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袁兴永: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殊定位和作用 大力推进国际经济合作

2015年10月27日15: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袁兴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重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我结合工作实际,对进出口银行如何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更好的找准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更好的应对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服务国际经济合作的职能作用,提出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围绕国家对外战略大局搭建国际经济合作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谋划全局问题,运用历史维度把握发展大势。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蕴含的战略思维,不断加强对国家对外战略和政策导向的研究、探索和落实,切实推动国际经贸合作体系和框架不断完善。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统筹推动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纵深发展。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密切结合,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推动了与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作为支持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战略思维和全球视角,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战略设计,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国别和领域。

要积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近年来,进出口银行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在加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要继续密切关注六大经济走廊规划进展,积极搭建与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信息沟通和项目合作平台,配合和参与战略规划设计,主动建言献策;围绕“五通”做好整体国别业务规划,综合运用“两优”贷款、自营贷款和多双边基金等手段,积极支持成熟度高、效益好、关系国计民生、东道国迫切需要的项目,帮助各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要支持我国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定位和“真、实、亲、诚”的中非合作四字箴言,推动中非在交通、电力、农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改善非洲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围绕中拉关系“四大支柱”和五位一体新格局,充分利用中拉经济结构、要素禀赋的巨大互补性,及双方对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及推动技术产业升级的共同需求,加快跟踪推进中拉合作重大战略项目,努力在支持中拉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积极探索适应发达国家市场的合作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俄关系,要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对于中美关系,要共同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对中欧关系,要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要紧密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论述,积极寻求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机遇,结合其金融市场特点创新融资产品,争取早日形成一批重大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促进与相关国家的全面合作。

(二)着眼产业比较优势,积极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不断推进。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产业结构再调整,提速换档和提质增效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对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我国优势产能对外合作,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在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期间曾指出,“要发掘各自优势和潜力,开展创新合作和产能合作”。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正成为中外打造互利合作升级版的重要突破口。

要进一步提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扩大金融支持非常关键。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撬动作用,立足我国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积极支持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支持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重点行业通过重要装备出口、对外工程承包、对外投资等形式带动产能转移;帮助和支持有实力的制造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将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与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加大对东北等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围绕我国整体对外战略,支持搭建我国与重点区域和国别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平台。要以亚洲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为重点,同时积极寻求与发达国家的产能合作机遇;要支持企业抱团出海,通过与国外政府和企业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工作园区等各类园区,实现上下游配套协同发展。

(三)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大力推动中国产品、技术、服务和标准全面“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安哥拉时曾指出,“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环境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借助外来投资提振本国经济,特别是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和希望尽快融入全球化的非洲国家愿望更为迫切,客观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此,进出口银行必须从全局高度,以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态度不断加大对“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在信贷文化、客户基础、风险管理、人才保障、业务创新、国际影响等方面的传统业务优势,积极支持国内企业承揽海外重大工程项目,支持企业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获取能源、资源、技术、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推动中国产品、技术、服务和标准全面“走出去”;要进一步提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统筹利用多种金融手段支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协调发展,在大力支持国家鼓励的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促进国家急需的能源、资源和关键技术、设备进口,推动商品、资本、技术、服务和劳务双向流动。

(四)立足国家发展利益,主动支持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是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继2014年上海自贸区成功试水之后,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陆续成立,形成了由南到北四个自贸园区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治理制度性权利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对进出口银行而言,支持自贸区建设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应将业务工作重点指向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大力拓展对外贸易、海外投资、工程承包等业务种类,全力服务自贸区建设,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

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化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政策性金融服务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

