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季正聚: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体现

2015年09月08日13: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改革的深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体现”

季正聚(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现在改革确确实实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大家知道,就像一个家庭过日子一样,一个家没有共识,丈夫跟妻子吵的一塌糊涂,这个日子肯定过不下去。对于一个国家、社会来讲也是一样。乌克兰也好、泰国也好,可以看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生断裂,这个国家肯定搞不好。就会出很多的问题。当前,我们中国改革深化以后,确实出现了大量新的问题、新的现象,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进行概括、破题、深化。同时我们看到理论界怪象、乱象纷争,在这种情况下确实要有一种社会共识往前推进,需要一种理论的创新。上午听了专家的发言以后,我觉得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确实非常重要。

第二点,社会主义要创新。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搞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理论创新不少,搞社会理论创新不是很多。我觉得这不对。如果仔细琢磨一下,改革开放接近40年,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社会理论创新还是很多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很多问题认识不全面、不清楚。有人就上纲上线,就概括了“社会主义说不清楚论”。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如果社会主义说不清,那我们还搞什么社会主义。从哲学来讲,问题不可能说清楚。说的清楚是相对,说不清楚是绝对的。另外一个方面,正因为很多问题不清楚,所以更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进行概括、进行研究。

如果仔细来讲,可能在社会主义很多问题上,我们有很多大量的丰富的发展。比如,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跟以前相比大大不一样。在关于社会本质的问题上,有一个概括。再比如,关于社会发展论的问题,关于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与发展道路问题,两个相对论的问题,社会话语体系的问题,还有国家治理理论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我们有大量的新的概括、新的提升,有很多的创新。

第三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的特点和要求。我想大概有一下几点,一要坚持科学性和科学化。当年恩格斯要把社会主义当成科学进行研究,就问什么是科学?科学要经得住时间的经验,即时间上的推敲和发问者的质疑。我们的社会创新也是一样的。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这些社会理论者讲得很有道理,重视科学性。二是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的逻辑、中国的大地和中国的经验。我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法,他说我们全面依法治国一定要同立足于中国的大地、中国的逻辑、中国的经验,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医看病就特别忌讳单方,说单方害死人,那是不行的。

第三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明的问题。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中国特色不能例外。比如说,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区分的问题。以前,我们犯了错误,历史定位不太正确。比如说,低估资本主义造成了指导思想的错位,高估资本主义造成了不自觉的乌托邦,忽视封建主义中一些优秀的传统。现在,看的比较清楚了。特别是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500年做系统的梳理,固本清源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第四点,重视我们研究的目标、重点和着力点。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理论。社会理论工作者在围绕着时代的主题,时代的任务、时代的课题,进行破题时,在研究方法上特别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作为社会主义工作者,看问题要放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立场不同看问题就不一样。比如说房价,老百姓觉得房价太贵了,十万一个平米。但是开发商还不觉得贵,130万也不觉得贵。这就是立场不同看法不同。毛主席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研究一篇让老百姓谁都看不懂的问题,而是研究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研究民生、民意和民怨,今后破题一些理论上的迷雾,关注老百姓的诉求。

最后一点,重视理论研究创新的方法论问题。理论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我参加中央党校的会议时,有人提出了质疑,哲学有自己哲学的方法,你们社会主义的社会研究有什么方法。我想我们的优势应该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恩格斯说“创新就产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我们看看,现在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基本上不是传统学科,而是在传统学科的交叉点上产生的。比如说,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各种天文学研究都是这样的。然后,我们应该充满一种忧患感、责任感,要有建设性,要有正能量。我们说消极悲观无所作为不好。我跟高校的老师交往多一点。高校的老师上课缺少一点正能量。事实上,理论创新要有度、要有边界。美有一个审美疲劳的问题,创新也要有度的问题,也不能出现创新疲劳。比如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就是金融创新过度,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另外,我们还有责任感。现在研究问题的来说,应该对未来抱着深深的隐患感进行研究,这样能促进社会主义研究。归结到一点,我们学科目前处于比较好的时期,大量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从三个自信来讲,提出三个自信,树立三个自信。作为理论研究者也要多一些自信,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学科之间的对话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