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丰碑

追记中共锦州市委原书记、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张鸣岐

记者 肖君羊 

2015年07月28日16: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21年前,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镇尤山子村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洪水过后,村庄一片狼藉。然而,更让他们难过的是,在那场大洪水袭来时,一位市委书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21年过去了,尤山子村的党员和村民们仍时时怀念他们敬佩的鸣岐书记。每年清明和张鸣岐的忌日,村里的党员和村民都会来到在当年张鸣岐牺牲地竖立起来的“鸣岐碑”下,摆上几个花篮,献上鲜花和水果,点上香,默默地向“鸣岐碑”鞠躬致敬。他们总是以这样的方式纪念这位在生死关头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好书记,多年来从未间断。

如今,在尤山子村,除了鸣岐碑,与张鸣岐有关的还有鸣岐路、鸣岐小学……张鸣岐的名字在尤山子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张鸣岐的名字不仅在尤山子村烙下了深深的印记,20多个春秋一晃而过,在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在辽宁全省,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张鸣岐的名字仍然是响当当的。人们怀念他,为他的牺牲惋惜,更敬佩他为民、务实的实干精神和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高尚情怀。

心中有党不忘恩,关键时刻豁得出去

那是一个让人揪心的雨夜。

1994年7月13日,锦州大凌河、小凌河同时变脸,上游突降暴雨造成严重的汛情。据当年的《辽宁日报》报道,当日19时20分,大凌河上游义县水流量增至每秒12300立方米,近午夜抵达凌海时,水流量超过凌海市大凌河大堤防洪能力近一倍,流量之大为锦州历史所罕见,锦州市数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7月14日凌晨1时30分许,时任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前往一线指挥抗洪抢险,行至凌海市大凌河镇尤山子村时,不幸遭遇一股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壮烈牺牲。

7月17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发来唁电:“辽宁省委并转锦州市委:惊悉张鸣岐同志在抗洪第一线不幸以身殉职,甚为悲痛。谨表示深切的悼念,并向张鸣岐同志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晚上10时25分,胡锦涛同志又打来电话,他在电话中说:“关于张鸣岐同志以身殉职的电报收到了,我受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委托,对张鸣岐同志不幸以身殉职表示深切悼念,并请转达对张鸣岐同志亲属的亲切慰问。也请转达对其他两位光荣献身的同志的深切悼念和对其亲属的慰问。”

张鸣岐在抗洪抢险一线牺牲后,熟悉他的人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张鸣岐这次遇难,是与他“忧国不忧己、为民不惜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密不可分的。

在痛失一位好书记之后,善良的锦州人民设想了不让悲剧发生的各种可能:假如他听从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劝阻不去现场,假如他从凌海市防汛指挥部出来直接返回市防总,假如他看到洪水开始上涨能走上一个高地躲避一下……说起这件事,长期在张鸣岐身边工作的一位同志潸然泪下、感慨万千:“如果这些‘假如’成立,张鸣岐也就不成其为张鸣岐了。”是啊,当人们沿着张鸣岐的人生轨迹追本溯源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假如”在他身上不可能存在。

1992年的一天,辽中县个体饭店业主王国新喝醉酒后与人械斗,当场用一支双筒猎枪打死两个人、打伤多人,作案后逃窜。时任沈阳市副市长的张鸣岐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在围捕犯罪嫌疑人的民居前,张鸣岐把指挥所设在了距房子不到10米的一道不足1米高的矮墙下。当屋子里响起枪声,张鸣岐几乎在枪响的同时像箭一样冲出矮墙,与两名武警战士同时到达房门口。事后,大家都为张鸣岐感到后怕,但对张鸣岐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再说也不是第一次了。

1994年3月,张鸣岐在沈阳做了一次腰部痈瘤手术。因为惦记着锦州还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处理,他在还有4天才能正常出院时就提前出院了。他是躺在担架上由救护车送回锦州的。救护车刚到锦州市委机关,就传来了城北紫荆山、观音洞、牛心山、老虎沟一带发生山火的消息。尽管大家坚决反对,张鸣岐还是登上身边的一辆军用指挥车,去了火灾现场。在那里,他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一边查看火情,一边和市委、市政府及驻军的领导同志指挥灭火。火被扑灭了。十几个小时后,当张鸣岐拖着疲惫的身躯下山时,他那刚刚缝合的刀口又裂开了,鲜血染红了雪白的衬衫。

