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用“互联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辽宁省辽阳县“6+1”工作平台建设纪实

记者 陈丽

2015年07月30日08: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自从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在辽阳县采访时,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柏野对记者说:“其实,我们辽阳县两年前自主研发的新农村综合事务‘6+1’工作平台,就是将互联网与农村党建和社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可以说,辽阳县通过‘互联网+’,成功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孙柏野所言不虚。当前,中央强调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服务作为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要通过建立村民“办事不出村”网络服务平台等,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这刚好是近两年多来辽阳县“6+1”工作平台的主题和目标。

源头:“6+1”工作体系

“6+1”工作信息平台,起源于辽阳县的“6+1”工作体系。辽阳县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3%。怎样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有力地落实到基层?如何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怎样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2012年8月,辽阳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大胆破题,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入手,决定在全县推行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领的“6+1”工作体系,即“基层党组织体系”、“基层民主组织体系”、“经济合作组织体系”、“综治维稳体系”、“便民服务体系”、“文化宣教和环境监管组织体系”等六个体系以及“农村居民健康管理工程”。

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牵涉各方利益,稍有不慎将影响全县稳定发展大局。“6+1”体系是个全新的模式,这双鞋到底合不合脚,需要实践的检验。动员大会之后,为了激发基层的智慧和创造力,县里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在每个乡镇设两个试点村,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不设框框,不拘一格,放手让各试点村自行探索具体的方式方法、手段载体。

这一放手,果然百花齐放,各试点村立足实际,频创新招,成功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与方法。首山镇黑牛庄村的“信息管理平台”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小小的信息平台,后来成为辽阳县独特的县乡村三级“6+1”工作平台的源头和起点。

起点:黑牛庄村信息管理平台

生于1974年的罗明柱是辽阳县黑牛庄村党总支书记。2012年回村之前,他一直在经营自己的企业。那年,村里老支书意外去世,镇里领导找到他,动员他参选黑牛庄村党总支书记。“可能考虑到我是土生土长的黑牛庄人,又当了8年的市人大代表。”

上任不久,县里“六个体系”建设开始了,黑牛庄被确定为试点村之一。黑牛庄村共有581户,1585口人,有党员58名。接到任务的罗明柱开始琢磨:怎样立足村里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把“六个体系”工作在村里扎实有效开展起来?

黑牛庄属于城中村,办企业、做买卖的人多,村民年人均收入近两万元,日子都还过得不错。那么,对于黑牛庄老百姓来说,哪些服务是他们最需要的,换句话说,对他们来说啥最难?“广泛征求意见的结果是,老百姓办事最难。难在哪儿?难在村里公共服务功能差,难在村干部服务群众水平低,难在百姓接受、掌握新生事物能力弱。”罗明柱说。有的村民为办一件小事,从村里到镇里、县里,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也办不成。“好,那就从解决老百姓办事难着手,改变村党组织涣散的状态,完善党总支的服务功能,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而引领、推动村里党建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全面上台阶。”

罗明柱开始出招。第一步,帮办。村民有事要办,村里派一名村干部陪着一起跑。跑着跑着,发现问题了,需要的手续、材料老是不全,即便有人陪着,也得跑好几趟。于是,进入第二步,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购买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等,一年内免费为村民提供打字、复印、照相、扫描等服务。村民都很高兴,说“太好了,不用出村就能办这么多事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问题了,办理各种事情的政策和流程,村干部也不是很清楚,办起事来还不顺利。“于是,我给村干部规定任务,让他们学习、研究各种办事流程和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又推出第三步,全程代办。每名村干部都是代办员,村民有事,只需提供材料,由村干部专人负责全程代为办理。一步一步,村干部的服务不断上台阶,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又发现新问题了,由于村民提供材料时经常不准不全,而村干部对村民的情况又不是特别清楚,要反复核实更换补充材料,这样就增加了代办的难度。怎么办?罗明柱又想到一个主意:对全体村民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如果掌握了全村人的基本信息,那就不仅仅是替他们办事方便,对全村整个党建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都大有用处。”

