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东平河务局:防洪山体禁采 守法成公约

2015年09月18日08: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初夏,位于山东东平县银山镇石碣村的一处山场已是满眼绿意, 曾经非法开山采石混乱情景已不见踪影。不远处,被及时叫停的光秃秃的山坡突兀矗立,看着如今生态恢复治理点上粮食作物正蓬勃生长,遭受重创的躯体正在慢慢恢复它往昔的容貌。

为保护遭“啃噬”的防洪山体,黄河水政执法人员与地方政府直面50多年无序开采屡禁不止的执法难题,共同以防洪保安全为己任,高擎法律利剑,在有着“水浒故里”之称的东平县打响了一场消除防洪隐患、守法护山的好汉故事。

采石:不是想采就能采

万里黄河归大海。

波澜不惊的母亲河在群山环抱的东平湖拐了一个弯儿,从鲁中丘陵向平原延伸。治黄先辈们巧借地势,用10段堤防与6座山体相连形成了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经受住了人民治黄以来多次大洪水考验,成为防御黄河大洪水的天然屏障。

当地村民对沿黄山体的开采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开采速度慢,未对防洪造成影响。进入21世纪,随着山石资源的匮乏,抱有“靠山吃山”想法的部分群众,受经济利益驱使,将风炮、电锯悄悄伸向自然防洪山体,以惊人的速度掠夺性地蚕食。

“到处是响炮,有时候半个山头都在抖,别说寸草难生,就是那灰尘扬起来,几米外的人也看不到,山头直冒热气,眼看着一座绿山变秃山”。从小在石碣村附近长大的东平河务局水政科科长王民说道。

在东平河务局水政科,记者看到山东黄河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防洪山体的评估报告,上面明确指出:马山等6座沿黄防洪山体因开采受到严重破坏,部分山体已经低于黄河大堤堤顶。如不能及时制止,一旦黄河发生大洪水,洪水将越过山体各处过水缺口,直接威胁到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将打乱移民迁安计划、防汛料物供应。

如何布好既确保黄河防洪安澜、保持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又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步“棋”考验着当地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决策者的决心和智慧。

立界:禁采之战打响第一枪

2010年5月18日,在黄河主汛期来临之前,东平县召开沿黄山体禁采紧急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带队督察,国土、安监、河务等单位进驻一线,对沿黄防洪山体的“禁采之战”正式打响。

这项工作在东平黄河排满了整个夏天。从5月初接到禁采令,到6月底,一个多月时间,不仅通往沿黄山体开采企业的供电全部中断、爆破炸药全部停供,禁采桩埋设和公告牌安装也同时完成。从7月份开始,山体进入恢复性治理。这不仅仅是一场“禁采之战”,而且是半个世纪的开山终结,同时,也是落实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的起始。

这其中,摸排山体详细资料是禁采工作的首要任务。禁采测量小组队员的贾明月清楚地记得第一天来到山脚下的情景:眼前一个巨大的碎石坡,白白的石头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因为要测坡顶的定位点,他们开始攀爬,零乱的石头比想象中松滑得多,还没爬到半坡就随着石头一起滑到原地,反复几次,始终爬不上去。近在咫尺的山路走不通,他们只好绕路而上,而且全是这种需要绕的大大小小的碎石坡。粗略算算,一天累计起来竟然绕出了65千米的路程。

等绕到山顶,太阳也跟着转到头顶。山体已被炸得面目全非,山上是找不到一棵树的,只有被炸开的山凹和被炸得“呲牙咧嘴”的石头。贾明月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他说:“山凹上面虽然没有树,但还有点风,最头痛的是几十米深的山凹下面,像个无盖的蒸锅,闷烫闷烫的。我第一次下去再上来时,心慌、头晕、两眼冒金花,差点一头栽倒在地上。” 贾明月可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小就在附近的山上放羊、抓鸟,自称视爬山如吃饭一样的人物,但执行这次任务,他却是第一次尝受到爬山的痛苦。

只是听一听、看一看并不能直观地感触到当时艰苦的情形,东平河务局副局长祖光德给我们举了一个不文雅却非常真实的一个事例。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为了追捕逃窜到山上的一名杀人犯,当地警察在山下放了几只警犬上山搜寻,第一只警犬上山搜寻一个多小时后,受不了高温酷暑,累死在山上。可想可叹,当时环境的恶劣性。

由于时间紧迫,监测人员把每天完成一个大约4平方千米的山头测量作为当天的工作量,早上5点负重上山,午饭时间是根据工作情况而定的,什么时候忙完什么时候吃饭,午饭时常有晚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晚上8点完成工作回到单位是常有的事,这就是一天一个山头的具体工作内容。

