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2015年09月22日14:44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编者按

8月27日,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现将会议发言摘登如下。

抓住落实党建责任这个核心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新水平

□ 中共德州市委

近年来,德州市委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市县乡三级联动,真正把党建责任扛在肩上,解决了一批制约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一、上下一心,明确责任。德州经济欠发达,党建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建“三问”,市委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下决心带头把党建责任担起来,制定《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规范》,从主要职责、推进措施、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明确28条细则,每一项都有刚性要求,使各级书记都清楚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建立起了市县乡三级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通过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全市基层党组织得到有力加强,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信访量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上下联动,集中发力。市委带头示范,今年以来4次召开市县乡三级书记参加的大会,一个会议确定一个主题,一项一项地推进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全市确定10条重点工作线,市委书记直接牵头负责党建工作线。建立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市委常委联系一个乡镇、一个企业。全过程督查,每月通报党建落实情况,每季度调度县乡书记抓党建记实情况,每半年组织督查评估,重点工作专项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市委将党建考核细化为8大项18个评价要点,每个要点实行百分制计分;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党建考核方式,夏津县委直接考核到507个村,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抓党建成效的依据。

三、上下同步,攻坚克难。全面推行村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市委制定“1+5”文件,建立一套激励保障、责任落实、监督考核专门管理体系,全市8092名村支部书记由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逐人建立档案。市县成立村级审计办公室,每年抽审直审20%的重点难点村;乡镇建立审计站,负责日常审计,确保每个任期审计一遍。持续强化基层运转保障,2014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4.2亿元,今年将突破5亿元。2013年开始,市里实施村集体经济“三年突破”计划,每年初确定一批立项村,年底一个一个地考核验收。目前,全市82%的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力争年底消灭“空壳村”。全面推行“两新”组织党建区域化管理,依托园区、市场、乡镇驻地,建立151个党建指导站。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市两轮共选派2374名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对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市县乡三级书记带头帮包;对信访积案,市级领导牵头化解;对不合格党员,明确12种表现,去年以来共处置261人。

坚持政治引领和服务保障并举 提升党组织领导社区治理的能力 □ 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

近年来,市北区委立足老城区、老工业区实际,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围绕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党建工作的有效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了社区治理创新发展。

一、坚持区域统筹,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治理体系完善区域化党组织网络。按照市委《关于深化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要求,实行兼职委员制度,打破单位、行业之间的组织隶属关系,增设3至5名兼职委员,选聘540余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提高了街道、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以居民小区、楼组等为基本单元,以300至500户规模为标准,将全区135个社区划分为1053个网格。在网格设立党支部,在居民楼院设立党小组,在楼道单元设立党员中心户。培育社会化组织,。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公益性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给任务、给项目、给平台、给资助等方式,不断壮大社会组织规模。目前已培育社会组织35家,涵盖助残、养老、心理辅助等18个领域。

二、扩大有序参与,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双网并行的民情收集机制,推动社区网格和互联网平台“双网”并行、有机融合,构建起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社区精准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民主有序的社区共管机制,建立由党员和居民代表参与的“楼院协管会”,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健全社区事务协商议事制度,推行党员议事厅、社区事务听证会等制度,落实社区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定期开展民主评议,进一步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建立公平公正的矛盾调解机制,吸纳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利用“熟人”优势做好“身边事”调解。

三、注重优化服务,切实提升党组织社区服务功能。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类会议、台账和报表,取消面向街道社区的考核、达标和评比项目56个,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从383项减少到55项,减负85%以上。推行“互联社区”网络平台,建立“党员e家、家庭生活服务、小区e购、生活圈、智能养老、公益服务”六大服务板块,面向居民提供送餐订餐、居家养老、食品配送等30多类服务。加大服务保障投入,社区工作者月平均报酬4038元,每个社区办公和活动经费每年12.5万元,落实每个社区20万元的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

抓乡带村 上下联动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 中共蒙阴县委

蒙阴县辖345个行政村,有基层党组织1288个,党员29112名。作为革命老区,县委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去年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以联系点永做示范点为目标,县委一班人带头,抓乡带村,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抓党建的工作局面。

一、县委带头落实管党责任。主业意识记在心。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王岐山同志视察蒙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识到,县委一班人不仅要对56万蒙阴人民负责,也要对长眠于地下的先烈负责,必须以对党的事业的理性忠诚和利益忠诚抓好党的建设。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去年以来,先后16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围绕乡镇党委建设、村“两委”换届、村集体增收等重点工作,明思路、出实招、解难题。常委一班人作示范,县委书记定期面对面听取乡镇党委书记汇报,教方法、找短板、促落实;县委常委坚持蹲点调研,每人带头帮包一个软弱涣散村、联系一个非公企业党组织,与256名农村党员群众结成联系对子。