主意虽好,实施起来却很艰难。大多数村民思想保守,村干部几经动员,还是不愿提供信息。“我家情况为啥告诉你们啊。”“还照相,我还没到需要照相那一天呢。”个别年纪已高的老人以为照相就是照遗像。这样,一天下来,只能采集到几户信息。全村581户呢,照这节奏,啥时候能采集完啊。罗明柱着急了,于是,他使了个“小计谋”。他在村里召开了一次会议,说黑牛庄村发展势头挺好,上级很重视。现在村里开展村民信息采集工作,请大家抓住机会尽快前来登记,在规定时间内不登记的,村里不负责任。虽然并没具体说要干啥,可散了会,小道消息风一般传遍整个村庄:“要动迁了,赶紧去村里登记信息去,千万别错过了……”

第二天一大早,村委会前排起长龙。身份证、户口本、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主要财产……每户村民的基本信息被一一扫描记录到电脑中。人手不够,镇里给加派了十多名大学生村官,罗明柱又把自己企业办公室里的文员临时调过来帮忙。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周六周日也不休息。结果,不到一个月,黑牛庄全体村民的基本家庭信息采集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有了这些信息后,办起事来真是太方便了,谁家有事,特别是那些腿脚不灵的老年人,只需打一个电话,村干部就全程代办了。渐渐地,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形象越来越好。

罗明柱很有头脑,他又想到,“信息存放在电脑里,只是具备简单的查询功能,利用价值太低了。”他想到自己企业使用的神舟数码管理系统。打开公司系统,从进货、生产、包装、销售到回款,整个流程一条龙,管理方便,科学高效。“能不能把这个管理系统借鉴到村里来?”他找到那家软件公司,请他们为黑牛庄村量身制作了一个管理系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信息管理平台,但太好用了。”罗明柱很兴奋。软件做好后,正赶上村“两委”换届,需要统计全村18周岁以上有选民资格的人,结果鼠标一点,不到一分钟,统计数字就出来了。“这在以前,至少需要四五个人用四五天才能统计完。借助平台的统计和管理,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而且数字比人工统计得更加准确无误。”

尝到了甜头的罗明柱兴趣大增,他看到了电子信息平台不但对便民服务有作用,还能在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社会管理方面有更多更大的优势。他产生了深度发掘信息平台,把平台做大做强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首山镇党委以及辽阳县委的高度肯定和重视。

推广:首山镇“6+1”工作平台

“在黑牛庄村考察后,我们觉得这个平台有创意,有亮点,有成效,如果在此基础上,按照‘6+1’体系的内容和要求对其进行功能上的改造和升级,这个平台一定会成为开展‘6+1’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个极好的工具和载体。经研究,我们决定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对这个平台进行完善和升级,然后在镇里其他7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推广使用。”首山镇党委书记杜世崇对记者说。

他们请来中农信达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驻进黑牛庄村,与村镇干部一起研究摸索,在原有信息平台基础上,把“6+1”体系中的每个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和职能与网络技术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全力开发公开化、系统化、数字化的“6+1”信息平台。

2013年4月9日,首山镇在黑牛庄村召开“6+1”建设工作会议,首山镇“6+1”工作全面铺开。镇里成立了“6+1”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工明确,思路清晰;8个行政村及11个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6+1”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专人负责“6+1”工作。“6+1”工作办公室对所有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保证信息采集科学规范。与此同时,镇政府投入190多万元建成6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又投入80多万元为各社区配置电脑、照相机、复印扫描一体机等,完善了“6+1”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村黑牛庄村也投入130万元修建了便民服务大厅,内有阅览室、会议室、档案室、照相室等。镇里多次组织其他村与社区的工作人员到黑牛庄村学习“6+1”工作基本信息的采集、录入、归档等方法。以黑牛庄村为样板,其他村和社区也都根据自身情况,加大相关设备的购置,配备专职人员,设立便民服务大厅,积极建设“6+1”工作信息平台。

