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最高人民法院何帆同志事迹

2015年09月15日17: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年秋天,清华大学法学院新开了一门名叫“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的课。每到上课时间,清华大学法学院三楼那间普通的教室里,就会汇聚不少人。有学生,法学院的、外系的;有老师,本校的、外校的;有律师,有法官……学历从本科一年级到博士后。一位读过哈佛法学院的上海律师,每个周末都会从上海飞来听课。

引力来自主讲人的身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处处长何帆。他是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参与研究制定了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深化司法公开等一系列重要改革文件。

除了法官和改革者,何帆还有另一个身份:知名译者。2009年至今,他利用业务时间,先后翻译了《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等十多本著作,主编了“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传记译丛”。其中,《批评官员的尺度》一书囊括了2011年全国所有重要图书奖项。因为致力于传播司法文化和翻译法政作品,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2014“中国青年领袖”。

“据我所知,此前还没有哪个法学院专门开设过这个课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说,正是这位教书十载的法学专家,促成这堂课走进清华。在他看来,学生们需要“另一种知识”,而何帆就是传授者的合适人选。

这几年,法学教授何海波最担心的事,就是学生们理解不了现实。在他看来,法学院更多地在让学生进行法律理论、规范的学习。这虽然是必要的基本功,但要是光有这个基本功,会导致他们“不接地气,缺少对实践的了解和操作技能。这位教授还带过“国际班”——一个从本科生中选出20人组成的“精英班”,培养他们“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这些学生都非常聪明、勤奋,外语很好,“但缺乏引导”。何海波发现他们作为法学院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党组,不知道人民司法是怎么回事,不去想司法制度未来将会怎么样。 “一个人进入单位,才知道‘党组’多么重要。但在法学的教科书里,没有这两个字。他们读了四年法学教科书,就像一直在读童话书的孩子,就这样被送进社会。”

何帆在参与司法改革过程中,也深深意识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脱节。无论是就改革方案征求意见,还是在社交媒体上观察理论界对法院工作的评价,都能发现这种脱节不仅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在2013年的一次研讨会上,他碰巧遇到何海波。“我一直想开一门课,讲讲现实中的中国司法。”何帆说,何海波马上应承下来,“几乎是一拍即合”。

在与何帆商议之后,何海波立马去跟学校申请,很快就得到法学院的支持。何帆则开始准备课程内容。那段时间,关于这门课讲什么怎么讲,他一边思考,一边打听。他发现有的学校讲相似的内容,但以批判为主,解释很少。即使有关于中国司法制度的介绍,也仅仅是限于新闻报道和法律条文,层次较浅,没有从司法现状和问题出发。“不少高校的法学院老师可能也并不了解中国司法现实中那些复杂的关系。”何帆推测道。

从敲定到开课,差不多过了半年时间,两个“何老师”也讨论过好几回。何海波希望何帆在这门课上,比较开放地讨论一些问题,而不是为现在的司法政策做诠释、做注脚。

如果就法条谈法条,就没必要请最高法院法官来讲;如果动辄谈外国司法如何,这门课还不如更名;如果一味强调制度的“相对合理性”,价值观上会出现偏差,容易误导青年学子。

“外接洋气,内接地气。”甫一亮相,何帆就得到何海波这样的评价。把老熟人搬来上课,何海波觉得合适。因为在这位教授看来,很多学者尽管理论背景深厚,但未必能参与实践,而何帆在司法改革的第一线。且据他了解,何帆对中国、外国司法的历史,都有过研究和梳理。最重要的是,要能镇住清华这些眼光挑剔的尖子,何帆比许多司法界实务部门的人士,多了顶博士帽。

在第一节课上,何帆打开大红色衬底、金黄色栏线的ppt,开门见山地解释自己要讲什么:“这门课教的是跳出法条看待司法;如何理解司法政治;如何看待政法体制;如何把握党法关系;如何分析中国问题。”

随后,这位老师也提了一个大多数法学课堂都会提的问题,法院是做什么的。与陈述概念的方式不同,何帆告诉学生:要弄清在中国的政治现实下,政权体系下,法院是什么地位;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下、党政关系下,法院又是什么地位。“撇开意识形态思维。”他上来就提出要求。

在后来回忆这门课时,几乎所有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都是何帆在这个颇有点“伟光正”的开头后面,讲了10个自己编排,但脱胎于真实案例的故事。这些故事借用网络搞笑剧《万万没想到》的模式,讲述了主人公“王大锤”在中国司法现实环境中的各种遭遇。他时而是法官,时而是法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他会被上级法院刁难,会被庭长干预案件,也会被领导派去卖报纸。

故事讲完,何帆抛出10个关键词:法统、政法、小组、党委政法委、党组、干部、刀把子、群众路线、中央事权和大局/中心工作。何帆第一堂课留的作业,一个是考据“干部”由来,一个是梳理“群众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体现,还有一个是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大局”或“中心工作”含义的阐述,以及法院“服务大局”或“服务中心工作”的政策表现。

在何帆看来,“了解和理解”必须是前提。“你不懂它怎么来的,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你改什么,怎么改?你怎么知道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

助教姜周斓对何帆怀有一种感激。“我以前认为,理解了社会现实以后,就会因为存在的合理性而否定改革的必要性。”她因此曾对这门课抱有怀疑,但她后来发现,这门课之所以陈述现状复杂,是为了厘清各种历史背景和现实力量的博弈,“才知道怎么改,而不仅仅是要不要改”。

连何帆自己都认为,这课听起来“有趣”,但要上好吃透则很难。每节课他都会布置一个专题,让学生交ppt,再选两到三个人来讲。要求第一个讲完,第二个要跳过重复的地方,而且一定要标清参考文献是什么,“因为能看出功夫”。

开课后,这间教室不断涌进一些外系学生和不少“旁听生”——有清华政治学系的老师,有最高法院的博士后,有已经从业的律师、法官,还有承诺不报道课堂内容,只想学习的媒体记者。这门课结束时,何海波在微博上写下了一段感言:“2014年,我做得最英明的一件事,就是请何帆来清华讲课。希望这不是他的最后一次。我相信,清华学生更需要培养理解"复杂中国"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司考通过率更高、GRE分数更好。”

这门课的考试题,是给一位犹豫是否要辞职的法官的信。助教姜周斓的答卷,代表了许多学生的心声:“我愿与你一起吐槽,和你一起批判。但更愿能互相箴规彼此挟持,不被一时的利害与一己之悲欢遮了眼睛蒙了心,更愿岁月能让我们从批判走向建设,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大时代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除了做好司法改革本职工作,在高校开设司法制度方面的课程,为了推动更多人认识司法、了解司法、支持司法,2014年1月1日,何帆开通了一个名为“法影斑斓”的微信公号,定期推送司法主题的书评、文章和资讯。目前, “法影斑斓”的订阅者已有近10万。而他以“学者何帆”之名在新浪认证的微博粉丝有近11万之多。在他看来,中国公众对法院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教科书或法条,一旦进入现实的司法程序,情况就会不一样。所以,“把问题的由来和解决之道准确地解释给公众,是非常重要的。”“向公众介绍中国司法,是希望大家对中国司法制度有一个‘同情的理解’,进而知道问题在什么地方,应该通过什么路径着手去解决。”如果整个社会能在问题、成因和破解之道上达成共识,法治目标就能更快更好地实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秦华)
相关专题
· 法治人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