二、抓好乡镇党委建设这个龙头。骨干力量下一线,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帮包1—2个示范村、后进村,选派192名机关干部到124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副书记,全县345个村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每周进村工作不少于2天。双向述评看实效,每年年底乡镇党委书记既向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述职,又向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述职。用好考核指挥棒,把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硬杠杠。

三、健全村级治理体系。去年10月,村“两委”换届一结束,县委乘势推进以组织、运行、监督、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建设。在县委党校举办培训班,采取现场观摩、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等形式,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专题培训;以乡镇为单位,对1706名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实行村干部定时集中办公和轮流坐班制度,指导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完善村规民约。县委制定《蒙阴县村级工作运行规范》,健全完善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备案管理、廉洁履职等制度,使村干部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分批次开展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审计188个村,审计资金6.1亿元,规范代管资金5518万元。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县乡分别设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制定《蒙阴县在职农村干部补贴报酬管理办法》,增列1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提高村居干部报酬待遇,村干部报酬平均翻了一番。

切实履行管党职责 不断创新系统党建工作新路子 □ 省地税局党组

近年来,省地税局党组发挥系统垂管优势,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指导机制,促进属地管理与系统指导有机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突出问题导向,建立“党组抓党建”的领导机制。建立上下贯通的指导机构,省、市、县三级地税局层层成立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工作指导组,各级按照规定数量配备了290余名专职党务干部,健全了系统党建工作指导的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科学划分党组书记、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党支部书记的党建责任,明确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抓党建的20条主要责任,细化25条具体措施。明确系统指导的任务,把工作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解决系统党建工作的重点问题上,放在破解制约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上,放在基层党组织无力解决的“瓶颈”问题上。

二、发挥垂管优势,创新“党组抓党建”的指导机制。在目标管理上,省、市、县局三级党建工作指导组每年制定下发系统党建工作要点,明确日常和重点检查考核项目,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在互动交流方面,17个市局分成3个片组,每组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每次会议确定1个主题,省局领导现场点评,及时发现问题、推广经验、改进工作。在述职述评方面,全面推行市局党组向省局党组述职述评、基层党支部向机关党委述职述评,考评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强化保障方面,各级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每年举办为期10天的全省地税党务干部培训班。

三、注重融合促进,确保“党组抓党建”工作实效。推动党建业务一起抓常态化,年初省、市、县局党组把党建工作与税收工作一同部署;每年至少召开2次党组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激发党员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分10批组织全省17个市局1200名党员干部,赴沂蒙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坚持每季度举办“山东地税大讲堂”视频专题讲座,实现系统2万余名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举办20余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集中宣传80名优秀党员和“最美税务人”先进事迹。弘扬行业严实新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地税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每年9月在全系统组织开展“行风检查月”活动,把“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的“三服务”理念落实到位。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省、市局班子领导干部都对照先进找不足、剖析案件促自省,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深入查找在思想认识、服务基层、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盯住不放、对账销号、一抓到底。

抓紧抓实学院党建工作 打造立德树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加强学校党委自身建设的同时,着力强化学院党建工作,有效保证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一、推进党建重心下移,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优化班子结构,选拔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作风过硬的优秀管理干部和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党委书记;选配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强的干部任班子成员。落实学校党委成员联系基层单位制度,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3个学院,定期参加学院班子民主生活会、中心组集体学习,共同研究党建工作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积极为学院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把基层党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党员数量核定学院党建活动经费,每年返还比例不低于收缴党费总数的30%。为学院党委全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

二、坚持多措并举,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落实到底。抓到每个党支部。两次修订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规定,学校党委与25个学院党委分别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在全校339个党支部中开展了支部工作创新立项活动,遴选62个项目成为党支部工作可复制的成功样本。安排86位信念坚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让他们成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定海神针”。严把党员发展源头活水。指定专人对每一个申请入党学生及时谈话,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全员培训,对党员档案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近几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5000余人、党员发展对象6000余人。关心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和成长。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对党务工作者予以适当倾斜,对那些一心一意、长期坚守党务工作岗位的同志给予相应奖励。