时任锦州军分区参谋长的王玉民与张鸣岐是无所不谈的挚友。看到张鸣岐没日没夜地工作,就劝他说:“老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这么干,不要命了!”张鸣岐笑笑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多干一份工作,就等于多延长一段生命’。我如果由于拼命工作而使生命缩短,是值得的。”

这就是张鸣岐的人生哲学!起初,王玉民对张鸣岐的人生哲学并没有很深的认识,在一起时间长了,他清楚地看到,在关键时刻,甚至生死考验面前,这位和平时期的地方首长竟同战场上的军人一样奋不顾身。

1989年岫岩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1992年辽阳庆阳化工厂爆炸、1993年“11?8”围捕持枪逃犯,在天灾人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危险面前,张鸣岐总是尽早赶到现场,尽快冲到前面,他既是一名果断的指挥员,又是一名勇敢的战士。辽宁省一位老领导在回忆张鸣岐多次出生入死的事迹时,感慨地说:“鸣岐命大啊。不然他都死几个来回了。”

心中有民不忘本,为了群众沉得下心

张鸣岐常说:“我们当领导的,不是做官,是做公仆。”他在领导干部的岗位上工作20多年,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始终保持着公仆本色。

做官,就不能有官架子。他当团省委副书记,团员和青年们说他不像官,像“哥们儿”;他当厂工会主席、市总工会副主席,工人们说他是“咱们的人”;他当副市长、政法委书记,民警说危险时刻他是“我们的战友”;他当市委书记,人们常把他误认为是普通市民。其实,他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普通市民看待,有着强烈的公仆意识和平民意识,所以他说:“别把官看得那么重。”

做公仆,得为老百姓办事。1994年5月,凌海市遭受暴风袭击,2万多亩蔬菜大棚受到严重破坏。他闻讯后立刻赶到受灾乡镇,挨家挨户查看灾情,鼓励农民恢复生产。农民向他反映急需塑料薄膜,他当即告诉大家:“我想办法解决!”说完,他取消了去其他县的计划,返回市里落实。第二天上午,20多吨农膜送到灾区农民手中,许多农民含着热泪说,这才是为群众办事的好领导。

1993年1月31日7时30分,新民县境内发生了一起65死、29伤的全国罕见的特大交通事故。到了事故现场,尽管事先有思想准备,张鸣岐还是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泪水夺眶而出。他立刻指示现场救援人员:“马上把遇难者恢复原形,不能让他们带着伤残走!”这句话一说完,许多参加救援和处理事故的干部、群众都落泪了,有的还哭出了声。大家被这位事事都为老百姓着想的领导感动了。

在处理善后工作的紧急会议上,民政局的一位同志说:“按规定,每人应该发给2000元……”话音未落,张鸣岐就把话接了过来:“2000元?一条人命就值2000元!”他明确表示,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要承担起责任,不能让遇难者遗属寒心。经过一番争论,意见统一了:平均每位死者补偿1.6万元,伤者也得到了一定的救济。这个标准在当时是比较高的了。

心中有民不忘本,张鸣岐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把人民的冷暖铭记于心,用自己的执政智慧为群众服好务。

1994年春节前夕,锦州市的经济形势到了最困难的时期,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发不出工资,职工生活出现困难。于是,张鸣岐责成市总工会、劳动局和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市区每家每户,详细调查,不漏掉一户困难群众。调查的结果是,共有1100多个特困户。

以往,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采取由工会、民政等部门出钱救济困难群众的办法解决。张鸣岐想改变一下这种惯例,他提议,为了让特困群众过一个像样的年,在锦州市直属机关的4100多名干部中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把机关干部的一片深情,送进困难职工家中。他解释说:“这样做有两层意思,一是为群众送点温暖,二是让机关干部受一次教育,使他们知道,光会发牢骚不行,还要振作起来,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带领群众尽快摆脱贫困。”

在张鸣岐的心里,群众的事比天大,只要他知道了,就尽力去办。

一次,他在接待沈阳市皇姑区环卫局离休干部宜宝荣上访时得知,一年多前,她被人殴打导致骨折,一直没有得到公正处理,多次到公安机关申诉也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时任沈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张鸣岐。张鸣岐听完情况后,马上打电话找人处理,在离开沈阳到锦州工作后,他还多次过问此事,终于使事情有了一个圆满的处理结果。

