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城建资源环保法制司王宛生:漫漫人生路 悠悠法制情

2015年09月17日16: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每天清晨,一位清瘦但神采奕奕的同志都会准时走进满是文件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紧张、充实的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他就是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城建资源环保法制司副司长王宛生同志——一位坚守工作岗位二十四年的老政府法制工作者。


农林司王宛生

在严格要求的路上

宛生同志于1991年8月分配到国务院法制局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四年,先后主办或协办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城市供水条例》等三十余部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发表著作、论文等三十余篇。

二十四年来,当年风华正茂、誓为法制事业奋斗终身的年轻同志,如今已是经验丰富、将法制事业内化于心的老同志,但不变的是宛生同志对政府法制事业的坚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立法审查工作的精益求精。

2013年,全国人大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将房屋、林地、草原、海洋和土地等登记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十分关注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制定与出台,要求抓紧推进立法工作,回应社会关切。办领导明确要求严格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高质量完成立法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为尽快弄清楚不动产登记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宛生同志组织三处同志提前介入,在国土资源部上报送审稿前就开展基础研究工作,未雨绸缪,避免仓促应战。收到送审稿后,宛生同志严格按照办领导的要求,坚持自我加压,向双休日、假日和晚上要时间,加班加点,“宁掉一斤肉”,也要严把质量关,带领三处同志在短短15天内两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召开了9个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紧紧抓住“四统一”原则,化繁从简,删减了送审稿近三分之二的条款,既保留了统一登记必须的制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议。经多次沟通协调,反复打磨文字,按时拿出了公开征求意见稿。

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各方面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建议。宛生同志又带领三处同志分类整理,各个击破,针对意见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召开专家论证会、地方政府座谈会,接待来访群众等,并反复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电话、传真齐上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草案,上报国务院。

条例公布后,宛生同志又多次参加文津圆桌闭门研讨会、国土系统宣贯会等,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利用主流声音引导舆论、凝聚共识。


农林司王宛生2不动产登记文津圆桌会议

这就是宛生同志,事前的未雨绸缪、事中的全力以赴、事后的宣传引导,无不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因为,在他的眼里,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是他的孩子,希望他们走出去后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法治建设做贡献。

在扎根基层的路上

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但如果仅坐在办公室里空想,不深入基层,则为人民服务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家里、深入田间地头,才真正能了解基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

1995年2月——1996年3月,宛生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国家重点贫困县——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扶贫锻炼,担任扶贫办公室副主任。扶贫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等多方面,覆盖面广、内容复杂。为顺利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宛生同志深入基层,一年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8个乡镇,对70多个特困村和20多个扶贫企业进行调研,不仅与村干部、村民小组和典型农户谈,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耕地,边干边谈。甘于付出、不辞辛苦换来的是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宛生同志结合县直包扶单位的调查,整理出《宽城县82个特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潜心钻研,先后撰写了《立足资源,选准路子奔小康——河北宽城陆庄子村发展大棚蔬菜脱贫致富的调查》等近10篇调查材料,其中《立足资源,选准路子奔小康——河北宽城陆庄子村发展大棚蔬菜脱贫致富的调查》荣获新华社《农林牧副渔大观》农村调查征文三等奖。

详实的调查材料为县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也给了宛生同志开展工作的底气和信心,他和首批扶贫的战友们先后多次与国家民委、交通部等部门沟通,争取农业项目扶持、修路和抗旱等资金,经过一年的努力,共协助宽城争取扶贫资金1092万元,居承德市之首,真正为百姓带来了好处,获得了当地人民的认可,他和战友们一起被授予河北人民政府八七扶贫先进个人称号。


农林司王宛生西藏基层调研

1998年7月,宛生同志再次响应党的号召,经自愿申请,被国务院法制办选派到西藏工作三年,担任西藏法制局副局长一职。援藏期间,他一如既往的践行深入基层的做法,先后走访了西藏7地市中的5个地市,加深了对西藏基本情况的了解,并结合工作,先后撰写了《民族地方立法的一点思考》《努力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等多篇文章。三年来,宛生同志共经手办理、办结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165件,并积极推动西藏与内地省市的交流,协调组建拉萨仲裁委员会,填补了西藏仲裁工作的空白,为西藏法制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连续两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优秀公务员。

在立足实际的路上

“调查不透不决策,思路不定不写字”是宛生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这也是其多年政府法制工作和基层锻炼最大的心得。他深知立法工作首要任务是先弄清面对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寻求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审查修改的最佳方案。


农林司王宛生土地管理法上海调研

在土地管理法修订过程中,为摸清土地管理有关现状,根据办领导和司领导统筹安排,宛生同志组织修法工作小组的同志们进行科学、严密的调查工作,梳理出42个问题,设计调查表格,在全国范围内多次进行书面调查,共收到上千份反馈材料;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地方的意见和建议,撰写了8份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多次登门拜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等部门,听取各部门的意见;根据修法领导小组安排,承办18个城市政府和13个省区市政府领导座谈会;此外,还查阅、整理了国内外100多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调查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研究,从资料中认识实际,实现“无限接近客观事实、无限排除主观误差”。在取得大量数据、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宛生同志带领修法工作小组的同志对9个专题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最终汇编成10份参阅资料,总字数逾30万字,过程中的文字工作量近200万字,为土地管理法修订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在不断创新的路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法的质量。在多年的政府法制工作中,宛生同志没有躺在之前的成绩和经验上睡大觉,而是时刻注重从新的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尤其是在调查研究中,更是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在《土地管理法》审查修改过程中,宛生同志采取采用传统的“解剖麻雀”、“蹲点”实地调研、还综合运用了统计调查、数据测算等方法。在《城镇住房保障条例》的审查修改过程中,宛生同志提出可以采取“短、平、快”的专题调研形式,带领二处同志专门就住房保障相关问题赴上海进行调研。


农林司王宛生大气法北京调研

在处理一些重大、紧急办件时,宛生同志也有自己的心得。如《大气污染防治法》采用“倒计时”工作方法,为每一项工作设定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工作,三次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单位的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反复研究,形成草案,按时完成立法任务。全过程环环相扣,一个环节不落,并形成了5.5万字的研究报告和参阅材料。

在不断传承的路上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作为一位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宛生同志没有孤芳自赏,而是诲人不倦。他十分注重对年轻同志的培养,经常给年轻同志讲授农林城建资源环保立法工作体会,并录制了视频,供法制办新入职同志学习。在培养锻炼年轻同志的方式上,宛生同志也是不拘一格,信任他们,敢于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形成自己有特色的工作思路。比如,宛生同志给年轻同志分配任务时,并不明示应如何办,而是让年轻同志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尝试、去体会,最后再帮助其分析、修改,在具体业务中帮助年轻同志成长。倾囊相授、悉心培养的必然结果就是“名师出高徒”,宛生同志于2002年开始负责农林司三处工作,处内三位年轻同志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获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在办年终考评中,其中两位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一位连续三年被通报表扬。

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对宛生同志而言,提高立法质量是永恒的话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他深知,二十四年的政府法制人生虽然很长,但远未到终点,或者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为其指明了新的前进道路,那就是一条立足“三严三实”,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法制道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法治人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