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援疆干部讲述新疆故事

我拿什么赞美你——我的第二故乡

王新学

2015年09月22日08:4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来到巴州开展援疆工作一年半有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常常惊叹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勤劳质朴的人民,尤其是这里的人顽强拼搏、与苦难抗争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受益颇深、终身难忘。就让我从发生在巴州财政局里的人身上的故事讲起吧!

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

巴州是中国行政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州总面积47.24万平方公里,占南疆总面积(109.47万平方公里)的43.07%。近年来,巴州财政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财政增收困难,攻坚克难、锐意进取,2014年,巴州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同时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为巴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有幸能够与巴州财政局领导班子共事、共谋财政大计,见证经济的发展。

“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州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如何加强税收征管,增加税收收入?如何贯彻《新预算法》?如何盘活存量资金……”一项项工作,时刻在巴州财政局张会疆局长的脑海中闪现,他既亲力亲为,又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力争件件得到落实。他是个知识型、学者型的领导干部。经济战线奋斗多年的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底蕴,使他开展起来工作游刃有余。一些重要文件、措施的制定,都是他亲自执笔;他是个讲团结的领导干部,懂得集体的智慧结晶高于一切,但凡重要的工作,都会第一时间召集班子开会讨论,集思广益后确定;他是个开明的领导干部,懂得放权,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最终形成合力,带领巴州财政局攻克重重难关,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才仁书记是蒙古族领导干部,在他的身上,时刻闪现着蒙古人的豪迈、奔放、热情与好客。开心之际,他会高唱一首蒙古族歌曲,为远方而来的客人展现草原儿女的雄姿;作为一名一生奋斗在财政战线上的老兵,谈起田间地头的每一种农作物,每一项惠民涉农补贴政策,他都如数家珍,脸上时刻洋溢着自信与执着。班子成员中、干部群众中谁家里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过问,对于我这名来自异地他乡的同事,他时刻关注,给予我兄弟般的关怀和照顾。

我想,正是得益于这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才会让这个面临地处祖国边疆,经济不发达,工业滞后、制造业薄弱又面临维稳支出压力的困难地区,迸发出火一样的热情——群策群力、砥砺奋进,推动了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高。

可亲可敬的马大姐

有一幅场景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在一片繁忙的劳作现场,一位中年妇女席地而坐,身边围着一圈维吾尔族老大哥,他们在亲切的交流着耕作的经验。她始终面带笑容,简单的装束和那高高挽起的发髻,好像在宣誓着一种精神和力量。论种地经验,她是一名新手;论组织能力,她又是一名蓝图的规划者。她就是巴州财政系统的一名老兵,我叫她马大姐,巴州财政局原调研员,马秀兰。

大姐曾担任和硕县财政局局长、和硕县副县长、巴州财政局农发办主任、调研员,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在一个个新的工作角色中,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以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取得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2014年3月,54岁的大姐还有一年就到退休年龄了,完全可以找许多理由在机关工作最后的一年,但她却义无反顾地积极响应组织召唤,主动请缨第一批到距库尔勒700多公里的且末县阿羌乡阿羌村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工作期间,她和工作组其他成员开展了“地毯式”走访活动,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了村情户情,创造性地绘制了阿羌村萨尔瓦墩牧民定居点的“村情民情地图”。同时,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发放惠农政策宣传手册,为农牧民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村民吾布力·卡迪尔的儿子茹孜坦木江,左耳耳聋,右耳仅有10%的听力,当时只有三岁半,正是接受耳语培训的最佳年龄,但因家庭困难,没有能力送去治疗。大姐利用休假,及时与残联、焉耆儿童听力康复中心联系,给孩子免费配备电子助听器,免费接受语训;住村期间,她时刻关注农牧民子女教育问题,针对阿羌乡小学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设备配置不到位、学生没有统一校服等问题,多方奔走,很快解决了部分教学设备和学生的服装问题;在山区走访时,她发现阿羌村牧民家里饮用水时有时无,生活不便,立即向局里汇报,及时争取到管网维修资金50万元。村民得到消息后满怀感激地说:“马主任,热合麦提斯孜尕!(维吾尔语“感谢”的意思)您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呀!”

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数也数不清。马大姐的工作得到了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州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扬。2014年,她所负责的工作组被自治区评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先进工作组。2015年1月,大姐的退休报告批了下来,但她没有放下工作,她说:“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马大姐继续参加了第二批“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担当,风尘仆仆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即便是米粒之珠,也能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这是马大姐常说的话。我突然明白了:正是因为有着有很多像马大姐一样可亲、可敬的财政人,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为国理财的责任感、义不容辞的担当,用自己的实践谱写出一篇篇精彩华章,彰显出一代代财政人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民族团结的典范

“在新疆,不懂民族宗教政策、不懂沟通民族感情,工作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民族团结,是新疆社会稳定的前提”……在巴州财政局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时刻以此来要求自己,加快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在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同志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常常被这样一种深深的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情怀所打动。

古丽贤·阿不都是巴州财政局一名维吾尔族女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局里的年轻同志都叫她古大姐,任何时候,她总是面带笑容,很容易让人亲近。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巴州财政局让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结对子,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很多同志都抢着和她搭档,因为她在教汉族同志维吾尔语的过程中非常有耐心。每天早上,她都会在局里一楼大厅的民族团结宣传栏里用维语写上工作常用语。在参加“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双语培训工作中,她是当仁不让的老师,一遍遍的教大家维吾尔常用语。在巴州财政人微信群里,经常会有已经住村的干部请教她民俗、民风以及日常用语发音等问题。有这样一种场景久久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二十几个汉族干部围在古丽贤老师的周围,一遍遍的大声念着维吾尔日常用语,时时发出念错的笑声,古丽贤老师一遍遍的耐心纠正。当时,我就在其中,大声的朗读,会心的发笑。丝丝情怀涌上心头,浓浓民族感情难以忘却,有这么好的民族干部,有这么融洽的民族关系,再用心险恶的手段,也撕不开中华民族大家庭点点缝隙……

从燕赵大地到天山南麓再到孔雀河畔,虽相隔千山万水,但我时刻能感受到新疆,这块神奇的土地,随时发出与中华大地共鸣的声息。选择援疆工作我无怨无悔,能与勤劳、智慧的巴州财政人共同建设大美新疆,我感到万分骄傲和自豪。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克服各种生活困难,倾心边疆,珍惜在疆工作的分分秒秒,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为新疆的长治久安、跨越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者系河北省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