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论语》中的领导智慧

孙文武 刘康声

2015年07月22日13: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季康子向孔子求教为政之道,孔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领导者的道德就像风,而小人——普通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风刮过,草必然会随着风向而倒,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在古代当官从政者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中蕴含的领导智慧和领导方法,对今天的领导者仍有借鉴价值。

严于律己动人心

孔子提倡为人处世要谨言慎行,严于律己,因为从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是践行“君子之道”的要求。他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说,君子向来都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小人却总习惯苛求他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指出君子如果广泛学习,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会偏离人生的正道。“上好礼,则民易使”,当官的自觉守礼,对下就容易管理。这里的“礼”,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规范,今天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及公民道德标准等。孔子还主张“行己有耻”,凡是可耻的事情就不要做,要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无论是“礼”还是“有耻”,都是作用于人的行为,用它们来约束、要求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以律己,是领导者必备的道德品质和作风要求,是践行君子之道的必然选择。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自身之过,既有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还能用自身的严谨作风打动人,提高领导力。

严以律己强调的是自律。自律是对主体的变化起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的内在因素,是利用自我建设能力调控自己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自律要求人具有很高的自觉意识和主动精神,在别人不管、别人不看、别人不知的情形下依然严谨守律。能否严以律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领导者的地位特殊,尤其是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领导者,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不松懈,才能守住道德和法律防线。

德高望重的朱德一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1975年8月,他到青岛市工艺美术厂视察工作,看到一幅《三峡夕行》的贝雕画,被它的精妙构思所吸引,赞不绝口。工厂领导趁朱德在车间参观时,将这幅画包装好,悄悄放进他的汽车里。朱德发现后,立即派人将这幅画送回了厂里。这说明,领导者时时处处严于律己,才能不为利益所动、不为环境所污、不为世俗所染,才能永葆纯洁本色。但是,也有些领导者不能自律,经不起诱惑和考验,坠入了犯罪的深渊。武汉市公安局原局长杨世洪因受贿被判处死缓,他说:“自己这样的执纪执法机关领导干部,就像是足球场上的球门,一直是处于被人攻门、破门之中。”这话明显是开脱自己,把过错归咎到职务本身及他人身上。须知,领导者如果能够时刻坚持从严要求,洁身自好,“门”就永远不会被攻破。反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弃了对自己的警示,就必然大门洞开,任由他人攻陷。

关于律己,孔子还有很多主张,例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些话中基本上包含了三层意思:要克制自己,随时戒除不该有的欲念;为人处世要有节制,不可肆无忌惮;方方面面都要思考,随时随地严格自律。这些主张,也为当今领导者如何从政、如何用权、如何做人指明了方向。

率先垂范赢人心

季康子向孔子求教为政之道,孔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领导者的道德就像风,而小人——普通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风刮过,草必然会随着风向而倒,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子路也求教相同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先之劳之。”即领导者自己带头做,才能带动百姓毫无怨言地一起做。两个回答虽然不同,但却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观点: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带动和影响世风的走向。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虽然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朴,从不享受特权待遇。他着装简朴,驾乘的是劣马破车。齐景公派人送来好车好马,晏婴执意不肯接受。齐景公不解其意,晏婴解释说:“我节衣缩食,是为了给黎民百姓作表率,以防止奢华浪费之风盛行。如果我们君臣都讲究穿漂亮衣服,骑宝马良驹,追求奢靡享乐,老百姓也就会仿效,其结果会导致品行不端,社会风气败坏。到那时再纠正就困难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晏婴率先垂范,不搞特权,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世风日下、岌岌可危的齐国。

顾名思义,率先垂范就是当好表率,发挥示范作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其所作所为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而且会影响一支队伍的形象,影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风气,甚至会影响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领导者应该率先垂范,带头加强道德建设,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领导者身体力行做在前面,不用表白就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果领导者思想纯洁、道德高尚、行为端正,不仅会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还会影响、带动一方民众的风气积极向上。如孔子所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他还说:“子欲善而民善矣。”意思是,领导者心欲向善,老百姓就都跟随你向善了。领导者带头讲礼、义、信,老百姓哪有不追随、效仿的?

好的榜样向上、向前的推动力是无穷的,如孔子所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当然,坏的榜样向下、向后的阻碍力也是无穷的。钱穆指出:“世风败坏,其责任亦在君子,不在小人。”他此处说的“君子”,就是指身居上位的领导者。钱逊也认为:“社会风气能不能正,关键在于统治者、领导者。”因此,领导者一定要做好的榜样,发挥好的示范性作用。

言行一致感人心

当子贡问怎样才算是君子时,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君子要先把事做好了、做到了再说出来。事没做、没做好,却说了很多,进行夸大其词的表白,叫言行不一。夸夸其谈者被孔子视为“巧言令色”,就是花言巧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道德高尚的君子向来都以夸夸其谈、言过其行为耻。“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言语不轻易说出口,就是怕行动赶不上,就是怕言语大于行动。为此,孔子倡导要说话负责任,“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君子对于自己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不能有半点随意,能做到的和已经做到的就说,不能做到的和没有做到的则不能乱说。

夸大其词、言行不一,就是道德缺失。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言语,不夸大,不虚伪;有好言语的人,可能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但不一定有道德。所以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而“言必信、行必果”,则君子崇之。

明代的改革家、政治家张居正,出台了一系列廉政措施,但遗憾的是,他口头上倡导清正廉洁,行动上却大肆铺张。《明史》记载,张居正回乡省亲时,不惜巨资制作了史上罕见的32人抬的大轿,有卧室,有客厅,有厨房,并有金童玉女侍奉左右,极尽奢华。《明史》评价他“功在社稷,过在身家”;清官海瑞说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有句俗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领导者只尚空谈,不务实事,他们在公众场合、在群众面前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回过头来却不能身体力行。群众通常不喜欢听领导者在台上说什么、怎么说,而是希望看领导者在台下做什么、怎么做。真正称职的领导者往往是没有豪言壮语,却有实际行动。成绩也好,功劳也罢,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受到群众信赖。党的好干部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毅然放弃了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且无偿上交给了国家。为了一句承诺,杨善洲几乎付出了一辈子。他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杨善洲这样的人,才是群众信赖的领导者,才是言行一致的君子。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