶段的嬗变,反映了人类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从单纯经济观点、经济优先,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价值优先、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变化轨迹,标志着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价值取向的深度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是在新高度上对发展道路的自觉选择过程。“两山”重要思想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论。这一重要思想回答了绿水青山为什么说就是金山银山、能不能成为金山银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就越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两山”重要思想蕴含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论。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阐明了发展的价值论,而且提供了发展的方法论,回答了绿水青山怎样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共享物质成果同时共享生态成果,真正实现可持续的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发展。“两山”重要思想标志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文明论。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的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是反映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文明新形态。过去几十年来,人类社会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反思,从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到联合国的二十一世纪议程,人们在苦苦寻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现实难题之解。“两山”重要思想,秉持了尊重生态法则的大逻辑,充满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真正指明了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途径,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嬗变和升华,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三)“两山”重要思想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阐明了实现“绿”“富”“美”的有效路径,是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的重要指引。“两山”重要思想把生态纳入民生范畴,突出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伟大情怀。“两山”重要思想反映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群众心声。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全民环保意识日渐觉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人们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希望尽快富起来,现在不仅希望生活更“富”,而且希望生态环境更“绿”、更“美”。希望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两山”重要思想指明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明确要求,要创新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福、生态美有机统一。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

二、认真总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接力的生动实践和不懈探索

十年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浙江干部群众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发展举措不断深化,“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正以更广范围、更深层面、更大力度转化为生动的现实。

一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落实“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领先优势。几届省委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指导浙江发展的核心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决策部署,一届连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战略定力,注重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践行“两山”重要思想。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提出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2014年,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深入贯彻“两山”重要思想,进一步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十年来,我们围绕建设生态省,接力实施三轮“811”专项行动,打造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展现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演变的全过程。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两美”浙江,生态战略的十年坚持、十年接力、十年深化,换来了浙江绿色发展的十年成效、十年领先。

二是坚持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形成落实“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治理优势。绿水青山不保,金山银山何来?我们注重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找准问题、点准穴位,不断推进战术创新,打出了一套以治水为突破口,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四边三化”、浙商回归、“一打三整治”、创新驱动、市场主体升级、小微企业成长、七大产业培育等“十招拳法”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升级“组合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重整山河的雄心,重拳出击治环境,重典治污修生态,坚决关停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铲除劣币驱逐良币的土壤,坚决斩断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利益链条,强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找到了转型升级的跑道和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四项指标全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减排成效和能耗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江南美景重现浙江大地。

三是坚持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形成落实“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经济优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创造条件把“美丽现象”转化为“美丽经济”。一方面,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高效生态农业,让青山绿水滋养绿色、有机农产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把先进产业支撑、特色文化内涵和生态旅游功能结合起来,启动建设首批37个特色小镇。旅游业作为美丽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尤其是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插上了优美生态的翅膀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农家乐、洋家乐、渔家乐遍地开花、生意红火,沉睡的山水资源正日益显现出经济价值,广大农民渔民得到了“生态红利”的实惠,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变成金山银山。另一方面,利用环境优势集聚科技、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优美生态环境已成为吸引集聚高端要素的新高地和竞争力所在。我们大力培育信息、健康、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万亿级产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培育“四换三名”工程,连续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有浙江特色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模式。全省经济正在向速度更具容量、形态更加高级、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效益更好的方向演化。