(一)主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构建一体化、结构型的融资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到:“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 进出口银行成立20多年来,逐步实现了从依靠出口信贷和对外援助“两条腿”走路到建立以进出口融资为基础、“两优”贷款为龙头、一揽子合作为特色、“走出去”融资为重点、多双边合作基金为补充的多位一体业务体系的转变。当前,进出口银行再次站在了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口,必须勇于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应企业特点、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一是要积极推动传统信贷与贸易融资相结合,加强贸易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挥资金、信息和管理优势,综合运用多种金融手段,促进贸易金融业务与信贷类、资金类、担保类业务有机结合,制定“一户一策”的差异化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二是要积极推动政策性业务与自营性业务结合,着眼国家战略大局,适时通过混合贷款、投贷结合等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全行各层次融资优势,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层次的融资需求,服务国家政治外交战略。三是要积极推动“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开展境外投资分析、国别风险防控建议、政策法规指导咨询等服务,协助企业进行项目论证和评估,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式,提供全链条、一揽子金融服务。

(二)立足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现实需求,创新银企合作模式。近年来,企业“走出去”呈现出项目大型化、产业链条高端化、国际竞争体系化等新特点。为此,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敲门砖”和“助推器”的作用,进一步密切银企合作平台,通过双方的战略结盟,帮助企业提升“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国别顶层设计,通过区域和国别整体战略规划推动具体项目落实,带动企业“走出去”。二是发挥我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帮助中方企业获取项目信息,必要时可与企业联手向当地政府进行营销,通过金融与企业的战略结盟实现“共同出海”。三是积极支持过剩产能和优势产业向外转移,推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走出去”,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高端位置。四是积极引领企业“走出去”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从传统的EPC总承包模式向“建设—经营—转让”(BOT)、公私合营(PPP)等模式转变,重点强化初期扶持,帮助企业分担前期风险,促进企业海外经营转型升级,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三)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杠杆效应,通过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补合作营造增长联动的新局面。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要加强金融同业合作,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带动金融同业共同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战略,在内外联动中拓宽发展空间。一是扩大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补合作,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融资、风险参与等多种方式,有效整合金融资源,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特别是对于进入较为困难的区域和市场,通过与当地区域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扩大项目信息来源和智库资源储备,尽快打开市场突破口。二是继续强化多边、双边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在人员、学术、信息、项目上的交流合作,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纵深发展。

三、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体现的底线思维,着力防范海外业务风险实现稳健发展

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与动荡时有发生,地缘政治、贸易保护、文化习俗、法律制度、经济和社会差异等因素交织,给海外业务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因此,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海外业务风险防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稳增长和控风险协调发展。

一是要加强全面风险防控和内控合规管理。完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海外风险识别、度量、评估和管理的研究,细分跨国经营风险,形成更加完备的国别风险预警机制。做好高风险国别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管控,建立相应风险预案,避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加强贷款“三查”,特别是强化资金流向监控,防止资金挪用,确保贷款用于实体经济。围绕全面风险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建设,加强案件排查监测,培育合规文化理念,防止出现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努力构建治理规范、内控严密的运营管理体系。

二是要推进海外分支机构建设。随着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我行海外业务的规模和范围快速扩大,海外资产风险防控的难度与日俱增。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行海外机构布局,既是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客观需要,更是提升海外资产管理能力的迫切要求。要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我行业务实际,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地完善在重点洲别、重点国别的机构布局,建立符合我行改革发展需要、与海外业务相协调的海外分支机构网络,从而提升对海外资产风险的监测和管控能力,切实保障海外资产安全。

三是要加快建立银企联合的境外风险防范体系。中国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历史较短、经验不足,控制风险能力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相比有明显差距。尤其是当前的国际经营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要求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发展与项目合作国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对此,要充分利用我行多年来在项目风险、国际惯例、国别风险、商业习惯等方面积累的信息和经验,助力企业控制海外风险。此外,海外项目运营涉及部门和环节较多,海外资金运作监管难度较大,容易成为贪腐滋生的温床。要切实加强银企在海外业务反腐败方面的务实合作,通过开展联合检查,签署廉洁合作协议,设立投诉机制,建立海外资产安全预警、检查和处理联动机制等方式,共同保障海外项目合规运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