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徐德龙:践行“三严三实”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

2015年11月03日00: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徐德龙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蕴含着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新常态要求党员干部有新状态。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要践行“三严三实”,充分发挥广大院士和科技工作者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在前一阶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我结合工程院实际谈谈学习体会。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驱动发展这样一个国家核心战略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特别是前年9月30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去年6月3日和9日分别在2014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去年8月18日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1.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期,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同技术革命密不可分,工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催发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这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其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其中,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进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三大推动力量。

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德国发布了“工业4.0”战略,形成整个国家政产学研高度共识的发展蓝图。

“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上形成Cyber-Physical System,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快速经济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优实现动态的商业与生产过程,有效提高资源生产率与效率,同时为创造价值和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的途径。

虽然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有不同看法,但恰好说明人们正在探讨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以求抢占先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密切跟踪、迎头赶上。

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的增长点在哪里?新的增长动力是什么?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实现根本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常抓不懈。

2.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论断,也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新一轮工业革命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

一方面,中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就像体育比赛换到了一个新场地,如果我们还留在原来的场地,那就跟不上趟了。历史上,我国曾长期位居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经济总量一度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技术落后和工业化水平低,近代以来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由于技术创新和工业制造落后于人,西方列强才得以用坚船利炮轰开我们的国门。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中国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比如德国已经实现了工业1.0、2.0、3.0,正在向工业4.0迈进。作为新兴工业国家的中国,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次机会,在别人进行工业4.0的时候,我们还在进行工业2.0,就要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还是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远远甩在后头。

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着极大的机遇。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也就是要工业2.0、3.0、4.0同步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当前,中国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为我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使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可以不再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一步一步的顺序发展,而是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和“并联式”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这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与美国相比,我们在虚拟经济的创新方面差距很大,在如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公司这样的信息技术创新方面差得很远。但是,今后20年,在“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样一个核心技术方面,完全可以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并行甚至超越。中国在通信、互联网+、高铁、输电、发电等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就是生动的案例。此外,上天、入地、下海、国防杀手锏等等都显示出我国工程科技巨大的创新力量。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必将取得伟大的胜利。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3.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技领域就是一个无形的竞技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市场换不来的。如果这些技术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就会受制于人,丧失发展的主动权。比如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中,我国操作系统、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瓶颈仍未根本突破,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和政权安全的心腹大患。

建立可以信赖、足够强大的自主企业刻不容缓。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我们要增强创新自信。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例如,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以阿里、腾讯、百度、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横空出世、异军突起,理念、模式、技术等各方面都在引领国际互联网和“互联网+”产业的潮流。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现了从“3G追赶”到“4G并行”的重大跨越,已经形成先进的通信产业体系,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信企业已经与国际通讯巨头并驾齐驱并稍领风骚。

我们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于看准的问题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瞄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占据占领制高点。

4.工程化产业化是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这个概念被赋予了很深刻而重要的内涵。英语中有三个词汇:Discovery、Invention和Innovation,这三个词既有联系,又有着深刻的区别。Discovery是科学发现;Invention是技术发明;在经济学领域,明确的把innovation和invention区分开来,认为技术发明一定要被市场化并且取得成功,才能叫做innovation——科技创新。创新可简明定义为新产品、新工艺中首次成功应用,也就是我们说的工程化产业化。

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部分,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关系到我国的产业命运和国家兴衰。工程化产业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综合发展实力。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没有工程化产业化这个桥梁和枢纽,科技创新成果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经济转型发展也就失去了支撑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二)切实加强院士队伍建设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发挥院士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对院士群体的殷切期望,对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促进工程科技的发展和引领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充分肯定我国院士制度在推动科技界出思想、出谋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指出了院士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使院士制度更加完善,真正守住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

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院士队伍建设仍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

今后,在院士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继续改进与完善院士制度及院士增选工作,强化责任、履行职责,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肃纪律、端正风气,严把入口关,切实做好2015年增选工作。二是继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三是继续做好服务院士工作。四是更好地发挥院士作用。

(三)大力推进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建设高水平智库。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希望两院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2014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强调,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导向,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坚持改革创新,规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根据中央部署,我院已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部门,对我院思想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切实提高质量上,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上来。

要重点提升战略咨询质量。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事关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咨询研究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围绕行业领域的重大科技决策,开展咨询研究和实施评估;围绕突发性、敏感性重大事件开展战略咨询,提供对策建议;完善咨询研究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在促进科技及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及民众需求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围绕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服务、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支撑服务体系。

院党组、机关党委、各党支部、每位党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来,为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和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