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凌晨5点。
整个城市都在睡着,月亮挂在青色的天空中,寥落的星星还在眨着眼。
突然,睡梦中的陈培勇,被腰部撕心裂肺的疼痛惊醒了。本以为疼痛过一会儿就消失了,没想到疼痛不止,愈益严重,呕吐了几次,并虚汗淋漓。陈培勇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坚持下去了,继续坚持,身体要出大问题!
说实话,这是每一个援疆干部所担心的。大家虽然住在一起,但都分户独居,没病没灾还可以,要是有个疾病特别是来得快的病还真是非常棘手。之前大家在座谈时还把这个事当笑话说说,现在,陈培勇真正感到了当疾病突然降临时,一个人是何等的孤独无依。
那个时候,整个城市都在睡着,剧痛3个小时后,万般无奈之际,陈培勇迅速拨通了单位领导的电话。电话拨通了,法制办公室的领导迅速做出反应,立即派人送他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了CT检查,打了止痛针。负责诊断的医生说:“这是肾结石,虽不算大病,但疼痛等级非常高,要立即安排住院!”
这一天,是陈培勇赴疆挂职的第43天。在此之前,作为国务院法制办社会管理法制司三处处长,像所有在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一样,他在北京并不太宽阔的办公室里过着繁忙规范但平静谐和的生活。在这里,他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承办了《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军人保险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10余部法律行政法规。
2014年,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也可以说是老机关了,国家机关的生活对他来说,早已是游刃有余的事情。他曾多次自嘲似的评价自己,“不聪明,不勤奋,平平常常公务员”。话虽然这样说,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是,生活中少了什么呢,哪里又少了呢?他一时还想不出。那个时候,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很少有新疆的影子闪现,对于他而言,新疆只是一个名词,那是一个非常遥远、偏僻甚至有些陌生的地方。他只是大略知道,新疆地域面积占祖国的六分之一;他只是大略知道,那里有着绵延的天山、美丽的草原、辽阔的沙漠戈壁。他偶尔喜欢唱歌,特别喜欢那些闪烁着欢乐气息、美好人性的地方民歌,像王洛宾那些传遍祖国大地的新疆民歌。至于新疆和他还有其他什么关系,那是他绝没想到也不会费心思去想的事情。
但是,在2014年9月16日那一天,一切都改变了。那一天拂晓的时候,陈培勇和数百名衣着整洁、面容严肃、语言谨严的同志们一起,从首都机场专机楼出发,飞跃两千多公里奔赴新疆。他们的身份是中组部、中央机关和中央企业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
无论如何,在这个时候援疆,是要下一定的决心的。近几年,新疆极少数人受“三股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不时制造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给当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各种事件经过网络自觉或不自觉的传播甚至放大之后,新疆一度成为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地方。
所以,当陈培勇做出援疆选择时,他的家人、朋友、同学甚至一些平常并不熟悉的人,都一再告诫、劝说他,尽管说的话各有轻重远近,但有一个中心意思却是相同的:新疆危险,要慎重,还是不要去的好。毋庸置疑,这些亲切的话语无疑对陈培勇产生了某种影响,无论如何,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陈培勇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揣摩、考虑,陈培勇最终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援疆挂职。他只是坚定的觉得,他有责任、有义务来到这片土地,只有这样,他才能再一次超越中规中矩的生活,不断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他始终觉得,自己报名时的心理绝不是一种冲动,而是一种坚定的选择;而事实上,就在他决定援疆的那一刻,他在接下来的三年甚至未来的生活中所有的追寻,都将和这一片广阔而充满期冀的土地链接在一起,如同血肉,如同兄弟,再也无法断开。
几天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采用超声碎石术对他进行了治疗。住院期间,陈培勇突然接到党委政研室主任打来的电话,通知他参加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在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讲话稿的起草修改工作。那个时候,陈培勇正躺在床上,挂着吊瓶,身体的疼痛还不时的一阵阵袭来。任务就是命令,援疆,援疆,你为什么来新疆?你来新疆的意义又是什么?在打完吊瓶之后,陈培勇没有犹豫,拔掉针头,不顾病痛,迅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严格按照要求两次参加文稿的起草修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陈培勇只好加班加点,一次工作到凌晨一点半,一次到凌晨三点……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最终,陈培勇拖着疲惫的身躯、忍着强烈的病痛,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相关事项。
从2014年开始,自治区政府法制办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要驻村,留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只有17人。陈培勇每天坚持超常规工作,承担了较为繁重的任务,一人干着三五个人的工作,身先士卒,出色完成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政府法律顾问规则和一系列报告、讲话的起草修改工作,参与了五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审查修改工作,审核了大量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备案审查方面的公文,默默地为党中央确立的依法治疆方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的陈培勇,病痛仍未完全走开,肾里仍有两粒小石头,悄无声息地忍受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过程。
同时,通过读书、工作和日常交往,陈培勇还刻苦学习了解新疆的历史与现实、民族与宗教知识,认真履行一名法律人的职责。工作之余,陈培勇注意主动与各民族同事交往交流交融,他深知“只有相互了解、乃至理解,才可能相互支持”,坚定不移地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的政府法制工作人员。
此外,陈培勇一方面积极主动工作,秉承“精心思考谋法治、良法善治为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加援疆办组织的趣味运动会、南山植树等活动,在首届援疆干部人才趣味运动会上一展歌喉,倾情演唱,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同时,被援疆办自管会确定为台球兴趣小组组长,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活动,丰富了援友们的业余生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培勇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相关领导和援疆干部们的好评。2014年年底,政府法制办在给政府办公厅的请示中建议将其评为优秀公务员。
遍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新疆的一个春天来了,乌鲁木齐到处是一片又一片郁郁葱葱。现在,陈培勇终于想明白了,他之所以义无反顾的选择援疆,归根结底,还是缘于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内心深处那一种强烈而朴素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那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人生之大情怀!
相关专题 |
· 法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