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4日08: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好能下“制度筛”
编辑同志:
筛子是农家生活的好家什,目的是去粗取精。新出台的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正像“筛子”,也是从严治吏的好工具。
自小跟着父亲筛筛子,知道光有好筛子还不够,还得掌握一些小窍门,得稳得住、踅得匀,持续用力,才能把饱满的留下来,瘪小的筛下去。想筛选出好干部,同样需要掌握这些窍门。
作为“把筛人”,筛选过程中,组工干部也得做到稳得住、把得牢,始终公道正派,保持对干部、对事业、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多种渠道抓好考察核实,全面了解、掌握干部情况,真正做到让先进、优秀的留下来,让不适宜、有缺陷的落下去。还得把握好快慢节奏,用力稳,始终聚焦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做到从严从紧不放松。
浙江建德 程建全
让干部“下”得“名正言顺”
编辑同志:
某单位年度考察时,不少人都反映一名干部能力一般、工作不积极。回去后,组织部考察人员跟领导汇报,领导说虽然这名干部群众意见比较大,但他没犯什么大错,不能降职。最后,通过让其平调到其他部门任闲职,“变相处分”。但是总感觉这名干部“下”得不够“名正言顺”。
实际上,身边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往往是找个清闲的地方让其“蹲起来”,惩戒效果和警示作用不明显。现在,《规定》出台了,我觉得,确实到了好好管管的时候了。真心期盼能把不称职、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干部调整下去,大力选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
山东临沂 刘 溪
不能一“下”了之
编辑同志:
前不久,在一次清理“吃空饷”专项督查中,我发现有个单位的一名科级干部很长时间没有上班。据该单位负责人解释,这名干部因违纪受到免职处分后,再没来上班,单位也没再安排他具体的工作,平时也没过问他的情况,基本上任其游离于组织之外。
这种一“下”了之的情况,在一些地方较为普遍。我认为,对免职干部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要多做疏导,帮助他们消除“破罐子破摔”心理,树立“从哪跌倒从哪站起”的信心。对那些能够汲取教训、在新岗位上积极履职尽责的,还是应按规定,重新使用,最大范围盘活干部资源。
江西上饶 胡 军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4日 17 版)
相关专题 |
· 党建周刊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