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孙平
【内容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需求巨大,金融支持是其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其中,政策性金融以其独特性质和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导带动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政策性金融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的制约因素,希望政府部门在资金来源及分支机构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支持。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和主要内容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四国和东盟期间分别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正式成为我国在新常态下的重要国家战略。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一带一路”既是对古丝绸之路和平、友谊传统的历史传承,又被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内涵和内容。首先,“一带一路”在空间上大大超过了古丝绸之路,开创了我国全面开放、深化合作的新格局。它发端于中国,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包括中亚、南亚、东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65个国家(包括中国),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总量的63%和29%。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体现在参与成员上。对外,“一带一路”基于但不限于沿线65个国家,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自愿参与,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对内,不仅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而且推动地方政府“走出去”,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第二,体现在合作机制上。“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新设机制,更不是对现有合作机制和倡议的替代,而是充分依靠现有的双多边合作机制,比如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以及正在推进过程中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等,推动各国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第三,体现在建设内容上。“一带”主要是陆路,“一路”主要是海路,二者各有侧重,又融为一体,形成海陆统筹、“两翼”并举之势,且与我国之前提出的互联互通、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东盟自贸区、亚欧大陆桥、非洲“三网一化”建设等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统一于中国对外开放整体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设施联通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而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前仅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将高达7300亿美元。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政府财力有限,加之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发展相对缓慢,整体跨境金融合作层次较低,普遍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亟需外部金融力量的支持。
二、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支撑作用
目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融资平台。但仅靠这几个融资平台显然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需要进一步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力量,引导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进出口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政策性金融的独特性质和优势,使其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作为致力于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出口银行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己任,秉承“保本微利”原则,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在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努力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尤其在一些资金投入大、风险高、运作周期长,但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或社会效益的领域,政策性资金的先期投入和引导作用就更显重要,发挥着“敲门砖”、“助推器”和“放大器”作用。
二是国际性。首先是业务的国际性。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65各国家中,进出口银行已开展业务的有46个,已执行贷款项目1400余个。其次是机构的国际性。进出口银行在境外设有一家海外分行、3家代表处及若干直派工作组,形成了跨越亚、非、欧的海外机构布局网络,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与1300多家境内外银行的总分支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代理行网络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三是客户的国际性。进出口银行除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外,客户还包括外国企业、金融机构等,与各借款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是专业性。进出口银行长期专注服务于“走出去”,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进出口贸易是两大重点支持领域。通过“两优”贷款、海外工程承包贷款、境外投资类贷款等,支持了一大批机场、港口、铁路、公路、通讯、油气管道、电力电站、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上榜的中国企业,基本上都获得过进出口银行的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的进口,为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支持海外项目建设过程中,着力促使业主采用中国标准,有力推动了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也为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提供融资支持的基础上,进出口银行还积极利用自身人才、客户、网络及海外项目管理经验等方面独特优势,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方案设计、跨国谈判、风险评估等全方位“融智”服务,帮助企业对接市场、控制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四是创新性。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出口银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主动了解有关国家实际情况,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开发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型项目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了进出口信贷、互惠贷款、混合贷款、项目融资等贷款模式;基于基础设施项目具有的公益性、公共性特点,积极探索公私合营(PPP)融资模式,在金融同业中率先出台了PPP项目融资指引,大力支持交通、通讯、电力、油气管网等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根据不同国家、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支持企业以EPC、BOT、BOOT等多种模式承建项目;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通过联合融资等方式共同提供贷款,增强了支持效果。除不断创新贷款品种外,还发起了多支国际经济合作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投贷结合”方式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如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等,已投资支持了十余个项目。此外,进出口银行还是丝路基金的出资人,已完成首次出资。
五是亲和性。进出口银行秉承“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原则,在选择项目时不单纯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促进作用,通过采用符合当地发展水平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了一大批民生项目,解决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造血”功能和自主发展能力。引导中方企业立足长远,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属地化发展,为借款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得到东道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欢迎和认同,赢得了民心。同时,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加强与借款国政府部门以及我使领馆的沟通协调,宣传阐释中国的文化理念,以及和平发展、互惠互利、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政策,搭建了增信释疑、深化友谊、扩大合作的桥梁。
由此可见,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进出口银行通过有效的资金融通,有力带动了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并推动了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取得了“一通带四通”的积极效果。
三、对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
第一,政府要发挥保障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法律环境乃至宗教、文化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国家利益诉求多元化,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政府层面加强沟通协调,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有序推进。具体而言,政府应着力增进战略互信、促进政策对接,做好顶层设计,在宏观布局、政策支持、信息传递、平台建设、人力资源、海外安全等方面起到保障作用。尤其是当企业在国外遇到政治动荡、地区冲突等突发事件时,仅靠民间力量无力应对,需要政府建立安全协调保障机制,为海外企业及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并给予必要的援助和救济。
第二,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自主性,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以市场化手段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格局。企业一方面要增强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市场投融资运作、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硬实力”,尤其对流程长、节点多、风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另一方面要提升国际经验积累和专业人才培养等“软实力”,打造技术、标准、品牌、管理等多方面优势,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强化依法经营理念,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了解当地习俗、文化,熟悉国际商务规则。
第三,金融机构要发挥支撑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且风险较高,需要灵活高效、丰富多样的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根据各国现实情况和项目具体特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断探索和设计更具针对性、更灵活适用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优质、高效、全面的金融支撑。
对进出口银行而言,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得到政府部门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持。
一是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渠道。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助推器”、“放大器”作用,但由于筹资渠道有限且筹资成本较高,在项目融资谈判中价格刚性较强,回旋余地较小,制约了其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议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出台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二是支持进出口银行加快海外分支机构建设。虽然进出口银行目前海外网点布局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无论是海外机构数量还是人员数量,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不仅不利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也不利于贷款的风险管理。为更有力、更有效地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建议支持进出口银行未来几年内在“一带一路”沿线对我国有重大战略利益且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择机设立分行或代表处,以充实海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