张鸣岐去黑山县调研,在路边与正在地里播种玉米的司屯乡水泉村村民岳敏聊天,当得知她的孩子念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张鸣岐焦急地说:“这可不行啊!没有文化怎么能科学种田?”随后,他对随行的县、乡领导说:“智力生产如果丢掉了,将来什么生产都上不去。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今后,再先进的乡村,智力投入不够,有文盲就不能评为先进。我们的党委和政府有责任做好辍学学生的复学工作,要让那些孩子们都回到学校去。”临别时,张鸣岐嘱咐他们一定帮助这个孩子回学校上学。

心中有责不懈怠,面对困难顶得上来

1994年,锦州的经济形势面临着巨大困难的考验,一些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已经放假,只发放生活费。

张鸣岐临来锦州之前,省委领导同志跟他谈话时强调:“要尽快把锦州的经济搞上去,要尽快改变锦州的面貌,要尽快改善群众的生活。”

面对省委的重托,面对300万锦州人民的期待,张鸣岐一到锦州就投入到改变锦州面貌的战斗。在他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市委常委会上,他急切地问:“停产的企业有多少?放长假的职工有多少?他们的实际生活怎样?”他提议,由市委常委带队,分成7个组深入困难企业走访,共同寻找摆脱困境的路子。

那些天,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在学校、在商店,随处可见张鸣岐忙碌的身影。

在锦州钢厂,张鸣岐听到企业从衰到兴的过程,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把全市的新闻媒体都请到了锦州钢厂,给他们出题目,让他们帮助厂里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典型引路,指导、鼓舞其他的困难企业坚定信心,走出困境。

他还把全市党建工作会议安排在锦州钢厂召开,在会上,锦州钢厂介绍完通过抓党建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后,张鸣岐激动地说:“看到锦州钢厂有这样一批精明强干的共产党员,我的心就托底了。如果锦州的企业家都像锦州钢厂的领导这样‘大胆闯市场,不去找市长’,我的觉就能睡踏实。如果每个党员抽出的丝都是合格品,党旗就不会变色;如果每个干部发出的声音都是正音,国际歌就不会变调。我认为,现在锦州的形势,需要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挺起胸膛,再打一次辽沈战役!”

张鸣岐重视人民赋予给他的权力,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守一方土,尽一份责”。在张鸣岐身上,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与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要办实事,就要了解实情。重视调查研究,到第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是张鸣岐的一贯作风。任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时,有人反映公路乱设卡、滥收费问题。他约了公安厅一位副厅长,两人身着便服,乘坐一台130小卡车,从沈阳开到锦州,一路上果真多次被截车罚款。他通过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情况,为省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到锦州后,张鸣岐依然延续着严与实的工作作风。

1994年春季的一天,省里的一个卫生检查团到锦州检查。几天下来,检查团对锦州的情况很满意,检查顺利通过。张鸣岐找到检查团,神色严肃地说:“这不是锦州的实际情况。你们到的地方,全是锦州的好地方,就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那是脸面,能差吗?”随后,张鸣岐带领检查团一行人来到了前不久他散步时看到的那个脏乱差路段,又领他们看了一个管理得不太好的小区。他说:“锦州的市容市貌、卫生条件确实还不大好,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工作,让它好起来。”检查团成员看张鸣岐如此认真,敢于揭短,不禁暗自啧啧称赞。

对张鸣岐的这一举动,有的人不太理解:“不就是应付一下检查嘛,还至于这么认真?”可张鸣岐不这么想,他说:“别只想着讨功买好,多给群众办点实事比什么都重要。要知道,那偏僻的街道和居民区,才是老百姓一天24小时生活的地方呀!”事后,锦州市配合这次卫生检查整改,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启动了街路整治工程。

有一段时间,锦州街上遍布一种被人们称作“神牛”的载客用人力三轮车,最多时达到4000多辆。“神牛”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道路拥堵、交通安全隐患增多等许多问题。为此,要求取消“神牛”的呼声日渐增高。

张鸣岐没有简单处理这件事。他多次坐“神牛”出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心里有了底。在不久后为了彻底解决“神牛”问题举行的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上,张鸣岐说:“现在街上蹬‘神牛’的人,绝大多数是下岗工人,可以说,他们蹬‘神牛’是被生活所迫。‘神牛’的存在确实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但跟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相比,其他的问题都是小事。我的意见是暂不取消‘神牛’,但要加强管理,防止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同时,有关部门要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谋出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次会议过后,“神牛”没有被取消,但得到了有效治理,过去的一些乱象减少了,有些困难群众还得到了优先发放的牌照。不仅如此,每到夜晚,大街两旁还多出了许多夜市,为群众增加了创收渠道。