四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形成落实“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制度优势。探索建立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专家评价、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探索建立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评机制,对丽水、衢州两市不再考核GDP。率先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实行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较早开展区域间水权交易,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国设立首个省级生态日,加强环保宣传,为培育生态文化提供了有效载体。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摘掉26县“欠发达”帽子,制定干得好的“奖、增、加”,干不好的“罚、减、换”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26县更好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努力成为全省的“绿富美”。这些体制机制的锐意改革和探索创新,形成了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五是坚持开展美丽创建行动,形成落实“两山”重要思想的生态建设优势。从2003年开始,持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环境治理“升级版”。目前全省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精品村312个,创建整乡整镇“美丽乡村”镇74个。适时将美丽创建从乡村拓展到城镇,提升县城核心功能,加强规划设计,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打造具有江南特色、浙江特征的现代化美丽县城。全面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四边三化”行动,形成一条条生机盎然的生态绿道。大力开展平原绿化,创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绿化浙江”“彩化浙江”,目前全省已拥有林地面积近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浙江大地更加郁郁葱葱,“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意蕴更为浓厚。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杭州市、湖州市、丽水市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化县、淳安县以及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成县、泰顺县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全省上下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安吉县十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一以贯之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淳安、遂昌、开化等26个原欠发达县依托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初见成效。

浙江十年的探索实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现实,成为千万群众自觉行动,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充分显示了“两山”重要思想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充分彰显了“两山”重要思想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和强劲的实践推动力,“两山”重要思想必将进一步引领我国包括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

三、坚定不移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就要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引,坚如磐石有定力,绿水青山自图强,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努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继续在全国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第一,坚持学在深处,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两山”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十分珍惜、深刻领会、长期遵循。要把学习贯彻“两山”重要思想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从全局的高度、历史的维度、现实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两山”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做到学深学透、入心入脑。要带着问题学,融入实践学,结合职责学,使我们认识更加清醒、思路更加清晰、意志更加坚定、步伐更加豪迈。要清醒直面问题。我们既要努力不欠新账,不添污染增量,又要有“新人理旧账”的担当,努力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污染存量。要清醒看待成绩。这几年我们以环境治理倒逼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以一天都不拖延、一天都不耽搁的作风,以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的精神,不断打好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要清醒认识省情。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生财之地少,生态之地多”。我们要找准生态和经济转化的切入点、结合点、平衡点,绝不能为一时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清醒责任担当。要担负起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上下同欲、万众一心,进一步形成坚定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路子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

第二,坚持谋在新处,系统谋划新形势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准生态环境新问题,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再谋新篇。要集中精力,谋划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战术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战略层面是非常明确的,关键是如何根据“时”和“势”的变化谋划好新招、实招、管用之招。各地各部门要在谋划具体的“术”和“招”上多下功夫,在紧盯工作目标因势变招上多下功夫,在围绕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出招”上多下功夫,有章有法、张弛有度、创造性地做好工作。要加快谋划创新“811”专项行动,进一步创新治水、治气、治土、治违、治堵的战术招数。系统谋划块状经济全面整治提升,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推动美丽建设从抓点构线向全域面上拓展,全方位打造“诗画江南、大美浙江”。要创新思路,谋划“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问题。如何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难点,也是关键。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发展“美丽经济”这篇大文章。以“两山”思想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谋划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积极谋划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使乡村田园之美、人文之美与经济之美相得益彰。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要着眼长远,谋划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体制机制问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思想,加快治水治气治土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和政府规章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省情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创新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体制机制,编制实施多规融合的省域总体规划,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健全治水拆违等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完善以环境治理倒逼转型升级的政策举措,构建有利于美丽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严格的法治、完备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全面释放“生态红利”的通道。

第三,坚持干在实处,以实际行动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指导发展的行动指南,要实实在在地抓,真刀真枪地干,努力把理念变成行动,把蓝图化为现实。要保持定力,坚持不懈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一套套、一组组、一遍遍地打下去,做到力度更强、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精准发力,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好“工作十法”。注重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两手并重、环境治理与转型升级两相促进,联动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调整。注重政府市场两手并举,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处理好政府有为与市场行为的关系、制度刚性约束与内在文化自觉的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合力。要严实着力,以好作风创新业绩。要把严和实的要求立起来、树起来,让干部进一步担当起来,把“狮子型”干部坚决使用起来,切实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切实解决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问题,大力营造崇尚实干、敢于担当、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摘自夏宝龙同志在习近平同志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