三、大力实施“楷模领航”工程,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在教职工党员中突出“争做育人楷模”主题,开展教书育人党员先锋团队、科研攻关党员先锋团队争创活动;对教工党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关键指标实行动态考核,教工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大为增强。在历年承担国家级课题立项的人员中,党员占了90%以上。1名党员教授获国家优青基金,填补了全国同类院校空白。对学生党员,学校党委注意引导大家铭记党员身份,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创先争优,时时模范引领,涌现出一大批公益之星、创业之星、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据统计,在全国获奖的我校优秀大学生中,党员占了95%以上。近年来,48名学生党员自愿到新疆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学生党员的优异表现和卓越成绩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集聚党建优势 推进企业发展 □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近年来,华鲁恒升公司党委多措并举强党建,聚合优势促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党委参与决策路径,着力引领企业发展方向。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党委班子结构优化,及时将分管生产、技术、营销、财务的公司高管纳入党委班子,确保班子中既有精通党务工作人员,也有深谙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努力把核心层建设强。每年“七一”党委都按时召开大会,研究涉及中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几年,围绕自主创新、人才团队、运营管理、竞争力建设等提出一系列思路、目标和任务,成为企业的指导方针。在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党委注重超前论证、提前沟通、充分酝酿,提出方向性意见。

二、坚持重心下移,把基层党支部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创新基层支部设置。打破按行政机构设置党支部的传统思维,按照职能相近、业务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在48个行政单位统筹设置25个党支部,拆除了行政部门之间的“旋转门”和“玻璃墙”,以党的组织力量打通部门合作的通道。公司将党建和行政岗位序列同时设置、同等考核,一人多岗、一岗多职,86个支部成员全部兼任行政职务,从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化解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两张皮”问题。建立企业党校,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与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统筹安排,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个学时。公司每年投入党建工作经费都在100万元以上,用于党员学习培训、劳动竞赛、先进表彰等。通过培养教育,党员都成为了各业务领域的骨干力量。面对产能过剩、价格跳水的巨大压力,党委提出“固本强基、提质增效,打赢企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目标,开展了“管理对标观摩”、“降本增效竞赛”、“一名党员一面旗”等活动。

三、实施人才优先发展计划,打造推动企业发展的新亮点。注重培养领军人才,对于帅才、将才,坚持自主培养、梯次配备,注重文化塑造和团队修炼,提升“带兵打仗、指挥作战”能力,在现有160名中级以上管理技术人员基础上,通过公开选拔、优中选优,建立了300多人的青年后备人才库。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对于精兵人才,实施“金蓝领”和“专业提升”工程,231人拿到中高级技师资格,171人聘为现场工程师,105人考取重点高校工程硕士班。多年来,公司涌现出一大批实用型、专业化人才,有的成为煤化工行业的专家、行业和国家标准的起草者。树立共谋发展的导向,公司每年拿出800万元以上重奖品牌员工、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金点子”。通过不懈努力,人才成长渠道不断拓宽,人均创效不断增长,呈现出共建共享、共谋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从严从实 开展农村党员冬训

□ 嘉祥县纸坊镇党委

嘉祥县纸坊镇有51个农村党支部,1689名农村党员。2013年以来,我们精心组织开展农村党员集中冬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一、强化问题导向,精心谋划设计。近年来,一些农村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化、服务能力滞后于群众需求,成为制约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的关键问题。镇党委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决定抓住全党上下大抓基层的有利契机,在全镇集中开展农村党员冬训。针对党员难集中的问题,明确了“全面宣传、逐人通知、分批培训、补课兜底”的原则;针对培训形式太呆板的问题,探索了镇里集中“上大课”和村党支部“开小灶”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学习内容不落地的问题,确定了“一年一个主题、贴近党员实际”的思路和“全程考勤、专人督导”的督学办法。

二、创新方式方法,抓实集中培训。全面组织动员,确保“来得齐”。冬训前一个月,结合年度党内统计工作,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精准通知到每一名党员。镇党委召开由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参加的动员会,提前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通过在家见面、在外直接联系等方式,把党员的培训需求问清楚,把冬训基本内容和纪律要求讲透彻。近两年的冬训,党员参训率都在90%以上。丰富形式内容,确保“学得好”。推行“4+X”冬训套餐,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党委书记上党课、守纪律讲规矩专题教育、反邪教教育”作为必学课程,灵活安排“基层民主管理、特色产业培育”等特色课程。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上午集中学习、下午交流讨论,深化学习教育成效。严格督导考核,确保“坐得住”。实行“电子考勤”,对无故不参加培训的党员,镇党委组织员会同村党支部书记约谈,并安排补课。市县乡包村干部担任党员冬训指导员,全程参与所联系村集中学习。严格评议考核,党员参加冬训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冬训、组织全村党员集体学习交流情况与本人评先树优和绩效补贴挂钩。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培训质量。落实工作责任,党委书记牵头成立工作推进组,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和委员轮流带班,确保本村党员及时参训。提供培训保障,市县镇每年按照2万、3万、4万元的标准投入资金,落实每人50元标准的专项培训经费;协调辖区内中小学校教室和餐厅,落实培训和集中就餐场所。探索建立巡回检查、补学补训等工作制度,使农村冬训成为一项制度性安排。