心中有戒不妄为,利益面前守得住底

1945年10月31日,张鸣岐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干部家庭。他们家兄弟姐妹6人,张鸣岐是老大,也格外懂事。

工作以后,特别是当了领导干部以后,张鸣岐的生活习惯和穿着打扮几十年一以贯之,几乎没有改变。穿的,从来没有什么特别,工装、衬衣、西装,都与工作有关;吃的,就更简单了,对他来说,最好的两样菜就是菠菜蘸酱和炒豆腐。他从不吃请,也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家属、亲友、同学、朋友办事。”这是张鸣岐的为官原则。

张鸣岐最小的弟弟下乡回城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市政工程队,当了维修马路的“大集体”工人。干了几年之后,他因为身体不好,承受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经常病倒,就给哥哥写信,说想换个工作。张鸣岐回信说:“没出息,路是自己走的,靠别人算什么能耐?没有本事,给你个再大的官也得下台!”

妻子王桂香的父母对张鸣岐有恩。他们刚结婚时,没有房子住,就住在岳父岳母家;生活上有困难,岳父岳母从各个方面接济他们。后来,岳父岳母举家迁往湖北。为了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王桂香的二姐、三姐随后也迁去了湖北。在岳父岳母百年之后,两个姐姐想回沈阳,张鸣岐却不肯为她们动用关系帮忙安排工作。

张鸣岐结婚后,因为自己没有房子,就住在王桂香父母家一间不到11平方米的阴面房子里,一住就是16年。在这期间,张鸣岐的职务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家里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但房子却一直没换。王桂香多次央求他说:“咱还是要个房子吧,哪怕就一间也行,孩子大了不方便。再说,这房子还是父母亲的……”张鸣岐不同意,他说:“厂里还有老少七口住一间7平方米房子的呢,我又是管分房子的,咱们能忍心要房吗?”直到1987年,他当省政府副秘书长一年多以后,因为公务实在繁忙,他常常不是半夜回家,就是半夜离家,家离省政府又太远,很不方便,才在领导的安排下,搬到了省政府附近的机关宿舍。

刚开始时,王桂香对张鸣岐的做法也有怨气,但时间久了,也就理解他了:“他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也习惯了,就不再找他了。反正我家、婆家和娘家有事都不找他。他当干部,我们从来没沾过他的光。”

王桂香所言不虚。

直至牺牲,张鸣岐也未在儿女上学、找工作等事情上插过手,他说:“儿女的事要靠他们自己努力,我希望他们真正能独立自主。”他所说的“独立自主”有两层含义:第一,他绝不假以援手;第二,也不允许别人帮忙。他希望看到孩子们自然成长,所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爸爸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办事的,用来办私事就是假公济私。”

在张鸣岐家里,有一句话使用频率颇高:“鸣岐不让。”他不让亲人、熟人以他的名义办任何个人或小团体的事情;凡是自己家里的事情,无论大小,他都不让找单位。长此以往,大家心照不宣,也就不找他办事了。

对于“贫”和“富”,张鸣岐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他常对身边的人说:“改革开放,是要让群众先富起来,共产党员要有后富的思想准备。”对此,家人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同样有清醒的认识。

张鸣岐在锦州工作期间,王桂香只去过一次。不是王桂香不想去,她知道张鸣岐照顾不好自己,甚至想在单位休长假,到锦州专门照顾张鸣岐的生活。可张鸣岐不让,他说:“那成什么样子,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还怎么工作?”王桂香看张鸣岐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陪她,住了几天就回沈阳了。临走前,她怕张鸣岐忙起来顾不上吃饭,经常是回来晚了就泡袋方便面对付一顿,就给他买了一台冰箱,在里面装了一些好吃的。可没想到,她走之后,冰箱里经常装的依然是方便面。

张鸣岐牺牲后,机关工作人员陪王桂香去他在军分区的住处收拾遗物。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除了日常换洗的衣物没有多余的东西,那双他下乡时常穿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王桂香打开冰箱,里面只有两袋方便面和五六个白梨。那梨还是王桂香上次来时买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张鸣岐的追求,也化作了他的行动。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张鸣岐用他的言行树立了一座让后人敬仰的丰碑。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