经过一个月的攻坚,信息平台建设初战告捷。首山镇农村社会管理“6+1”工作平台与所辖8个行政村及11个社区的信息平台顺利实现链接。六个体系所涵盖的各项工作内容和相应的负责部门一目了然,分级页面丰富、系统、详实,各社区、村级页面也已全面充实完善。完善后的后台系统功能强大,一方面为镇里工作人员提供了全面现代化的工作手段,使操作更简便,统计更省时,运转更高效,另一方面为群众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避免了以往由于对流程不了解、手续不齐全等原因来回奔波的麻烦,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覆盖:县、乡、村三级互动网络体系

首山镇试点成功后,辽阳县委以此为样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县其他14个乡镇及所有行政村(社区)中全面建设、推广“6+1”网络信息平台。2013年10月,“辽阳县新农村综合事务‘6+1’工作平台”正式启动。“6+1”工作平台链接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子网站,成为辽阳县农村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2014年6月,辽阳县召开了“6+1”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和部署下一阶段“6+1”网络体系建设工作。会上,中农信达软件开发公司技术人员对“6+1”网络平台从前台页面设置到后台系统应用及操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县委书记胡异冲在总结时说,“6+1”体系网络平台基本完成前期调试工作,已具备开通条件。下一步,要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互动的网络体系,把全县党员考核纳入系统管理中。要通过信息平台,使参与“6+1”工作的各乡镇和各部门参与到考核中来;要将试点乡镇与全面铺开压茬进行,边试点,边铺开,边推进,使“6+1”网络平台真正发挥效能;要加强信息公开,提高信息质量,针对每一个栏目的信息上传制定相应的规定,对需要公开、公示的信息要及时更新上传,确保栏目信息及时准确。他说:“‘6+1’工作平台是农村工作的路线图,各体系要对网络平台中凡是涉及到群众参与的软件系统,做到方便易行,便于使用、普及,提高网络平台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全力将‘6+1’工作体系打造成服务基层、促进发展的新引擎。”

“6+1”工作平台正式运行后,在实际推进中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各乡镇纷纷开展对这一平台的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讲解等多种形式,详细向过往群众宣传“6+1”工作平台的功能及用途,让群众知道这个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使“6+1”工作平台真正发挥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

记者登上“辽阳县新农村综合事务‘6+1’工作平台”,发现这个平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五彩纷呈的图片中,有村部里的选举场面,有合作社的劳动身影,有文化广场的曼妙舞姿,有便民大厅的亲切微笑……“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合作经济”、“综治维稳”、“便民服务”、“文化与环境”等6大体系分项排列,清晰直观。整个平台包含县、乡、村(社区)三级共1800多个网络页面,囊括了党务管理、民诉平台、阳光村务、“三资”管理、民政平台、电子商务、土地流转等十几个系统模块。轻轻点击链接按钮,就可以在县、乡、村(社区)三级平台任意跳转,非常直观、方便、实用。

成效:辽阳县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

“6+1”工作平台运行两年多来,对辽阳县深入推进“6+1”工作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助推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引擎。

“6+1”工作平台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给全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这个有效的载体,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对全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基层党员干部普遍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增强。

有9年乡镇工作经历的兴隆镇党委书记苗松对此颇有体会。他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镇村干部每天面临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时真忙得不知干啥好了。自从县里开展‘6+1’工作,特别是县、乡、村三级‘6+1’工作平台建成后,我觉得工作起来方向更明确了,目标更清晰了,职责更具体了,抓手更牢实了,效果更明显了。每天只要打开电脑进入‘6+1’工作平台浏览一遍,镇村干部基本上就知道自己该干些啥、怎么干、怎样干好。还有,各镇村的工作都展示在‘6+1’平台上,这还有个‘面子’问题,谁都不好意思落后,也不甘落后,所以说,这个平台对干部提高工作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6+1”工作平台拓宽了民主议政的渠道,激发了村民自治的活力。这一平台全面展示“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所有行政村全部实行阳光村务,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重要村务及时发布在平台上,村民可随时了解掌握本村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监督,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兴隆镇朱家村原小学作为闲置资产要出租,在村里的工作平台上公告竞标,底价定的是6万元,结果以11万元成交,村里群众非常满意。