强化党建引领 坚持一体培育 推动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 威海市社会组织孵化园党委

威海市社会组织孵化园成立于2012年,主要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培育孵化等服务,现入驻社会组织23家,吸纳从业人员和志愿者1500人。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一体培育”理念,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同步考虑、同步推进、同步提升,实现了互促双赢。

一、坚持“一体双孵”,同步推进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把好入驻关。吸纳群众需求多、发展潜力大的社会组织入驻。入驻时摸清党组织和党员底数,对符合条件的单独建立党支部;党员不足3人的,采取“挂、联”等方式成立联合党支部;没有党员的,由党委成员联系指导。目前,已建立党支部8个,直管和协管党员116名。把好培育关。实行党建项目化运作,年初召开项目评审会,社会组织陈述方案,经专家评审团确定后,签订协议并组织实施;实行党组织星级评定,星级等次与评估等级认定、享受扶持政策等挂钩。把好出壳关。出壳前,明确党组织隶属关系或挂联单位,并利用资源优势,帮助解决场所、资金等难题;出壳后,及时转接组织关系,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对接居民需求,跟踪服务指导。

二、加强指导引导,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动力支撑。市委明确了孵化园党委对全市26个街道、166个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的指导责任,建立了“孵化园党委—街道孵化中心党总支—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三级指导体系。加强联系指导。党委成员每人联系指导4—6个街道及所辖社区孵化(服务)中心,实现“管党”与“管事”有机结合。强化交流引导。每月对街道孵化中心、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月采取专家授课、专题研讨、外出观摩等形式,组织所辖党组织打破封闭,横合纵联开展活动。实行联席共建。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征集确定议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道孵化中心、社区党组织书记等参加,就党建工作计划、服务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管理等进行商议

三、强化服务功能,全面激发社会组织“正能量”。做服务群众的“生力军”。党组织整合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引导社会组织承接实施,把政府服务不到的“角落”管起来。引导社会组织承接为老、为小、助残等项目126个,受益群众2.8万多人。做维护稳定的“减压阀”。法律维权联盟党支部组织31名党员律师带头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带动100多名志愿者,为500多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做党委政府的“好帮手”。蓝天救援队党支部,发挥党员志愿者专业优势和“一呼百应”带头作用,在云南鲁甸地震中搜救27人,协助治疗伤员362人。

实施支部“一加三” 服务群众当先锋

□ 章丘市枣园街道万新村党支部

万新村位于“章丘大葱”主产区,有708口人、1500亩地,党员38名,过去是个“守着金山啃窝头”的穷村。从2012年起,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服务队、支部+便民点”做法,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组建生产服务队,拓展活动场所功能开展便民服务,短短几年,人均年纯收入达1.8万元,村集体年收入40余万元。

支部+合作社,引领产业富民。我们村近九成的群众种大葱,以前多是散户种植、无序竞争,有时好收成也卖不出好价钱。针对这些问题,村党支部牵头创办了大葱种植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发展。支部引领办社,村支部动员23名党员骨干、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实行党支部成员与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群众的大葱种到哪里,合作社就发展到哪里、支部的工作也干到哪里。建立党员责任区,实施党员“分片包户”,每个党员一片种植区,落实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生产帮带、市场服务四项职责。村社联动共建,村支部在宣传发动、土地流转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服务。合作社收益60%用于社员分红,15%作为村集体收入,25%纳入发展基金。现在,全村大葱总产量1000万斤,亩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村里仅合作社一项年收入10万余元。

支部+服务队,党员携手互助利民。近几年,外出打工的多了、在家种葱的少了,成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支部牵头协调上级专家、“田秀才”和种植大户等,以党员骨干为主成立了三支“服务队”:技术服务队,组织年轻党员、致富能手到山东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学技术、搞研发,带着群众学用“新本事”。生产托管服务队,协调农机手、种植大户等,为在外打工的村民提供从种到收的一条龙托管服务,亩均增产1200公斤、增收2000多元。品牌营销服务队,村支部帮助合作社注册了“万新牌富硒大葱”商标,以党员干部、合作社骨干和在外“能人”为主,开展产品宣传、销售监督。

支部+便民点,小场所发挥大作用。村民对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村支部注意拓展村活动场所功能,打造成集办公、服务、经营于一体的新阵地:产业服务的集散地,利用村活动场所建起了科技培训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市场交易中心,开设科普阅览室、培训会议室,购置农残速测、土壤化验等设备,为群众提供培训、检测等服务。便民服务的好去处,过去村民有事反映找不到干部,现在村干部不在村委就在合作社,大小事都能得到及时解决。民生服务的好平台,新建了3处文体广场,建了30多口高标准沼气池,1300亩种植区的路、电、水设施一应俱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