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援疆干部讲述新疆故事

感悟红星

刘中海

2015年08月31日14: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哈密的春天是短暂的,就像秋天一样晚来早走,从不给人留出宽裕的时间来欣赏和赞美。4月份,几场劲风过后,行道两旁的树丛已经从枝繁到叶茂,把枯黄的冬装脱换成夏季的绿衫,开始炫耀她那婆娑的身姿。这里的绿,苍翠欲滴;这里的绿是醉人的。

然而,在哈密,在十三师还有一种特别的“红”。这种“红”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频频闪现的“红星”所放射出的光芒。它无处不在,热烈浓重,沁人心脾。

一年前,非常荣幸,我领受援疆任务,来到兵团十三师,成为兵团的一个新兵;更为荣幸的是,我被派到以“红星”命名的建设集团公司,成为一名兵团建设者。

初到十三师,兴奋和好奇竟没有对“红星”二字产生浓厚的感觉和认识,尽管它频繁地出现在团场、医院、学校、广场等重要的命名上,我也只是简单的将其理解为兵团一般的命名格式。每次看到、说到或者写到这些大名,平淡得像喝着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直到有一天,观看集团公司的一部宣传片,开头一句解说词是:这是一家以“红星”命名的企业…。解说员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自豪骄傲的语气,瞬间触动了我,像是在嘲笑我对“红星”肤浅的理解和认识。我默默重复着这句解说词,细细品味那一串冠以“红星”的名称: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医院,红星中学…;红星广场,红星大道…。原来,那不是一般的格式名称,而是一个光荣而又骄傲的称号,是对自己光辉历史的铭记、传承和寄托。

从此,我开始留意和寻找一个个“红星”的故事。

因为工作关系,我时常经过红星广场。这里原是大营房的起源地,据说从建营到现在已有近70年的沧桑岁月,历经数次巨变,见证了十三师发展历程。如今这里垂柳拂面、鲜花烂漫;广场格局别致,层次分明,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徜徉在其中的林荫小道,我常常思绪万千,依稀感觉到几十年前,一代军垦前辈在这苍莽的土地上战天斗地,挥洒汗水的场景。他们铸剑为犁,艰苦卓绝,创造一个个感天动地,可歌可颂的丰功伟业。在广场的西边,有两处铜像,表现的是一群垦荒战士正在挥镐扬锨、人背肩扛的劳动场面。每次走到这里,我禁不住驻足凝视那栩栩如生的画面,眼前仿佛就是尘土飞扬、叮当作响、人欢马腾、轰轰烈烈的工地。有位挥汗如雨的战士,疲惫面孔上还带有一丝饱含希望的笑容。在铜像的旁边,有一面壁墙,上面镌铭着王震将军为兵团的题词: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

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这是对建设兵团的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伫立在墙前,一字一句吟诵着题词,像是在徐徐地展开一幅幅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画卷,令人心潮澎湃。溯根求源,是井冈山的星火造就这支英雄的部队。他们头顶红星,从闽赣苏区跋山涉水,浴血奋战,转战到西北边陲,让红星闪耀在大漠戈壁。几十年过去了,几代兵团人继承着红星的衣钵,在这片荒漠的土地上,生根结果,感天地、泣鬼神,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前辈的理想、愿望变成了现实。五月的红星广场,柳绿榆青,景物芳菲,一派生机盎然。他们的子孙后代尽享栽树乘凉之乐。白天,凉亭长椅上,老人们携幼聊天,恬静安祥;晚间,榆柳华灯下,休闲人们聚集在一起,轻歌慢舞,一片祥和景象。


红星广场一角


雕像--挥镐破土的战士们

在兵团,提起“地窝子”,大家都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是那个年代的标志性建筑,是第一代军垦人的一项伟大创举——不用一砖一瓦为自己建造的经济适用保障性住房。进疆初期,军垦官兵为了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不与民争地、争房、争粮,在荒漠的盐碱地上,垦荒造田、建造家园。“地窝子”就是在当时极度缺砖少瓦的情况下,战士们用智慧的双手建造的地下房屋。在红星二场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地窝子遗址,是十三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从场部向西走几公里,再穿过一片不毛之地,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窝坑”静静守候着这片沉寂的土地。几十年间,任凭风吹日晒,一直在这里执着地等待着收工的战士们回到他们温暖的家。站在“家”边,还能依稀可见房顶上的干草树枝,难以想象,在这简陋得近乎于原始的条件下,战士们的生活状况是何等的艰苦。然而,他们怀着崇高的乐观主义精神,坦然面对并接受眼前恶劣的自然条件,非常热爱这个亲手建造的家园,并自豪地用“红星一村、红星二村...”来称呼她们。一些战士还用诗句热情表达出乐观的心情:

骑马挎枪打天下,戈壁滩上安个家。

劳动力量翻天地,笑看农场开红花。

就是在这样的原始的生存条件下,利用原始的生产工具,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不到两年的时间修建了总长70多公里的红星一渠、红星二渠。我是一个工程建设者,对在那样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战绩是不可想象的,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在现在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能完成这样的工程也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军垦前辈用他们的热血、汗水向世人证明:在红星的照耀和激励下,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然而,奇迹还不只这些。

红星二场还有个“万岁团场”的称号,曾被誉为“新疆大寨”。那是二场的干部战士在征服盐碱的战斗中用双手赢回的。在当年的火石泉,他们像养育婴儿一样,用几千万方水,把芒硝、盐碱一点一点的“逼出土壤”,营造了万亩良田,连年打破盐碱地高产记录。在自治区第一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上,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王恩茂同志在总结讲话时激动得振臂高呼“红星二场万岁”,从此,红星二场成了自治区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万岁团场”名扬天山南北,名垂史册。红星再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地窝子遗址

我们援疆干部的驻地叫“小营房”,也是十三师红星医院的所在地。每天上下班经过这里,迎面而矗的那尊高大的白求恩雕像,像似在向你讲述医院的“红星”情结,也在提醒人们要铭记它那光辉的历史。

——1945年10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延安合编成立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野战医院,亦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九分院”。延安时期的教导旅代号为“红星”,其所隶属的野战医院也就自然地称为“红星医院”。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医院跟随部队保延安、渡渭河、战西安、取兰州,一路向西挺进新疆,驻守哈密,肩负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医务人员冒着枪林弹雨,出死入生,拼命抢救、转运伤员,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后来,随着建制的变更,医院的名称也更换几次,但在兵团人的心中,医院的那颗“红星”一直在心头闪亮,他们一直习惯叫它红星医院。70年来,几代红医人,继承军队的光荣传统,发扬白求恩精神,始终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用汗水、泪水和聪明才智精心呵护着东疆大地上的这颗“红星”。

从感情上讲,在十三师这块绿洲上,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红色的记忆。每掀开一页红星背后的故事和看到故事里的人们,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一次理解的深透、一次认识的升华。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红星是十三师的特有名词,是历史的骄傲,也是力量的象征;十三师是红星的拥有者、高举者、传播者。红星只有与十三师在一起才能永放光芒!

从思想上讲,这种红色的光芒在穿透人们的心灵之后又折射出红星的深刻内涵。

红星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它贯穿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全国的革命史,书写了边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凝结着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红星是一座雄伟的丰碑,它镌刻着兵团在革命战争、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业。

红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它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熔炼在一起,铸就成独特的红星精神!


即将竣工的十三师群众文体活动中心

今天,兵团的后代崇拜着红星,就是要在红星的激励和鼓舞下,继承和发扬红星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再创辉煌,为十三师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突出贡献,在红星的光辉史上续写新的篇章。(作者系河南省对口支援兵团第十三师援疆干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