“6+1”工作平台促进了农村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6+1”工作平台发挥网络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农村“三资”管理资金电算化、资产资源微机网络化,280个村级核算组织实现网上建账、记账,粮食综合直补、惠农资金、村级财务收支全部实现网上公开。三级网络开通后,土地流转供求、合作社产品等各类信息已累计发布2656条,近30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事龙头企业参与。

在兴隆镇大赵台村,记者听说了这样一件事。这个村苹果种植业发达,到了收果季节,成果看护成了种植户的难题,因为按照规划,不允许私建看护房。他们在“6+1”工作平台上发布苹果销售信息的同时,也表达了这个诉求。结果,被县委书记胡异冲看到了,他责成兴隆镇采取办法帮群众解困。后来根据实际情况,镇里与有关部门协调,同意种植户在成果期建造临时性看护房,待季节过去再自行拆除。

“6+1”工作平台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镇村社会安定和谐。在“6+1”工作平台上建立了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对全县所有暂住人口进行登记,加强了农村人群的治安管理。特别是综治维稳组织平台外网开通后,通过正面的舆论引导,使得人民群众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有了新的了解,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有了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和平安建设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6+1”工作平台通过网上便民体系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手段和水平。群众通过各个窗口可以了解最新的政策咨询、行政审批的标准等;通过各乡镇、村级链接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可以了解到公共服务大厅的工作动态、窗口设置、办理各项事务的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下载专区”提供所需填写各种材料的表样,可以实现网上预约、视频对话和审批,群众可足不出户办理各种手续。

“6+1”工作平台的文化宣教与环境监管组织体系对辽阳县的社会、文化服务通过“历史文化”、“典型展示”等板块进行宣传,“活动成果”板块将文化活动场所、群众集体活动成果给予展示。“环境监管”平台分为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监管、爱国卫生三个方面,集中对辽阳县各村镇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监测。

“6+1”工作平台在“农村居民健康管理工程”中,对全县群众进行了高血压的检查与病例数据录入。界面内分为工作动态、乡镇直达、医生在线、诊疗中心、预约挂号等多项便民板块。群众可以通过医生在线板块直接给医生留言,询问高血压疾病相关问题,若是情况严重者也可以通过视频进行沟通。通过实施居民健康工程,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促进了居民健康水平。

展望:造福百姓的丰碑工程

截至今年4月,辽阳县“6+1”工作平台录入信息总量为463769条,人口信息录入总量为295074人,群众点击率为1274130(人)次,已经成为全县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建立联系的桥梁、服务群众的纽带,初步实现了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信息化、常态化、实效化。可以说,通过“6+1”平台,百姓享受到各种高效便捷的服务,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愿望,减少了“跑来跑去”的经济负担和“想来想去”的心理负担,进而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然而,作为新生事物,“6+1”工作平台建设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孙柏野列举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对输入平台的大量信息如何更好地开发应用,需要进一步甄别;宣传还不到位,有些群众对平台还不够了解;平台系统的功能开发需要深入研究;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影响网络建设和视频监控效果,等等。他说,接下来,辽阳县将借助网络的不断普及,继续完善“6+1”工作平台建设,同时加大对这一平台的宣传力度,让全县百姓充分了解信息平台,乐于接受网上办事,使群众跑最少的路,说最少的话,办最实际的事。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平台的作用,真正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监督和宣传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将“6+1”信息平台建设成为“互联网+”的光辉典范。

当前中央强调,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引入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开办网络党校、网上课堂,用好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载体,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在“互联网+基层党建”、“互联网+ 农村社会管理”方面,辽阳县的“6+1”工作平台探索在前,先行了一大步,创造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6+1”工作平台将在不断完善中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作用,成为辽阳县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造福全县人民群众的丰碑工程!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