1998年参加工作的屈克鹏,被称为监测组“最辛苦的人”。他每天背着20多千克的全站仪,从一个基点出发,经过数个测量点,最后又回到基点,脚底板上起满了泡,鞋子里能倒出很多石粉末。

辛苦不是唯一,危险时时存在。某天午后,小屈正在山上低头看仪表,身后突然冒出几个恶狠狠的年轻人,他们上来就抢仪器。看到他们人多,小屈抱起仪器就跑,那伙人边追边骂,追不上就扔石头。

查边界、测高程、校数据,贾明月他们很快就完成银山等山体7000万平方米的测量工作,并测绘1∶10000山体开采现状地形图,标注开采范围、高程等,调查统计山石开采户的基本情况,为山体违法开采工作标出了一道红线,也为下一步山体复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禁采:敢于向违法分子亮剑

“山体禁采难,难在哪儿”?

对于记者抛出的问题,山东河务局水政处处长吴家茂说:“一是利益。 6座防洪山体总长度15千米,是沿黄3个乡镇的44家采石企业5000多从业人员的经济命脉,禁采等于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二是思想,当地村民始终抱有‘靠山吃山’的想法。”

“前期我们已通过报纸、网络、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张贴通告和利用高音喇叭巡回宣传等方式,让所有村民知道禁采通知。”东平河务局水政科工作人员表示,单靠宣传手段让采石场业主自觉遵守“禁采通知”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必须采取联合执法,让采石业主意识到政府部门“动真格”。

尽管各级各部门对禁采高度重视并联合执法,坚决遏制非法开采,但在偏僻的山区里、在茫茫黑夜间、在狂风暴雨时,为了一己私利疯狂盗采事件时有发生。

1米83高、粗粗壮壮的刘昭营,是特种兵退伍军人,从小生长在武术之乡,三五个成年人近不了身,是东平河务局水政执法中坚力量。他说,“每次上山执法,刚一进山,违法分子就用铲车拉几百斤重的大石拦住出口。或者在路上撒三角石、铁钉,执法车一进山就抛锚,正常车辆轮胎使用寿命5-6年,他们的执法车2年就得换轮胎”。

采石是一个有着巨大利润的行业,对采石场老板来说,多采一天石,就可以赚到近万元收入。违法分子看硬得不行,就玩起来了“躲猫猫”和“游击战”,执法人员前脚走,非法者后脚进场。“后来,我们就直接24小时驻扎在山上”。祖光德说。

执法人员表示,即使采取强制措施,但违法分子穷凶极恶,想尽办法各种阻挠,不仅哄骗不明真相的村民堵河务局大门,言语辱骂执法人员,甚至点燃执法人员家的柴垛进行人身威胁。

在近5年的禁采工作中,河务部门和地方公安、国土、安监等同志并肩战斗,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有关山体禁采的法律法规,增强沿黄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另一方面,加大巡查监管力度,联合执法大队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及时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偷采盗挖行动。

自山体禁采集中整治结束后的近5年时间里,有151人被警告,14人被治安拘留,2人被判刑,11台违法开采设备被扣押。

“现在,老百姓们渐渐明白了我们的苦心,有时看到有人私采,还主动给我们举报。”东平湖管理局水政处监察员说。

转型:阵痛过后一片艳阳

寻求防洪屏障长久保护之路是摆在各级政府、河务部门面前的大课题。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为沿黄防洪山体禁采工作指明了方向。东平县人民政府做出决策:启动山体复耕。

阳春三月,柳绿草翠。沿黄防洪山体上红旗招展,机器轰鸣,运土车辆往来穿梭,一场轰轰烈烈的“山体保卫战”在黄河岸边拉开序幕。

在马山山体恢复现场记者看到,阶梯状的梯田初具雏形。银山镇副镇长陈玉霞指着已经种上庄稼的平坡介绍,“如果按照当地主产经济作物大蒜,亩产经济收益达到4000元 ;在耿山口村治理点上,已经盖起来了安居房,村民们马上就可以入住;在另一处治理点上,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即将上马”。

原来采石场场主的王瑞芳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转变思路,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起跨河交通业。与此同时,邻村的耿山口村利用东平湖资源优势建起度假山庄,发展餐饮、休闲服务业,尝到甜头的耿山口村民还在山体保护安全区内投资兴建欧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航空模型远销欧、美的多个国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幸福的日子正在悄然进行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法治故事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